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篇
中国菌草,植遍全球
《山海情》剧照
前段时间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热播,那群努力摆脱贫困的朴实人民,那些凝结勤劳汗水的雪白双孢菇,那段不以山海为远的两地情谊,令人深深感动。剧中凌一农教授帮助宁夏闽宁村移民通过发展菌草和菌菇栽培产业脱贫致富,而现实中凌一农的原型——林占熺教授正是通过发明菌草技术,解决了“食用菌生产必靠大砍树木”这一“菌林矛盾”世界难题,“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去可持续发展的希望。
林占熺教授
如今,菌草飘扬过海,已福荫106个国家和地区,有效解决了所在国家贫困、水土流失、荒漠化等问题,被亲切誉为“中国草”、“幸福草”、“太阳草”。菌草技术被翻译成15种文字,国内外先后有上万名学员学习过菌草技术培训班,亚洲、非洲和太平洋地区13个国家建立了菌草技术培训示范中心。
1997年,应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高地省政府邀请,中国专家组赴巴新深入调研,决定在东高地省鲁法区建立菌草技术示范点。1998年林占熺团队又从国内引进旱稻,在东高地省成功繁育了“金山1号”多年生旱稻,结束了巴新不能自产稻谷的历史。2000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推动实施福建省援助巴新东高地省菌草、旱稻种植技术示范项目。习近平主席曾表示,“我高兴地得知,这一项目持续运作至今,发挥了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为中国同巴新关系发展的一段佳话。”东高地省省长彼得·努姆把菌草视为“中国援助东高地省的礼物”,并称“这是我们的脱贫致富草。”
目前,东高地省菌菇种植农户超过700户。勤劳种菇脱贫致富的扎卡阿博里说:“菌草和鲜菇易种植,不需要化肥和农药,运输方便,经济效益是过去种植包菜的20到30倍。通过种植蘑菇,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为孩子缴学费、购置新衣物和其他日常用品也不再感到特别困难。”
中国专家还培训东高地省当地学生种植旱稻和菌草。林占熺教授说,“这是中国对外援助理念的重要体现——不仅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中国援助巴新菌草和旱稻技术项目第9期培训班结业仪式
菌草在巴新称为“林草”,这是为了纪念中巴新两国的友谊以及寄托巴新老百姓对中国科技援助工作者的感激之情。巴新前国防部长特意用汉语拼音给女儿起名叫“菌草”,并公布在报纸上。他特地向林教授解释,不管菌草项目未来如何,也不管今后世事如何变迁,都不能忘记中国对巴新的帮助和支持,要永远记住这一段历史。
在巴新与当地百姓一起展示旱稻
在斐济,中国菌草技术被誉为“岛国农业的新希望”,结束了斐济不能生产食药用菌的历史。“中国恩达得”(当地语言对成年男性的尊称)就地取材,教当地民众建大棚种植菌草。菌草种植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皆备,有效改善斐济土壤,防治水土流失。
在卢旺达,国家农业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菌草同其他作物间作、套种。自2006年起,中国菌草专家在卢旺达开始菌草技术合作项目,在当地示范和推广菌草技术,举办菌草培训班。卢旺达农业委员会菌草技术协调员约西亚娜·乌姆别伊说,“菌草技术的原材料在卢旺达本地就能购得,适合小规模生产,对卢旺达人是很好的增收机会。”
2017年,“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菌草技术项目”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启动,菌草技术成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有效举措。2019年,在联合国菌草项目高级别会议上,第73届联合国大会主席埃斯皮诺萨说:“中国通过菌草技术讲述了一个伟大故事,在福建点燃的火花显示出技术创新巨大潜力,如果对一项创新善加培育并部署得当,就能改善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状况。”
沧海世界,草也许平凡而渺小,但中国正是以一颗草种把对国际社会的援助承诺兑现在了全球大地上。立己达人,兼济天下,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技创新和智慧探索,就像世界各地的菌草一样,生生不息。
当你遭遇危险时,祖国接你回家
杜尚别的冬天不再冷
“蓝盔”守护非洲小女孩——中国维和部队的初心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