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兴楚乡·创在湖北”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返乡创业工作,出台系列措施,创树“我兴楚乡·创在湖北”返乡创业品牌,促进了人才回乡、项目回迁、资金回流,为稳定和扩大就近就地就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服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在新时代的创业浪尖上,怀揣梦想的荆楚儿女们正在生动演绎着各式各样的创业故事,他们是如何一路乘风破浪,创造财富,帮扶乡里的呢?
湖北人社持续推出【返乡创业新热潮——我兴楚乡·创在湖北】系列报道,今日请看——潜江市小肥螺水产品有限公司走出田螺养殖特色路。
“田螺姑娘”走出田螺养殖特色路
去有风的地方,过向往的生活。25岁的大学生肖雄毕业后选择返乡创业,在2017年携丈夫姜乐乐,回到潜江养田螺,当起了新时代的农民。肖雄说,很多人像热播电视剧里的“许红豆”一样,去村野乡镇旅游以治愈自我,但也有人趁着故乡“起风”回乡创业,最终成为带动市域产业发展的“谢之遥”,而肖雄希望自己成为那个“谢之遥”。
不一样的创业路
潜江市浩口镇新剅村返乡创业大学生肖雄,从小受父亲田螺收购工作影响,毕业后返乡开始钻研淡水螺养殖技术,丈夫姜乐乐为寻自己的“田螺姑娘”,也辞去了在武汉高校当老师的工作来到了潜江,为两人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奋斗。
湖北省被称为“千湖之省”,潜江属水网湖区,拥有水域面积40万亩,宜渔低湖田30余万亩,淡水资源十分丰富,在养殖淡水产品上很有优势。在潜江养殖小龙虾的大有人在,而养殖田螺却是一种很“偏门”的产业,可肖雄说偏偏要在养螺这个“偏门”上创造价值和财富。
2017年,回到潜江的肖雄和丈夫姜乐乐着手养殖田螺,开始时没有人理解和支持,父母和周围乡亲都觉得刚毕业的大学生哪会愿意上田埂子上吃苦,都说他俩是一时冲动,劝他俩回省城算了。而肖雄却始终秉持一个信念,只要肯努力做,失败也是另一种成功。
万事开头难,2019年肖雄借款2万元在潜江本地采购了5000斤田螺种螺,结果由于经验不足导致田螺缺氧,到两个月捕捞时全部田螺全变成螺壳,几个月的努力瞬间白费,但姜乐乐并没有灰心,请教住在田间养殖小龙虾的一些长辈,还去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请教,先从学习科学养殖知识入手,边学习边实践边摸索。2019年底,肖雄终于收获了养螺的第一桶金,并不断扩大养殖规模。
“淡水养殖的田螺生长快、周期短、病害少、管理方便,而且我们使用原生态的养殖方法,田螺口感好,市场需求大,价格高。”肖雄说,“目前淡水螺养殖水体面积的规模已经达到600多亩,亩产田螺约2000斤,许多农户看到稻田养田螺效益好,也跟着养殖,我们提供螺种和养殖技术,并帮助养殖户销售”。从此肖雄的田螺水产养殖业走上了规模化、专业化道路。
2022年肖雄和丈夫姜乐乐共同成立了潜江市小肥螺水产品有限公司,自建标准化、规模化示范生产基地并开始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应用,一是开展淡水螺养殖生产技术应用示范,二是开展标准化技术培训,三是开展技术集中学习交流活动,邀请我省各高校水产学院专家教授及各地渔业部门指导技术,确保淡水螺养殖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
带富村民激活农田
致富不忘乡亲,肖雄的养螺基地不断扩大后,开始帮扶村里的脱贫户,雇佣他们进行田螺养殖并对螺种进行统一回收。肖雄不仅自己有了赚钱的路子,更是带动乡亲走上了劳动致富的道路。
据介绍,稻田养殖田螺产业带动了浩口新剅村的经济发展,并陆续帮扶多名贫困户脱贫致富,去年6个脱贫户已经有7万多元的田螺养殖收入,并带动20多户农户开展稻田养;低保户郭滨去年跟随肖雄用自家的稻田养殖了20亩田螺,纯利五万多元。此外,稻田养螺的稳定收益还吸引很多外出务工青年回乡养殖,使农田得到了充分的还原利用。2021年,肖雄夫妻俩利用小肥螺基地+农户养殖模式,收获淡水螺近800万斤,辐射带动农户养殖面积1000余亩。
爱上潜江,筑梦水乡
肖雄夫妻俩的田螺养殖现如今成为潜江市浩口镇生态农业的一个新亮点。良好的发展前景让肖雄夫妻俩对未来信心满满。对于肖雄而言,“返乡”是一种逆流而上、奋勇追光的选择。正因为依恋这片水乡,情深这块土地,肖雄说,她非常热爱她的家乡潜江,这座蓬勃发展的城市,她希望更多的人认识潜江、爱上潜江。此心安处是吾乡,肖雄渐渐成为潜江乡村振兴中的一分子。她坦言,在这并不轻松的创业过程中,他们重新认识了农村,重新理解乡土草根的坚韧、不甘与丰富,探索出都市之外更加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她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潜江乡村振兴的建设中来,自己也能做出更多的成绩,为潜江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在故乡这片“有风”的地方找到青年创业者的另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