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百合,给人的印象多是脱俗娇贵,可谁曾想这样娇嫩的品种能在坝上沃土根植生长。张家口沽源县长梁乡大石砬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在“种”上下功夫,在“花”上做文章,从一个深度贫困村成功脱贫,一跃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佼佼者。如今,“花卉之乡”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金招牌,成为全村致富增收的新产业,成为村民奔赴幸福生活的新希望。
以花为媒 借花出位
深秋的沽源,浓墨重彩,“丰”景喜人。
车子行驶到草原天路沿线,一片花海跃入眼帘。远望,蓝天白云为顶,葱郁苍山为幕,白日暖阳为光,黑沙泥土为底,一垄垄花卉整齐排列,宛如一幅秋的油画;近观,黄的、粉的、橘的……一朵朵百合色泽艳丽,沐浴在秋风中,摇曳、绽放,散发着浓浓秋韵。这就是大石砬村的食用百合花卉种植基地。
孙喜玲在种植基地查看百合花长势。
此时,大石砬村支部书记孙喜玲正猫腰在地里查看百合花长势。“今年天气不稳定,这片花不准备起了,等明年开春再起花种。”说着,孙喜玲掐下一朵花头摘下花瓣让记者品尝。“这些都是鲜切花,从花瓣到花球是可食用的。等花成熟了,就把整株从地里起出来,我们主要销售的是种子。”经过这几年在地头摸爬滚打,孙喜玲成了半个行家。
而就在5年前,大石砬村还是个“死气沉沉”的深度贫困村,别说鲜花就连村民种植的旱田收成也不保本,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人均年收入2000元左右。起色要从2017年省林草局驻村工作队来到这里说起。经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考察发现,大石砬村土质为肥沃的富硒黑沙土,且当地温差较大,很适合种植食用百合。可这在村民看来,在坝上搞鲜花种植简直是天方夜谭。
2018年,村里的一位种植大户试种了第一批40多亩的食用百合花,一半当年种当年起,另一半第二年春天起,最终全部成活总产量1200多斤,驻村工作队又帮忙联系了销路,收益可观。
孙喜玲说,尝到了市场甜头的村民和看到了奔头的村两委,开始在村里大面积推广,2019年种植180亩,2020年扩至400亩,2021年又增至700亩,今年达1000多亩。如今,大石砬村的食用百合花已培育12个品种,产量稳定,产品每年销往北京、山东、云南等地,市场认可度很高。
花海飘香 引蜂招蝶
花香自有蜂蝶来。随着食用百合花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鲜花种植成了大石砬村致富的支柱产业,不仅在全县打出了名堂,在全国也闯出了名号。2020年该村顺利脱贫,2021年底人均年收入约12000元,比之前翻了6倍。近几年,专程签单的客商多了起来,慕名来观赏的市民也多了起来。正是瞅准了这种辐射效应,孙喜玲为代表的村两委抓住这一机遇,在大力发展食用百合花种植的同时,还陆续引入金莲花和万寿菊,种植面积分别为300多亩和400多亩。
大石砬村千亩食用百合花种植基地。韩洁 摄
用活优势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同样成为大石砬村这两年着重发力的方向。“受疫情影响本地游越来越火,不少人专门来我们这儿观光赏花,光今年7月到8月中旬40多天时间里,就接待了大约5万人次。大家在旅游时还会买些莜面、柴鸡蛋、胡麻油等当地特产,这对乡亲们来说也是项不小的收益。”说起红红火火的旅游产业孙喜玲信心十足,“村北我们建设的138亩景观生态公园已基本完工,里面规划了自然观光区和萌宠动物园,服务驿站的基础配套预计今年也会完成。”她一边说一边带记者来到了村北,两栋白墙灰瓦、高顶亮窗的房子映入眼帘。孙喜玲欣喜地介绍,这是村集体出资打造的两套民宿,内设12间房正准备进行室内装修,明年就能投入使用。
这两年,民宿理念在该村落地开花,有实力的村民也跟着干了起来。62岁的村民杨永财便是其中一位。推门走进杨永财家,院里一派生机,花池中黄艳艳的万寿菊开得正旺,一栋二层小楼显得格外气派,一层是几套装修讲究的家庭房,二层为设计简约的标间和多人间。“去年装好的,今年一夏天都有人住,没想到这么火,旺季一间房200多块,一夏天就有上万的收入。”杨永财难掩喜色,不由地说起村里这几年的变化,“以前啥样,现在啥样?之前有亲戚朋友来,都是带到大滩那儿玩,现在自己村都转不过来。”
花开“富贵”向阳而生
这阵,65岁的村民李文祥有了个新身份——萌宠饲养员,在村里的景观生态公园里喂养兔子、鸽子、孔雀、梅花鹿等动物。他坦言从没想过在家门口能干上每天与小动物为伴的营生。要说身份转变,这几年,李文祥受益不少。
李文祥家有20多亩地,老伴身体不好,就靠他一人种莜麦、胡麻,秋收再到地头帮着装装菜,一年下来收入也就5000元左右。自打村里搞起食用百合花种植产业,且这两年规模越来越大,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中老年人都到种植园打工。去年,李文祥也加入到打工队伍,从一个农民变身成了一名花匠,浇花、拔草干些日常养护,每天能挣80元,今年又涨到了120元。
村民杨永财在自家民宿院里打理花草。
“在种植基地每年能挣5000多元,我还流转出去10亩地,好的时候一亩能给400块,不济也能有300块,再加上自家种的庄稼。这不我又多了个饲养员的活儿,一年下来咋也得过万。”细数起这两年的收入李文祥合不拢嘴,“我们岁数大了,出去找活儿不容易,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上钱,还不少挣,能不高兴么,大伙儿的奔头都可足了。”
如今,“不闲着”成了大石砬村家家户户生活状态的一个真实写照。看到乡亲们精神面貌发生了大变化,孙喜玲颇为感慨:“之前大伙儿没事就站墙根,现在谁也没这个闲功夫,都想着咋过好日子呢,只要肯干肯定不少挣,谁也落不下。”
漫步在大石砬村,仿佛走进了一座花园,平整干净的水泥道路,设施完善的乡间游园,满眼怡人的绿植鲜花,笑脸盈盈的新村民,仿佛都在告诉每位到来的人他们的日子幸福得像花儿一样。(记者 韩洁 通讯员 许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