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时节的科尔沁大地,涌动着新的希望。对于大林镇的农牧民来说,今年的春耕备耕与以往相比变了样。科尔沁区“打造6万亩特色产业、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建设17个养殖专业村、扩大特色畜牧业规模”“推进4项重点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实施2个重点项目、提高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水平”,这一系列有力举措,都体现了大林镇党政领导审时度势、聚力发展的信心,同时也给大林镇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新的机遇。

依托优势 寻求持续发展

2017年,大林镇将充分利用现有的水稻、马铃薯、锦绣海棠、沙棘等6大特色种植业基础,全力打造“六个一万亩”种植基地,预计全镇特色种植面积将达到7万亩,比2016年增长75%。计划在角干一村、角干二村、角干三村等养牛专业村推进“粮改饲”青储玉米种植5000亩。在乌斯吐、前黑新增沙地葡萄种植500亩,总面积达5000亩。角干二村的村民李忠,最近去邻居家串门的时间比以前多了一些。“去年啊,我们村里有不少尝试粮改饲的,我当时心里没底,可是去年玉米价格那么低,眼看着收了粮食就是卖不了钱啊,看人家粮改饲的不但没赔反而赚到钱了,今年我这心里也怪痒痒的,也准备试试,心里劲头挺足。”像李忠这样改变思路的村民在大林并不在少数。

强基础必须强技术。今年宝林村的村民即将告别靠天吃饭的历史,感受到沙地里结出粮食的喜悦。5000亩的沙地膜下滴灌,让这里的农民有了指望。在深入推进产业融合方面,大林镇做足了功夫。现在大林镇的3家秸秆转化厂,每年可将20万秸秆转化成燃料或饲料。此外,大林镇还充分利用专业合作社等模式,加强与企业合作,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真正让老百姓的收入活起来。

形成规模 拓宽增收渠道

今年,大林镇将以现有的猪、牛为重点,依托金锣牧业、大林鼎盛牲畜交易市场的带动作用,鼓励农民发展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专业村,使全村家畜存栏量达到(28.3)万头(只、口),其中金锣牧业生猪18.5万口,其他12万头(只、口),比2016年提高20%(不含金锣牧业)。重点建设前黑、大罕站2个基础母猪专业村,每个村基础母猪数量达到300口以上,实现户均一口基础母猪。2016年5月前黑村的2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落实精准扶贫项目开始养猪,现已有70%的母猪待产。村主任李伟满怀信心地给我们算了这样一笔账:“现在贫困户的养猪成本投入有专项的扶贫资金支持,此外饲料也有合作企业提供,每户现在养有2头猪,保守预计,以一年为周期每头猪的利润在8000元左右,这25户贫困户靠养猪就可赚到16000元左右,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前黑村的村民李国学正在家里照顾生病的老伴儿:“以前我们老两口主要以务农为生,现在身体都不好,也干不了农活了,老伴儿还常年卧病在床,挺困难的。现在我们开始养猪,不需要干多少体力活,就能赚钱,老伴儿的医药费有了着落,家里负担也减轻了不少。”在兴发村,肉牛散养标准化基地也正逐渐走向成熟,种养结合,规模养殖,大林镇农民奔小康的脚步越来越坚实。

乘势而为 力争稳中求进

提早谋划加快落实,稳中求进乘势而为。今年,大林镇将继续全力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目前大林镇共有合作社162家,下一步将以华农农机合作社、前黑葡萄合作社为重点,结合养殖专业合作村建设,进一步提高完善合作社管理水平,建设20家精品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同时,进一步推进农业节水工作,以哈日干吐、三角、北庄为重点,新增节水灌溉1万亩。以保安、济民、角干三村为重点,改造提升节水灌溉1万亩。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