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财经《中国财经报道》)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大约有4500万亩,产量将近1000万吨,每年收获的同时,根、茎、叶、花、果,这些非药用部位的废弃物,也高达3000多万吨。
作为战略新兴产业,中药材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废弃的传统粗放式生产方式怎么改变?怎么让实际利用率只有30%的资源充分被利用?这期节目,我们就来看几个真实发生的故事。
江苏射阳县,被称作菊花之乡,这里是我国药用白菊的主产区,每亩地菊花产量高达1.2吨。
靠继续提高产量来扩大效益,几乎已经没有可能,那么到底从哪里能再挖出潜力来呢?这里的人们,开始把眼光投向了,每年废弃掉的菊花根茎叶。这里每亩地根茎叶的废弃物,是菊花产量的将近4倍。
敬请关注CCTV财经频道2017年12月23日,《中国财经报道》栏目21:50分播出----《中药创新 变废为宝》
吴正霞正在把从地里采收回来的菊花,晾晒在自家院子里。这是她家采摘的最后一茬菊花。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她家的8亩地,总共收了9600多公斤菊花。洋马镇上,现在家家户户的田里都种菊花。采收旺季,除了自家的地,吴正霞和村民们,还要到种植基地打零工。
技术员朱文彬,种植菊花近20年。每年霜降前后,是他最忙的时候。采摘菊花,要等太阳出来,这样菊花上就没有露水,品质才好。
基地种植了5万多亩菊花地,每年光是土地流转金就将近4800万元。
吴正霞的女儿在县城上中学,家里只有她和老伴种地。以前家里的地,只种玉米、小麦、棉花、油菜,年收入最好的时候也只有2万多元。
现在,菊花和小麦轮作,光是菊花每年收入就有3.6万元。全家年收入接近4.5万元。这还没算再基地打工的工钱。
5000平方米的种苗培育大棚,120盏补光灯、1600多个喷灌设施、72组移动苗床,每年可以培育1000多个菊花品种。
全镇近5万亩菊花,大约需要1.5亿株种苗,都是孙晓东他们的育苗大棚提供的。菊花幼苗在移动苗床培育15天,成活率可以达到95%。每年5月中旬移栽大田。孙晓东在这里已经工作了近10年。
采摘后的药用白菊,被送到基地的加工车间。这些天,孙晓东每天都要来查看菊花加工的进度和质量。
全镇132个菊花加工企业,每年加工干品药用白菊8500吨,年加工产值5亿元。
杀青、烘干、筛选,全国每年药用白菊近2万吨,江苏的市场份额已经占到60%。尽管如此,孙晓东还是有点发愁,因为药用白菊的销售价格已经有十年没变过了。
连续多年的菊花丰收,让药用白菊花的市场需求基本饱和。这块地,是今年孙晓东他们首次种植的药用黄菊花。镇书记王国庆,请来了中药资源产业化专家段金廒。每亩菊花地,可以采摘1.2吨菊花,但同时,也产生4.5吨根茎叶的废弃物。
从废弃的菊花根茎叶中,提取有效成分,这是段金廒他们的科研团队独有的高招。地里,段金廒正带领着科研人员,收取土壤样本,检测土壤板结的原因。62岁的段金廒,12年前开始研究种植领域循环利用的方法。特别是中药材种植加工中的废弃物再利用。
采摘后的菊花地里,马上可以播种冬小麦。
前面的拖拉机,将菊花的根茎叶打得粉碎,后面的拖拉机再将土地翻耕,粉碎后的根茎叶,被埋在田里,可以当作冬小麦的有机肥。
菊花根茎叶打碎、深耕、还田。段金廒他们,还要将一部分菊花枝叶加工成活性炭,村民们在翻耕土地的同时,把活性炭撒在地里,促使根茎叶在地里发酵成有机肥。每亩地投撒50公斤活性炭,村民们就可以每亩减少有机肥使用近200公斤。菊花根茎叶形成的有机肥,还可以减少小麦种植的病虫害。
段金廒他们,通过试验发现,菊花根茎里可以提取出含量高达32%的菊多糖成分。菊多糖是生产改善胃肠药物的原料。
能不能让中药材种植,变成一个能形成闭环的产业链?段金廒认为,这是完全可行的。种植药用菊花的同时,孙晓东他们还开发了菊花观赏旅游项目。
2016年他们投入500万元,将菊花种植基地改造成集种植、观光、品尝为一体的菊花观赏景区,2016年观光人数达到42万人,2017年更是达到86万人,旅游收入累计接近5100万元。
“延无闲草,中药宝库”,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域的延安,中药材资源十分丰富。当地有一味有名的中药材——酸枣仁,具有养心安神、帮助消化的作用。
延安的酸枣,含有大量维生素、柠檬酸,每100克鲜酸枣中维生素C的含量达到1000毫克,有“天然维生素丸”的美誉。
敬请关注CCTV财经频道2017年12月23日,《中国财经报道》栏目21:50分播出----《中药创新 变废为宝》
延安市延长县:
快吃晌午饭的时候,冯老汉把采摘的酸枣,拉回家。今年62岁的冯思斌,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在县城打工,现在他和老伴全都依靠种地这点收入。
冯老汉家有5亩地,除了种玉米,他还跟着技术员,学习种植苹果树和酸枣树。虽说种苹果收入增加得快,但对冯老汉来说,种苹果的田间管理、采摘、挑选,又费时又费力。相比之下,种酸枣,就简单得多了。酸枣树基本不需要田间管理,只要种上,第二年秋天就可以采摘。
红红的酸枣、金黄的玉米、粉红的大苹果。冯老汉今年收入将近8000元。明年春天,村里就要给贫困户盖新房,他家很快就能搬出这个土窑洞了。
吃过午饭,冯老汉把4袋晾晒好的酸枣,送到临时设在村委会的酸枣收购点。
史西安是村里的种植技术员,每年11月,他都会到村里收购酸枣。酸枣树,耐旱、耐贫瘠,适应性极强。陕北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丘陵、山地、沟边都有野生酸枣树。这些酸枣树,具有固土、防沙、绿化的作用,是退耕还林的理想种植物种。现在,延安地区许多村镇的都种上了酸枣树。
村书记王江涛,今天也在收购点,帮忙收酸枣。王江涛2010年部队转业回到埝坡村,通过引入制药企业,搞订单种植。村民们种植的酸枣苗,大部分是制药企业免费提供的。全村202户村民,2017年已经不再有贫困户。
村里的酸枣种植大户们,也会直接把采摘酸枣送到制药厂,酸枣仁是制药厂的主要原料。每年收购酸枣,常学军总要到现场,亲自监督酸枣的质量。
酸枣收购上来,还要再次晾晒。酸枣除了枣仁可以药用以外,其余的枣肉、枣壳,以前基本上都被当做废弃物扔掉。但现在,这些都是常学军他们的宝贝。
跟随常学军,我们来到这间实验室。
酸枣肉打碎,从中提取的酵素,是目前市场热销的保健食品。常学军当年跑到西安请来唐志书的研究团队,就是想解决枣肉、枣壳的废弃难题。现在枣肉、枣壳的利用开发,已经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今年是唐志书与常学军合作的第8个年头。酸枣的循环利用,已经让常学军尝到了甜头。
酸枣去了果肉,还要粉碎枣核,再将枣壳与枣仁分离,枣仁晾晒后,就是中药材酸枣仁。这400多吨的枣壳废渣,能够怎么利用,曾一度让常学军非常头疼。
这位李传喜,就是让他茅塞顿开的人。来自山东的李传喜,每年立冬后都要赶到延安,把枣壳拉回山东。不仅收购枣壳,杏壳、核桃壳等,都是生产活性炭的原材料。李传喜他们,正计划把活性炭生产线建到陕北来。
厂里使用的活性炭,就是李传喜他们生产的。萃取车间,主要提取酸枣仁油。活性炭,是这里生产必不可少的吸附剂。那么,酸枣仁提取后的中药药渣,又能怎么利用呢?
药渣就堆放在厂区一角,通过微生物发酵,每年可以产生100多吨的有机肥,让药渣变为宝。
厂区的后山,是50亩酸枣树种植示范基地。常学军他们,在延安地区种植了6万多亩酸枣树。现在每年采收量近3000吨,占到了全国酸枣仁中药材市场的25%。
树上酸枣已经全都采摘完了。工人们正给每一棵酸枣树,追加过冬的底肥。
孙延芳,就是让药渣变成肥料的研发负责人,这个循环利用项目,他们研发了整整十二年。孙延芳他们发现,发酵后的有机肥还田后,不仅给酸枣树生长提供了氮、磷、钾等多种微量元素,而且,还可以改善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透气、保水能力,并且,可以有效修复土壤微生物种群。
延安,全市中药材种植面达已经达到100万亩,中药产业总销售收入近80亿元。要想产业持续发展,土壤的持续利用问题,就必须解决。
厂里今天来了一位客人,作为全国中药材种植专家,王卫权他们也在积极探索中药种植废弃物的利用问题。
厂区的一角,是从全国移栽过来的酸枣树,每一棵树都有十多年的树龄。经过嫁接、育种,常学军他们培育出了酸枣1号,这种新品种,产量高、耐干旱、抗病虫害强。制药厂的前身,是1938年成立的八路军制药厂。“用延安精神制好药”,一直是常学军他们坚守的信念。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卫权说,延安的精神告诉了我们,中药在历史上的作用,在我们战胜敌人当中它是重要的法宝,也是重要的条件。今天我们健康中国在新的时代下,我们要健康,健康从何来?我们更应该依据于当年延安的这种精神,来发展好我们的中药,把我们的中药更好地用于我们整个健康中国战略当中。
【导读】
巴戟天,中国“四大南药”之一,这味药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作用。广东肇庆的高要区,是巴戟天的主产区。在当地,人们也把巴戟天称作“鸡肠凤”,因它的形状有点像鸡肠子,一节一节的。
人工种植巴戟天,要选择没有树荫覆盖的东南向坡地,坡度要在25度以上,而且需要6年一轮作,对土地的要求,让巴戟天的种植发展备受制约。不过,这个难题,却被一位来自深圳的珠宝商解决了。
敬请关注CCTV财经频道2017年12月23日,《中国财经报道》栏目21:50分播出----《中药创新 变废为宝》
肇庆市高要区:
一大早,林新华就和村民们上山采挖巴戟天,巴戟天要生长到5、6年,才能作为药材进行采挖。
广东肇庆市,地处粤西山区,这里也是“南药”巴戟天道地药材的主产区。巴戟天和槟榔、益智仁、砂仁,并称为四大南药。
原本在外打工的林新华,五年前回到村里,将各家零散的坡地集中起来搞种植。现在已经是合作社的负责人了。这片坡地,就属于林新华他们的种植合作社,2012年种植的10多亩巴戟天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肇庆农业学校毕业的梁向坚,是村里的种植技术员。2012年,在梁向坚的帮助下,林新华他们开始种植巴戟天、桂皮、何首乌等中药材。
立冬后,是巴戟天的采挖季节。梁向坚经常到采收现场,给村民们讲解采挖要领。采挖质量,直接关系着巴戟天的收购价。巴戟天采挖,必须保持根须的完整。
河边崀(浪)村43户人家中,有32户都参加了合作社。村里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有460亩,村民们年收入已经有将近一半都来自中药材。2016年,林新华他们的人均年收入,达到7200元。
中午收工回家,林新华把自己采挖的巴戟天,拿出来晾晒。老伴儿负责把巴戟天的根、须分开。
林新华是客家人,小儿子在湖南上大学、大女儿在广州上班,家里留下3亩水田种稻米,其余的18亩坡地,全都加入了种植合作社。林新华把坡地分5年种植,每年只种4亩巴戟天,五年后就可以采收第一批巴戟天,这样每年都能有稳定的采收量。
吃过午饭,林新华还要到种植基地打工,给家里多挣一些收入。
每年12月份,林新华他们都要给大棚里种植的巴戟天除草、割藤,修剪巴戟天的藤蔓,让过冬的巴戟天根颈更壮。在大棚里人工种植巴戟天,这是梁展他们2015年开始尝试的中药材种植新方式。曾经在深圳从事珠宝生意的梁展,七年前回到肇庆老家,投身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
梁展把这种方式,称作起晆(kui)种植,就是用砖砌一个大的花盆,把以前只能在25度坡地上种植的巴戟天,移栽到平地,进行人工种植。
黑色的防晒棚,可以调节阳光强度和棚内湿度。起晆(kui)高90厘米,宽150厘米,镂空的砖有利于根须呼吸,可以形成仿生态的坡地。不再受困于6年轮做期的限制,新的种植方法,还能有效降低上山采挖的人工成本。
主培大棚,工人们正在给幼苗浇水。巴戟天对水源要求很高,需要清洁灌溉,保持土壤为腐质疏松的微酸性黄泥沙土层。
梁展他们两年前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合作,研发的“起晆法”种植。现在一亩地种9000多株,成活率能在95%以上。5年后,每株巴戟天根茎重约1斤,每亩产量近4800公斤,比传统种植方法增产三分之一。
完成剪枝的巴戟天藤蔓,以前只能当做废弃物焚烧,但现在这些藤蔓,可都是能帮梁展他们增加收益的好资源。因为,巴戟天的藤蔓里有一种叫做巴戟乙醇提取物的物质。
采收季的这几天,是加工车间最忙的时候。刚从田里采挖出来的巴戟天,必须马上清洗泥沙,烘干。梁展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处理环节。
鼓励村民们种植巴戟天,梁展不但提供种苗,还设立了500万元的中药材种植风险基金,这让农民们参加合作社更加放心踏实。现在他们的种植合作社已经有210多户社员,种植面积接近8000亩。
从珠宝商,到中药材种植,梁展觉得收获是从前不能比的。
经过烘干后,巴戟天已经去掉70%的水分,工人们还要剪去根须,分类、挑选,种植期超过5年巴戟天,根茎外皮呈现紫色、皱褶多,折断声清脆,入水能下沉,这样的巴戟天,药效才是最佳的。
2016年鲜巴戟天收购价每公斤12元,现在已经涨到每公斤16元。
梁展,一年前,委托当地的科研团队,对巴戟天的枝叶开展研究。全国巴戟天中药材产量2万吨,肇庆高要区占了80%,年产量近1.6万吨,产值接近5亿元。
研究人员,正在对巴戟天的枝叶,进行提取试验。未来,围绕巴戟天的循环利用,还会有更多的科研项目在这里启动。
【导读】
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具有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在我国,目前杜仲的人工种植面积约300万亩,占全球的90%以上。湖南省慈利县,是杜仲的主产区,素有“杜仲之乡”的美誉,这里的种植面积超过30万亩。以前种杜仲,要么砍树、要么采收树皮,这样都会严重影响植被的生态被环境,但这种状况,被这位叫满自清的种植户改变了。他带领着大家,创造了不一样的种植方法。
敬请关注CCTV财经频道2017年12月23日,《中国财经报道》栏目21:50分播出----《中药创新 变废为宝》
湖南省慈利县:
满自清,正耐心地教着村民们采收杜仲叶。作为当地道地的中药材,杜仲采收,自古以来一直沿用的都是,采收杜仲的树皮,作为中药材。
但到了满自清这一代,改为专门采收杜仲叶。虽说采收杜仲叶,比取树皮简单,然而,如果采收时,损坏树皮和芽孢,来年的树叶产量也会减少。采收杜仲叶,一定要选择上午,这时候树叶上的杜仲药用成分最高。
梁山村,全村380户村民,现在有60%的农户都加入了种植合作社,种植中药材的收入占到了大家年收入的一半。采收休息的时候,满自清还再反复提醒大家采收要领。
中午收工,满自清需要将采收回来的叶子,铺在院子里晾晒,
湖南中医大学毕业满自清,1998年下海到广州开办中医诊所。搞杜仲树种植,是他十年前开始的念头。杜仲是他家乡一味道地的中药材,大城市对中药材需求的增长,让他看到了商机。于是,他带着120万元,毅然回到家乡。
粱山村75%都是坡地,有65家贫困户,全村1130多人,现在只有410人留在村里。
每株杜仲苗1.5元,每亩可以种130多株,每年能采杜仲叶三、四次,每亩年产鲜杜仲叶近8000斤,每斤鲜叶0.8元,一年下来,每亩地能给村民带来近6400元的收入。这是以前种蔬菜和辣椒,达不到的收入水平。
满自清带着几个村民,去山上打杜仲籽。杜仲籽不仅可以繁育种苗,而且,可以从中提取一种含有亚麻酸的植物油。
满自清采收来的杜仲鲜叶,以每公斤1.6元出售给加工厂。鲜叶经过杀青、烘干粗加工后,以每公斤8.5元,卖给中药提取公司。
这里是提取杜仲叶的加工车间。
符星辉,就是他发现了,杜仲树叶子中的宝贝,现在他们的企业,已经是年产值4000万元的企业。杀青、烘干后的杜仲叶,只要把叶子掰开,可以看到丝状物,就是鉴别真假杜仲叶的核心标准之一,杜仲叶通过加热浸提、树脂分离、真空浓缩、喷雾干燥等四个环节后,每天可以从杜仲叶中,提取近1200公斤的绿原酸原料,是制药厂生产抗病毒、消炎药物的主要原料。整个加工需要近5吨干叶。每年可提供绿原酸原料60吨。
仓库里,储存着450多吨杜仲干叶,每年加工期一直会从5月份延续到12月底。
杜仲叶提取车间,就在科技转化产业园区里。符星辉的企业,是这里38家中小创新企业之一。
药用成分被提取后,叶子残渣,马上被饲养场的饲料车运走。
这些残渣,是给这里的生猪饲养场做饲料用的。
杜仲叶渣,粉碎加工后配制成饲料,而饲养场的有机肥,也种植杜仲药材最需要的肥料。整个种植产业链,就这样循环起来。
于华忠是符星辉在实验室里的老搭档,负责研发团队。现在他们正研究的项目,是如何从杜仲籽中提取α-亚麻酸。
要想种植枝叶茂盛的杜仲树,关键在种苗的培育。满自清他们每年种植的杜仲苗都来自这里。
张慈全,6年前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学习培育密叶杜仲种苗。50多亩的育苗基地,共有18个育苗大棚,每年可提供60万株杜仲苗。
每年冬至,是杜仲苗移栽大田最佳时间。工人们把生长一年的杜仲苗挖出来,去掉叶子,保护好根茎。 中药材种苗,目前基本上都是野生种苗,或者是农民自己培育的种苗,这与粮食种植一芽一叶的育种、育苗标准相差很远。
开沟、撒种,张慈全他们,已经在为明年的杜仲育苗做准备了。这些浸泡后的杜仲树籽,播撒在田里,明年春天,就会发芽。
【结束语】
从线性生产,到循环发展;从大量消耗,到变废为宝。中药材绿色种植方式的全新升级,这背后,实际上,依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理念起到的助推作用。
只有持续不断地通过技术创新挖潜,一个个农业天花板才能被打破,才能让质量更高、效率更优、动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