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写简历的时候,脑袋瓜子就嗡嗡响,有时觉得经历一片空白不知道写什么,有时觉得做了挺多事情不知道用哪件事情打动面试官。几天过去了,小标题改了好几版,实质内容还一个字也憋不出来。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到底应该如何写简历呢?
首先,不要自己没话找话,而要根据岗位描述有针对性选择相关经历。
譬如说,有个岗位要求「策划并执行品牌宣传活动」。乍一看去,可能无从下手,我又没在公司市场部门实习过,也没参加过大公司的项目,去哪找相关经历啊?
不慌,我们来拆解一下。策划并执行一项活动,涉及几方面能力。首先需要一定用户调研和数据分析能力,要找到合适的受众和传播渠道;其次需要一定的文案能力,需要想到有吸引力的活动宣传方式;再者需要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带着一群人把事情做成。
经过这样一番拆解,简历就更好写了。如果你在大学做过社会调研、进行过问卷访谈,至少有用户调研的基本功;如果你参与过社团招新、制作过学生活动的海报和宣传推文,那也可以把这些经验迁移到活动文案中;如果你维护过一个用户社群,聊天能力满级,那都可以在简历中体现出来。
表面上来看,上面这些经历和品牌宣传活动无关,但经过一番拆解,似乎又都成为了胜任岗位的关键技能,这就是拆解岗位描述的意义。
在找到合适的经历之后,下一步就需要把这些经历呈现出来,在这里推荐大家使用 STAR 原则来写简历。
STAR,是四个英语单词的首字母缩写: Situation(情境)、Task (任务)、Action(行动)、Result (结果)。
简历中对每一项经历的介绍,都应该包含着四个要素,我们来看个例子:
「在用户社群中销售付费课程」,这句话要是写在简历里,等于说了没说,丝毫无法体现个人能力,我们用 STAR 原则将它修改一下:
「在没有专职社群运营人员的情况下,通过搭建免费体验课程吸引用户入群,通过体验课引导用户购买正价课程,一个月内入群人数超过 1000,群内人均付费 80 元」。
是不是看起来更有说服力了?在这段经历描述中,首先有情境:没有专职社群运营人员,这就暗示了自己不仅是没有感情的推销员,还有能力建立起用户社群,一专多能。其次有具体的行动,用免费体验课吸引用户入群,能让人看到具体是如何开展工作的,最后还有结果,直观展现自己的实力。
先通过拆解岗位描述,找到合适的经历,再通过 STAR 法则讲好这段经历,掌握这一套组合拳,就有可能写出令人「眼前一亮」的简历了,但还要避免一些经典错误,免得写出让人「眼前一黑」的简历。
首先,简历格式要清晰、简洁,不能花哨。个别设计类岗位,或许可以通过简历创意秀肌肉,但大部分时候 HR 和业务方只是想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候选人的背景和能力,太花哨的简历会令人迷失。大家可以多在知乎搜索「简历模板」,看看职场人士看得顺眼的简历长啥样。
其次,要针对不同岗位要求优化简历,不要一份简历无限海投。哪怕是完全相同的岗位,在大公司和小公司也会有不同侧重。例如,同是内容运营,在小的自媒体公司,需要自己下场写爆款文章,用作品说话就行了;而在大的社区类平台,则更多需要在幕后扶持创作者参与讨论,对能力的要求更加综合。
第三,要避免让简历成为「形容词大本营」,避免一味堆砌形容词而缺乏事实支撑。我们要始终牢记 STAR 原则,结合具体情境和工作任务来谈自己的成就,不要泛泛而谈。
最后,哪怕你的经历的确一片空白,也不要编造经历,分享刚编的故事。在面试中,面试官往往会围绕你在简历中列举的经历进行提问,要求候选人进一步介绍自己如何参与相关工作。如果自己并不是亲历者,这一环节难免漏洞百出。
如果大家希望通过校招进入互联网公司,但苦于没有互联网公司实习经验、简历一片空白,欢迎参与知乎自制的「运营新人扬帆计划」课程。
在这门课程中,资深从业者将一对一传授竞品调研、数据分析、内容运营、活动策划等运营必备技能,并且邀请大家参与知乎真实进行的项目,收获可以写入简历的项目经历。现在报名,还可以点击上方卡片,获取 20 元订金抵 200 元课程费用的限时优惠(课程全价 1999 元)、在课程结束后享受一对一模拟面试辅导或职业咨询。
8 月 26 日,我们还将请来具有多年运营从业经验、在知乎打造过多个爆款课程的朱明月老师,为大家介绍 2021 校招求职策略,欢迎免费参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