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我市科技特派员刘学光

去年,短短一年的时间,浦北县养鸽户应用新技术养鸽16万对,每对种鸽的产量达19只,年产肉鸽256万只,新增销售收入1250万元。如今,“要致富、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了浦北县养鸽户的共识。

浦北县养鸽户的变化,得益于我市派去的一名科技特派员——高级兽医师刘学光。

深入调研找准症结

2009年,刘学光作为市第四批科技特派员派驻浦北县兴成养鸽专业合作社。一驻村,他首先深入调研,找准产业症结。

浦北县张黄、小江、泉水等镇是近年新兴肉鸽规模养殖较多的镇,但由于缺省技术,多年来群众饲养的肉鸽品种近亲繁殖,生产性能退化,产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养鸽户饲养管理水平低,加上农村经营体制滞后,产业化经营格局没有形成,一家一户养殖户无法与市场实现对接,生产经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而产中缺少技术服务,常常受到病虫害。产后销售渠道狭窄,相互压价倾销,中间利益流失很大等造成效益不好。针对这些问题,刘学光从提高广大养殖户的饲养管理水平入手,把分散的养殖户组织起来,协调和解决生产销售中存在的难题,把产前、产中、产后有效衔接起来,形成利益共同体,与千变万化的市场进行对接。

科学示范引导农民

“科学养殖示范点,广泛开展科技培训,引导广大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担任科技特派员后的刘学光,致力于示范户的建设。

他以浦北县兴成养鸽专业合作社为阵地,指导合作社完善了各种饲养管理制度,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法,改善饲养管理条件,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现浦北县养鸽专业合作社,已建成一个初具规模、管理较规范的肉鸽养殖示范场。同时除抓好所派驻点的工作外,他还先后在张黄、小江等镇举办肉鸽高产集成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技术培训班,100多人参加了培训。同时,他还深入养殖场(户)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技术上的实际问题。小江镇木麻根村有一鸽场发生毛滴虫病,由于诊断不准确,治疗不及时,造成了不少损失。经他的诊断治疗后,两天时间就把所有病鸽好转。

为了帮助养殖户提高肉鸽的产量,他积极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开展了人工孵化雏鸽和种鸽的产蛋率的研究,肉鸽产量提高了20%,效益增加15%。通过推广示范,带动了周边农户养鸽12万多对。一些经他指导的养殖户还成为我市的养殖能手。同时,他也非常注重肉鸽的新品种的引进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去年已为养殖户引进2个新鸽种3万多对,现浦北县应用新技术的养殖户(场)已达到70%以上。

构建网络打开销路

肉鸽销售难一直是制约肉鸽浦北县发展的瓶颈,为了打破这个瓶颈,刘学光首先加强县内外各种畜产品销售商的联系,组织了养鸽专业合作社热爱销售工作的养鸽户,到广东、海南等省考察,在广东、北海、东兴等地城市建立销售点。同时帮助他们开发本地市场,建立销售点,现在该县肉鸽产品的销售网络基本建成。据统计,2009年,浦北县共饲养种鸽16万对,年产肉鸽256万只,新增销售收入1250万元,新增效益260万元;250多万只肉鸽的销售,75%是通过外销网点销售出去的,肉鸽产品的销售淡旺季已得到了明显改善。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