【人物小传】
马铁民,山东省莱西市人,清华大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无党派人士,青岛凯丰创新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凯盛浩丰农业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现任十三届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省青年创新人才协会副会长,省青联常委、农业界别主任,青岛市第十七届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青岛市工商联副主席、青岛市人民政府经济顾问。曾荣获“中国杰出青年农民”“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CCTV首届三农致富榜样”“山东十大杰出青年”“山东省劳模”等荣誉称号。2021年12月26日,马铁民荣膺 “2021中国十大首席品牌官”。
天选之子当农民
1976年出生的马铁民,高中毕业后,如愿考上了西北农业大学,成为天选之子。
1999年的夏天,全国84.76万莘莘学子,他们手持各类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怀揣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步入社会。令很多人意外的是,当年大学毕业的马铁民,选择去从事农业。
马铁民说:“很多人读书是为了跳出农门,而我读书,却是为了做一个农民” ,“比起企业家,我更喜欢别人叫我‘新农人’。” 基于所学专业的缘由,经过应聘,马铁民在家乡青岛的一家以农业农贸为主要业务的外资企业落了脚。
当时我国年人均GDP仅为873美元,排名全世界第133位。马铁民虽然从事了农业工作,但由于专业对口,作为一个大学毕业生,一个月收入就有好几千块钱。以当时的物价水平,这是收入不菲的一份工作。很多农业大学的同学,对他的工作和薪水,羡慕不已。马铁民直言,“有许多学农业的同学后来都没有从事专业方面的工作。”
马铁民在这家外资农业企业工作了三年,始终保持着亢奋的工作状态:白天忙业务,晚上加班整理数据。个人业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受到公司管理层的点名表扬。“这小子,有干劲儿,将来肯定错不了。”
2001年底,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经济正式打开了全球化的国门,融入世界市场。2002年初,马铁民做出了那个“惊掉所有人下巴的决定”,他向公司提交了辞职申请。
正处于职业生涯上升期的他,被朋友亲人批评说这是一时脑热。但他接下来的决定,却更令人大跌眼镜——卖掉婚房、凑钱借钱创业。
其实,他不是一个意气用事的人。虽然只有20多岁的年龄,但农业专业的学习深造和专业对口的工作历练,让他对“农业”的感觉和认识,远远超过了同龄人。
爱琢磨是马铁民的一个特点。在外企工作期间,他发现企业和对接的农户,利益和关注点并不相同。当时的农民思想比较固化,种什么看天吃饭,耕种也比较传统,也更在意把种植好的农产品更多的卖出去;外企比较灵活,以业务效益为核心,算账更细更精。好像都对,但又很难衔接协调。
“我想当企业一样的农民,更想当一个不背弃土地的企业。” 马铁民将父母为他购置的婚房卖掉,又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一部分钱,勉强凑够了“40万”的创业启动资金。
承包260亩菜地、购买设备、招聘工人⋯⋯马铁民选择了七个品种的蔬菜尝试标准化种植,开启了自己“蔬菜标准化种植梦”。马铁民回忆说:“当时,我整天都‘泡’在菜地里,每天都记录七个品种果蔬的生长状况。”日复一日的劳作,马铁民瘦了好几圈。换来的,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几乎所有品种的蔬菜,都在亏钱。只有结球生菜盈利。一夜之间,还不到三十岁的马铁民,鬓角生起了些许白发。
马铁民找大家一起商量,反复思考,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马铁民却逐渐明确了自己的想法,“既然只有结球生菜盈利了,那就只种这一种品种!”
在大家看来,几百亩地,只种一种蔬菜,风险太大了。偏安一隅的菜地,这么多单品种的蔬菜,卖不出去怎么办?卖不出价格掉怎么办?收的慢了,蔬菜坏在地里怎么办?天气、肥力把握不好,没有收成怎么办?
马铁民想法却干脆坚决:“全面撒网,已经试水失败,结球生菜是两大国际快餐巨头食材的刚需,我们不能只针对国内市场,还要放眼国际市场。” 2003年春天,在马铁民的坚持和带领下,260亩的菜地里,全种上了结球生菜。
但挑战接踵而至。结球生菜的确种植成功了,也实现了丰收。“非典疫情”突然以令人胆寒的方式不期而至。“蔬菜丰收了,‘非典’也来了。”
马铁民回忆到:“饭店餐厅大面积关门,农产品出口不了。我和工人只能每天天不亮就把菜运到批发市场。” 面对复杂和严峻的挑战,他选择了坚持。
疫情终究会过去,马铁民用坚持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春暖花开”。“好在时间不长,‘非典’被控制住了。”“‘非典’清零后的第一茬结球生菜成熟后,就被抢购一空,还有很多大的餐饮企业提前交了订单。他笑着回忆,“这也是我创业后得到的‘第一桶金’。”
创业第二年,260亩农田,真就成了马铁民打造的“标准化结球生菜种植基地”,实现了质量和信誉双丰收。“卖房、借钱创业,值得!”
他没有躺在丰收的喜悦里停下脚步。标准化种植的产业梦想,已经在内心生根发芽,他寻找土地的目光,循着农业的维度,转向了远方。
“苦水的喂养,汗水的浸泡,就是我创业的标签。”马铁民先后到河北、福建等多个省进行现场考察,农业种植规模和企业销售规模越做越大。
含泪播种,能换来笑的收获
2004年,全国耕地面积减少到12244.43万公顷,比2003年减少80.03万公顷。对马铁民来说,寻找一片规模化的种植农地,越来越难。
“铁民,这块地便宜,有得赚!” 2004年初,正在福建考察果蔬基地的马铁民接到了一位朋友的电话,告知他与河北张家口接壤的内蒙古有上千亩农地等待出租。
上千亩农地,对正愁“无地可种”却已积压很多蔬菜订单的马铁民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他来不及想太多,“马上打租地款。因为积压的订单太多,不能失信啊!”
从福建回到青岛,马铁民收拾好行李,再一次出发。“先是坐火车到北京,再转乘坐火车到张家口,然后倒公共汽车到张家口尚义县,这是距离内蒙古那片农地最近的县城。然后还得再找小公共才能到达目的地。”他掰着手指说:“走这一趟是‘两头见不到日头’。”
到了目的地,已是深夜。马铁民提着行李箱,拖着疲惫的身体,和公司技术人员一起找到一农户家,才能休息。“可能是年轻,精神头也特别充沛,刚趴入被窝里,就拿着手电筒,对地质分析报告、土地面积布局等都看了一遍。”马铁民如是回忆。
这一看,马铁民立刻就没了困顿和睡意,“头大了,当时就感觉‘不妙’”。
鸡叫三遍天下白。一大清早,顾不上吃早饭,马铁民就骑着自行车,带着技术人员来到了承包土地的现场。时而脚踢几下土地,时而抓起一把土放在鼻子下闻、再用舌尖舔一下。“地是好地,但是缺水。一上午转了几个地方,每到一个地方我都‘心疼’。”他感觉到了无奈和失落。
回到临时住所,简单地吃了一口饭,马铁民在村委会人员的陪伴下,拿着本子挨家挨户地进行调研。他发现,当地的年轻人很少,多数都外出打工,之前来承包土地的客户,也都“血本无归”,灰溜溜地走了。“十年九旱。”这是当地村民异口同声的回答。
“打井!”马铁民对土地求贤若渴,而土地已经“砸到手里”,噬水如命。时间紧急,容不得马铁民来不得半点犹豫。高价协调设备,多地进行打井⋯⋯但一通操作下来,还是没有水。
“这个小老板,要亏大喽!”当地的老农拄着拐杖,蹒跚着来到马铁民的身边,语重心长地劝说他“放弃吧,要是能打出水来,我们早就打了,没用的。”
“脚步向前,人生才有希望。” 不怨天尤人,改变才是出路。在现地调研期间,马铁民惊喜地发现,离承包的土地两公里左右的地方有条河,“可以到河里取水,进行浇灌!”
由于河边的路比较崎岖,水车无法靠岸。即便这样,也没有困住执着而又坚韧的马铁民。拎着水桶,扛着扁担,马铁民带着驻地全村和邻村的“壮力”,哼着调子,喊着号子,用最原始的方式组织了一个“农民挑水大军”,取水浇地。干涸缺水的农地,终于成了可以扶种育苗的农田。
但可问题也来了。“一方面,靠肩扛手拎的效率太低;另一方面,雇佣挑水工的成本太高了。”马铁民萌生了新的想法:接电取水!
“放到现在,这也是一件很难完成的事情。”在缺水干旱地区,想要接电取水,光是“手续问题”就是一大难题。“村里申请,镇里打报告,县里考察,市里认定,自治区批复⋯⋯这一套走下来,黄花菜都凉了。”
这没有能难住倔强执着的马铁民。他又开始“没事儿找事儿”——自费取水:购置发电机、抽水装置,以及电线和水管设备。
“自助者天助。”这是马铁民的信条。他的坚持和韧劲,也换来了镇政府的支持。“虽然只有十几根的水泥电线杆,但那时在我眼中,就是千变万化的‘金箍棒’。”
“钱虽然没赚到,但我收获了一份真情。”马铁民介绍说,当时得知“地里有水了”的消息后,许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了家乡,开启了他们的“乡村致富梦”。
“没事儿找事儿,没钱找钱,没人找人。这就是我创业的整个过程。”马铁民笑着对记者说。
换脑子比换设备更重要
到了2012年,马铁民的生菜种植产业,已经从那个260亩的农地,成长为专业化农业集团。在全国建成了12个种植基地,布局了总面积达2万余亩的生菜供应种植体系,成为多家国际餐饮企业在中国最大的生菜供应商,也是亚洲最大的生菜产品供应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成为奥运会专供基地。
“‘互联网+’是什么,加什么?怎么个模式?什么意思?” 2013年年初的一次会议中,马铁民的声音比平时高了八度,参加会议的人员“一惊”,鲜有人能说出其中缘由。
这些问题,对扎根土地、投身农业的马铁民而言,却已经思考很多:“‘互联网+’,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传统行业’。具体落实到我们这里,就是‘互联网+果蔬行业’。”
无时不网络,无地不网络。2013年,中国互联网从PC时代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已从窗口变成了引擎,从信息变成了生产力工具。
“电脑虽然普及了,也引进了大批大学生团队进来了,但是‘纸上谈兵’的传统销售模式,还是制约企业的发展的‘瓶颈’。”马铁民认识到这一点后,他迫不及待的“拥抱互联网”。
2013年,马铁民随队前往美国硅谷进行考察,当第一次近距离的感受“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真实地在眼前呈现出来的时候,马铁民甚至忘记了按动手中照相机的快门。
“换脑子比换设备更重要。”回国后,马铁民马不停蹄地找来专家团队,对传统的行业模式进行“颠覆式”的自我革新与改良。
业务线上化。依托互联网,打造“农业技术+数字技术+操作流程”新型模式,下大力解决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智慧温室’,就是当时总结出来的成果,解决了茄果类蔬菜安全的根本性方案。”
马铁民信心满满,有了新的“创业目标”:以山东省为中心和起点,5年内在全国建设100个‘智慧温室’,成为全球最大的玻璃智慧温室运营商;10内在全球范围内建立1000个‘智慧温室’,成为全球前列的技术型‘独角兽’企业。
不用扬鞭自奋蹄。“如今,我们已初步实现目标。”但这个已经走在时代前列的“新农人”,仍然没有停下脚步和思考。
2018年,他带领“凯盛浩丰人”基于对企业和市场的准确判断,建设起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一体的种植技术体系——“农业大脑”,“赋能上游,服务下游”,用数字信息技术实现在现代化农业方面的创新应用。
2020年,经过长时间的规模优化、产业调整、资源整合,“凯盛浩丰”成长为享誉全球的果蔬企业。已在青岛莱西等全国17个省建立起面积两千余亩的“智慧玻璃温室”,单位面积净产量是传统温室的6—8倍。
2021年,“凯盛浩丰”企业被评为年度果蔬行业头部企业前十名,公司累计获得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软著25项,在露地种植和智慧温室农业技术研发与应用方面,围绕生菜、番茄、西兰花、洋葱、甜瓜、黄瓜等35类蔬果开发了配套的标准化种植管理专有技术体系合计1417项,同时在露地种植、温室配套建设方面形成专有技术214项,数字农业开发与应用方面形成专有技术体系18项。建立三座全球领先的育苗工厂,年育苗量达到了三千万株以上。而且,农业产业化和互联网一起上线运营,实现温室水肥信息系统的国产替代。
凯盛浩丰已经成立了智慧设施农业研究院,开展了现代设施农业软硬件“卡脖子”等技术的攻关项目。“绿行者”品牌,也已经成为中国标准化果蔬种植与供应的知名品牌。
凯盛浩丰和马铁民,扎根土地,根植农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争取着一个又一个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第一。
饮水思源,惜福感恩。“我始终把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带动共同富裕作为义务和准则。”马铁民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60名创业青年、10000多户、100000多人收益⋯⋯这成为一起发展标准化农业生产的共同富裕的群里力量,也是马铁民和“凯盛浩丰”对“产业扶贫”号召交出的“农业答卷”。
收购省内贫困区蔬菜、采购农业产品、免费供应果蔬⋯⋯凯盛浩丰的企业社会责任,也亮出了闪亮的名片。马铁民本人也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已累计向慈善总会、微尘基金等捐款捐物累计400余万元。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马铁民组织山东、上海、福建、四川等千余员工,每天供应“绿行者”品牌蔬菜22万余斤,累计为疫区捐款捐物60余万元;2022年,企业为莱西市抗疫捐款捐物74.17万元,为上海抗疫捐赠物资20余万元,同时为上海方舱医院建设、普陀区、虹口区、松江区捐赠果蔬物资200余吨。
“消费端,食品安全不可控、农产品供应链冗长⋯⋯生产端,分散经营规模小,生产者老龄化⋯⋯”夜深人静,月明星稀。马铁民在办公室里,手扶窗台,眺望远方,开启了新一轮“没事儿找事儿”的思考。
来源|时代面孔
本期互动
在本篇推文下方留言
点击“在看+转发”
小编将抽取留言区点赞最多的幸运儿
送出一箱1.5kg绿行者红又红番茄
中奖名单下期公布
上期互动中奖粉丝:
活动规则
1、中奖者须关注「绿行者GREER」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