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按照驻村帮扶“五个一”活动安排,在永寿党建网开设《驻村帮扶优秀案例展评》专栏,每周二、周四择优刊发驻村干部报送的调研报告和典型案例,全面宣传推广驻村帮扶好做法、好经验、好典型,提升驻村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促进驻村帮扶工作有效衔接,为永寿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关于推动豆灰村乡村振兴的路径探析

咸阳市永寿县常宁镇豆灰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胡振国

今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最新精神,以及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部署要求,按照永寿县“五个一”活动安排,陕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奚柏龙近日带领驻村干部深入乡村一线,开展实地调查研究,精准把握新形势下、新起点上豆灰村乡村振兴的着力点、突破口,提出当下和未来一段时期全面推进豆灰村乡村振兴的思路、方法和路径,探索走出一条普惠人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现状概况

(一)区位和土地资源。豆灰村位于永寿县东北部常宁镇16公里处,总面积8.3 平方公里,三面环沟,一面环山,海拔830米,地形闭塞,无交通优势,属渭北黄土旱塬丘陵沟壑地貌,土地贫瘠。全村有耕地3865亩,人均2.6亩;物产丰富,是全国无公害绿色果品生产基地、中国优质苹果基地,有果园410亩,占耕地面积10.6 %;种植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

(二)气候条件。属温带季风性气候,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02天,全年降水600毫米,干旱少雨,是典型旱作农业区;太阳光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农作物一年一熟,村民完全靠天吃饭。

(三)人口资源。该村为合并村,辖下豆家和灰家村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共268户1011人。全村常住人口402人,外出打工430人,外出上学、陪读等179人。有劳动力570人,占总人口的56.38 %。有残疾人26人,慢性病65人。在校大学生26人。村留守人员年龄段分布,1-20岁43人,20-50岁105人,50-80岁246人,80岁以上8人。村委会班子成员5人,平均年龄52岁;有党员40名,预备党员1人;乡贤成功人士8名。

(四)脱贫情况。有建档立卡户92户366人,2016年脱贫34户共136人,2017年脱贫7户25人,2018年脱贫32户127人,2019年脱贫1户2人,2020年脱贫3户6人全部清零。致贫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子女上学、因病、无劳动能力或因家庭变故等导致。陕西中烟帮扶52户,咸阳自然资源执法支队帮扶40户,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标准。有低保户22户,无五保户;现有监测户1名,无返贫人员。

(五)产业发展。主要产业现有日光果蔬大棚13个、8320平方米和日光果蔬温棚2个、1800平方米、出栏1800头生猪养猪场1个、出栏150头养牛场1个。群众散养牛8头,散养羊350只,散养猪830 头,年获国家产业帮扶补贴8.5万元。产业带动解决村民就近就业133人。近年村大棚蔬菜、养猪场、养牛场年平均实现产值232万元,年均实现利润19万元。

致富种植农村故事视频_农村种植致富故事_农村致富故事成功

(豆灰村日光果蔬大棚鸟瞰图)

(六)基础设施。全村已通公路,村巷街道全部硬化,部分街道水泥路急需维护;村里全部通电并安装了路灯;村户未通天然气,燃烧柴草秸秆普遍;农户用上了自来水,水质受到雨水污染,人畜安全用水未得到完全保障;农田水利灌溉设施不完善,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用水无保障。

二、具体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结合村情实际,携手村党员干部群众,以“五大振兴”为抓手,以“五个聚力”为切入点,勇担使命、积极作为,在抓党建、兴产业、帮销售、强设施、解民忧等方面打造了良好示范。

(一)聚力升级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重点。驻村工作队积极推进现代特色种植产业发展,利用13座果蔬大棚,种植跨季节西红柿、黄瓜、甜瓜、菠菜、辣椒等,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帮助和支持村上5家种植专业户通过种植有机蔬菜、苹果、花椒等实现增收致富,带动村民发展种植业。加快畜牧养殖产业帮扶力度,帮助村7家养殖专业户引入牛、羊、猪、鸡等优良品种,养殖专业户受益致富,带动村民发展养殖业;积极推进存栏1800头养猪场和存栏150头养牛场村集体经济养殖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村有集体产业、户有致富项目。协调选派单位消费帮扶采购农产品18.1万元,制作“我为槐乡代言”农产品宣传片,利用网络达人“杨家妞”抖音直播、电子商务平台助力农产品销售。通过“以点带面”和“示范引领”促进特色产业逐渐发展壮大,惠农增收每年20万元以上。

(二)聚力强化人才培养,推动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支撑。依托省市县职业技术培训机构、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和杨凌农林科技等院校,举办多期种植、养殖、加工、农机使用、市场营销等农村实用新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班,鼓励中青年农民参加技术技能培训,培养了4名“田专家”“土秀才”农村实用人才和职业农民。在坚持不断培养和产业发展的实践磨练中,锻造出像灰小院、灰志龙、连占军、灰彦虎等一批富有专长、适应市场、致力发展的种养大户、技术行家、专业能手,带领更多农户走上致富大道。发挥乡贤乡绅爱乡爱村引领作用,目前树立了以豆玉虎为代表的乡贤人士8名,积极献智献策献力支持家乡发展。

农村种植致富故事_农村致富故事成功_致富种植农村故事视频

(陕西中烟主要领导调研乡村振兴指导产业发展)

(三)聚力丰富文化生活,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灵魂。驻村工作队利用周例会带领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定期举办“道德讲堂”,在进村沿路制作宣传板报,创建村文化广场、阅览室、自乐班,常态化开展大学生资助奖励活动,开展“道德模范”“五好家庭”“好媳妇”等评选奖励20余场次,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心入脑,培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组织观看法治典型案例宣传片,增强村民法治意识,帮助健全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和矛盾纠纷调解化解机制,全村无重大信访案件。

(四)聚力宜居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生态振兴。乡村振兴,生态振兴是基础。帮助村上争取县上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完成了村内部分街道和群众门前花园苗木栽植绿化。组织开展全村无垃圾环境卫生整治,清理“三堆六乱”,整治卫生死角,着力环境卫生长效机制建设,强化日常维护,形成“村居整洁、院落干净、人人精神”的良好风貌。结合自然生态、古镇古村、民俗风情等资源,引导周边群众、游客走进村落民居、田间果园、农户家中,购买农旅产品,促进农业融合发展。 加快村落民居特别是旱厕改造提升步伐,帮扶单位帮助村上硬化了道路,安装了路灯,创办了爱心超市,彻底改变豆灰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晚上一片黑、文化生活单调贫乏的居住环境。通过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增强了村民的绿色发展意识,他们认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也是普惠的民生福祉。

(五)聚力加强基层党建,推进乡村组织振兴。乡村振兴,组织振兴是保障。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通过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城乡支部结对共建等活动,提高了村干部的党性修养,强化了纪律观念,增强了规矩意识,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了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本领,激发了群众“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家园自己建”主人翁意识,主动投入到产业发展、疫情防控、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党员干部身先力行,党组织带动逐步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现“党员带头群众赞、百姓跟着党员干”的生动局面,进一步提升了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农村致富故事成功_致富种植农村故事视频_农村种植致富故事

(陕西中烟机关党支部开展“城乡支部结对共建”活动)

三、存在的短板和弱项

(一)农业基础尚不稳固。农户种植的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因粮食产量和价格限制,而农资价格、劳动力价格上涨快,再加之对农产品缺乏相关加工配套,种养产品大都是以原料或初加工形式进入市场,产值受市场影响大,收成好的年份村民种小麦每亩平均收入550元,种玉米每亩平均收入880元,粮食的低收入,直接影响和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粮食安全留下隐患,稳产保供压力持续加大。

(二)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发挥不够。豆灰村集体产业有15座果蔬大棚、1个养猪场、一个养牛场,年实现利润19万元,经济效益不高,主要是产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基础薄弱,缺乏生产经营人才,缺乏先进科学管理经验,产品质量不高,销售不畅,管理经营粗放,带动辐射面不够宽广,帮扶产业惠农面有待拓展。村上“能人”发展的个体产业有12家,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规模小、布局散、链条短,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经营收入一般。

(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村屯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卫生厕所、污水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距人民群众期待仍有一定差距。特别是由于农田水利设施配套缺乏维护,人畜饮水在安全性和供给上未得到完全保障,产业发展用水紧张亟待解决。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户庭院门前还未花砖铺设、水泥硬化,街道未修建排水渠,雨天道路积水,街道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

(四)村民收入水平有待提高。家庭经营增收空间有限,财产性、工资性收入不足,镇内的合作社、主导产业存在产业化程度低、规模小,产品生产、加工、销售没有形成链条,对村经济拉动能力有限,对村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村民持续增收面临较大压力。近年,在帮扶产业的示范和带动下,村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021年12400元提高到2022年的14800元,在永寿县处中等水平。

(五)乡村振兴人才缺乏。人才缺失是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最大制约因素。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加快,村里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村里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出现严重失衡,留守在村里的大多数是老人、妇女、儿童,豆灰村普遍存在“老龄化”“空心化”现象。村干部队伍中,村“两委”班子存在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年轻后备干部严重不足,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动引领作用还有差距。乡村急需现代农业发展所需要的投资管理、资本经营等人才,急需懂乡村发展规划、懂乡村管理、懂农业技术、懂农业营销,能带领群众致富、领会城乡融合并能积极运作起来的复合型人才。因此解决振兴乡村急需紧缺人才问题刻不容缓。

(六)基层治理不够有效。一是能力本领有差距。村“两委”换届后,新一届班子成员平均年龄从62岁下降到52岁,整体结构得到优化,但与乡村振兴的艰巨任务和使命要求相比,村“两委”干部履职尽责、实干担当、积极作为的能力和本领还有较大差距。二是老幼保障有差距。村孤寡老人较多,行动不便,很多老人无法做饭,因为没有集体食堂,一日三餐比较寒酸,还不能按时吃饭。村目前有留守儿童30余名,父母常年在外务工,隔代培养容易造成情感缺失。三是乡风文明有差距。精神文明建设整体创建水平不高,造成乡村传统不良习惯没有得到有效纠正,村民的文明意识相对缺乏,封建迷信、信谣传谣、聚众赌博等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村民不思进取、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等靠要思想严重,依靠产业发展、勤劳致富的意愿不高。高彩礼、重随礼、厚葬礼等铺张行为还存在,一般村民随礼组内100元、组外50元,亲戚间随礼300元,一些村民在风俗“捆绑”下身不由己、有苦难言。村民文明素养、文明习惯、文明意识、艰苦奋斗的创业思想急待培育和提高。

致富种植农村故事视频_农村种植致富故事_农村致富故事成功

(陕西中烟开展消费帮扶,助力惠农增收)

四、总体谋划和思路

针对存在的六大短板和弱项,我们与村“两委”反复讨论,从“软硬兼施、标本兼治”的角度出发,提出豆灰村乡村振兴近三年总体谋划:一主两翼六转变。总体思路:通过“一主牵引、两翼联动”推进豆灰村过渡期实现“六个转变”。

(一)一主,即发挥好主导产业项目的牵引作用。

在耕读村情“位势”的基础上,谋划做强做大日光果蔬大棚种植产业,以此作为牵引豆灰村乡村振兴的主动源。一是取“地位”之长。立足绿色生态区位优势锻长板,对标省十四届三次全会、市党代会精神,对表县镇“十四五”规划,校准产业发展方向,发展果蔬大棚符合规划指引。养猪场、养牛场因存在环保、资金等问题不宜作为主导产业。二是补“缺位”之短。依托日光果蔬大棚主导产业项目的实施,补齐六块发展短板,夯实村基础“厚度”、增添村振兴“后劲”。三是聚“补位”之力。切实发挥好陕西中烟帮扶的13+2日光果蔬冷棚和温棚产业项目,打造跨季节性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迎合市场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主导产业高质量发展。15个日光果蔬大棚在新的经营模式运作下,年预计实现利润26.50万元。四是落“就位”之实。聘请产业技术专家,蹲点全程指导经营管理,为日光果蔬大棚主导产业的健康成长、做强做大提供坚强人才技术保障。

(二)两翼,即全力做好“基础设施提升、人畜饮水保障”这两个惠民工程。

第一翼:全力做好“基础设施提升”惠民工程。针对豆灰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村人居环境整治急待进一步提升,农户庭院门前还未铺设花砖、硬化道路,街道未修建排水渠,雨天积水路滑,街道脏乱差现象比较突出的短板问题,也是事关群众贴身利益和群众最希望解决的问题,计划在2023年-2024年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打造样板街道,即实施灰家村农户门前墙壁粉刷、花砖铺设、水泥硬化、U型渠建设工程。

第二翼:全力做好“人畜饮水保障”惠民工程。针对豆灰村农田水利设施缺乏维护,人畜饮水在安全性和供给上未得到完全保障,产业发展用水紧张的短板问题,也是回应群众关切,为民办实事的惠民措施,计划在2023年加固维护1个水井、新建1个水塔,实施农田水利设施修建维护工程。

农村种植致富故事_致富种植农村故事视频_农村致富故事成功

(持续开展脱贫群众走访帮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三)六转变,即从六个方面标定豆灰村过渡期“有效衔接”目标。

五年过渡期的首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具体到豆灰村,应树牢过渡期“六个转变”的目标导向。

一是农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坚持底线思维,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快创建黄土地保护综合示范区,因地制宜推广保护性耕作,积极推进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和乡村示范基地,促进农产品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打牢农业基础,保证粮食安全。

二是特色产业由“单链点”向“全链条”转变。依托永寿县及常宁镇产业总体发展思路和框架,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上做文章,探索“飞地”产业布局,破解村产业“多的不优”“优的不多”困局。

三是村容村貌由“点改观”向“面开花”转变。把握上级政策衔接的新要求,既关注脱贫户,也关注一般户,创新实施豆灰村农户庭院门前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改观,农田水利设施新建完善,实施帮扶惠民项目,补齐村基础设施存在的短板不足,推动村脱贫攻坚特惠帮扶转变为乡村振兴普惠帮助。

四是致富路径由“找岗位”向“造岗位”转变。通过实施帮扶产业和项目等,为村及周边新增百余个就业岗位,开辟群众增收致富途径,提高村民产业务工收入,夯实民生之本。

五是人才支撑由“泥腿子”向“田秀才”转变。依托村帮扶主导产业发展、村特色产业升级,实施“能人回归”工程,让豆灰村发展的机会吸引人、环境留住人。

六是治理效能由“过得去”向“过得硬”转变。坚持“合法、入理、容情”,办好豆灰村乡村振兴大讲堂,宣传村规民约,讲好豆灰村故事,树好豆灰村形象,构建起村“法律人士释之以法、‘五老’晓之以理、‘邻管家’动之以情”体系,尽量做到矛盾不上交、村事在村了。

五、对策和建议

(一)加大农业科学布局力度,稳固粮食生产。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科学选种育种,积极引进小麦、玉米等优质品种,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现代农业生产。做好农产品加工包装,要从土壤改良、种植、销售、有机绿色等各个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升级,加强原产地保护,提升深加工工艺,突出原生态绿色特点,提高豆灰村优质“石磨面粉”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建议:

1.2023年,与农业院校、科研组织结对对接,分析研究土壤,引进适宜对路粮食优质品种,推动现代农业种植试点。

2.2024年-2025年,推广现代农业种植,提高农产品质量,打造豆灰村优质“石磨面粉”品牌。

(二)加大产业转型力度,提高产业经营实效。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要积极大胆探索“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发展村级产业,引入龙头企业,发展“节庆”经济、“网红”经济、电商经济。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负责劳务用工及相关协调服务,农户自愿加入参与加工分红,增加就业岗位拓宽村民就业渠道、整合农村闲散劳动力、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公司、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要聚力提高主导产业日光果蔬大棚经营效益,一是要转变产业经营方式,由村民承包经营转为村集体经济经营;二是要转变经营思路,由原先村民凭传统经验的粗放经营转为聘请农业技术专家的科学经营。以转变经营方式和经营思路,促进主导产业日光果蔬大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建议:

1.2023年,大胆探索、积极试点“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模式发展村大棚果蔬主导产业。在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力争帮扶单位陕西中烟捐赠60万元建设2个日光果蔬温室大棚(已列入陕西中烟2023年帮扶计划书)

2.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打造“线上农业”带动“线下农业”转型升级,让互联网、电商经济助力产业发展。

(三)加大基础设施帮扶力度,让乡村振兴成果普惠群众。让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要积极回应群众所需所盼,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提升和村民人居环境改善,利用2年时间让灰家村基础设施有明显改观,建设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全体村民更多普惠共享帮扶成果。

建议:

1.2023年,衔接帮扶单位陕西中烟捐赠178.7万元进行农田水利设施提升和灰家村一期76户人居环境改善。其中,加固维护1个水井、新建1个水塔预算资金30万元;灰家村人居环境改善,一期76户门前墙面粉刷、门前渗水砖铺设和水泥硬化、门前U型渠修建预算资金148.7万元(门前墙面粉刷:76户×22㎡/户×85元/㎡=14.21万元。门前渗水砖铺设和水泥硬化:76户×42 ㎡/户×248元/㎡=79.16万元。门前U型渠加盖板修建:76户×13m/户×560元/m=55.33万元)。

2.2024年,陕西中烟捐赠146.75万元进行灰家村二期75户人居环境改善。(农户门前墙面粉刷:75户×22㎡/户× 85元/㎡=14.03万元。门前渗水砖铺设和水泥硬化:75户×42㎡/户×248元/㎡=78.12万元。门前U型渠加盖板修建:75户×13m/户×560元/m=54.6万元)

陕西中烟共计预算捐赠资金:325.45万元。

3.2023-2024年,争取县上有关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有关配套资金,一是完成灰家村农户门前街道和门前花园苗木栽植绿化;二是实施豆灰村部分农户门前街道2000米道路水泥硬化,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

农村致富故事成功_农村种植致富故事_致富种植农村故事视频

(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生活品质)

(四)加大合作社集约经营力度,促进群众惠农增收。要加快培育以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增强村合作社服务带动能力,助力群众增收。按照“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操作,通过村党支部牵头领办合作社 ,村民以土地入股,将村集体土地集中、统一生产管理,发展特色产业。合作社所创造的红利按照股份加分红的形式返还给村民,帮助村民增收扩产。采用合作社集约经营,一方面真正实现将农民作为乡村发展的主体,可以为农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引村民留在农村,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拉近了党群关系,让农民看到了基层党组织的力量。

建议:2023年-2025年,豆灰村大胆尝试以“支部+农户”形式成立合作社种植红薯,农民以土地入股,村党支部以资金入股,聘请 专业技术人员以技术入股,三方共担责,利润按股份加分红,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外出劳动力回流。

农村致富故事成功_农村种植致富故事_致富种植农村故事视频

(大年三十帮助脱贫户挂灯笼贴春联送福字,帮扶村里迎新春)

(五)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智力保障。一是加大脱贫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通过提升自身素质择业就业,稳定脱贫户收入,防止返贫。二是建立豆灰村后备人才激励机制,通过建立就业创业补贴和优惠贷款,鼓励返村人员在本地就业创业,积极通过人才回引将致富带头人、复原退伍军人、外出经商和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退休干部等人才吸引回村发展,集聚人才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三是积极帮助患病体弱者、残疾人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让有劳动能力的村民人人有岗位,个个有收入。四是坚持“扶智扶志”相结合,凡是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一定要靠发展产业来致富,靠转移就业来致富,靠提高劳动技能来增加收入,决不能助长“等靠要”思想。让村民明白自己才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脱贫致富是自己份内的事情,要积极主动学技能找工作,靠勤劳的双手努力实现增收致富。

建议:2023年-2025年,衔接帮扶单位陕西中烟每年出资1万元,每年组织举办1次农业技能培训班。邀请省市县农业技术培训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举办种植养殖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农机使用、农产品营销等农村实用新技术新技能培训班,培养一批知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以高素质人才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

(六)加大基层治理力度,建设和美文化豆灰。做好农村的事,关键在党。要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锻造勇挑重担的战斗堡垒。抓住村“两委”换届契机,把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发展意识强的青年能人选进村“两委”。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人脉信息优势,推动资金、项目在乡村落地。要通过集中培训、外出观摩、邀请专家等方式,不断提高村干部领富带富能力。针对村老龄化问题,老幼生活保障问题,建议由政府补贴、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户集资开设乡村集体食堂,解决农村老人一日三餐无法保障问题。要进一步健全村文化设施,建好村党史学习角、农家书屋、文化娱乐活动室等场地,努力打造与地域、历史、本土风情、民风民俗相衔接的特色农村文化;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利用板报、图书、网络等方式,加强农耕文化、法制文化、农技科学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坚决抵制赌博、迷信、高价彩礼等不正之风。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惠农活动,以文乐民、以文育民、以文富民,提高农民素质,倡导文明新风,激发农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主人翁意识,以饱满的精气神赋能乡村振兴。

建议:2023年,由政府补贴、村集体经济支持、农户集资开设乡村集体食堂,解决农村老人一日三餐保障问题。

来源 | 县驻村办

编辑 | 苏翔

一个有看点的公众号

我们陪您一起成长

投稿邮箱:yszzbxxz@163.com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