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地膜覆盖栽培

地膜覆盖栽培就是将农用塑料薄膜覆盖农田,利用地膜所造成的小气候栽培农作物。这是一项新兴的农业栽培技术。近一、二十年来,欧美和日本等农业比较先进的国家,普遍利用地膜覆盖技术栽培蔬菜和农作物。这项新技术已成为现代农业、园艺、畜牧业和林业生产上的一项重要增产措施。我国地膜覆盖技术是1978年从日本引进的,目前已推广到27个省、市、自治区。对60多种作物进行地膜覆盖栽培的试验证明,一般增产35~50%。由于地膜紧密地覆盖在作物畦面和垄上,能防御不利气候变化的危害,能保温、保湿、保肥、保水,调剂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争取季节,促进早熟,发挥良种潜力,提高产量和产品质量,有确保抗灾稳产的作用,所以凡是推广的地方,普遍受到了群众的欢迎。

地膜的选择

目前,我国经常使用的地膜是聚乙烯膜(无毒)和聚氯乙烯(微毒)膜,通常使用的是0.015~0.020毫米厚的聚乙烯薄膜,这种地膜经济效益高。厚的薄膜不易紧贴地面,起不到“四保一防”的作用。尤其是花生栽培,若选用0.02毫米以上厚度的地膜,花生的花针就不易穿透薄膜扎入土中结荚。

为了提高早春的地温,通常选用透明地膜;为了降低夏末秋初的地温,选用白黑双面地膜和黑色地膜;为了防止杂草生长,选用除草剂地膜和绿色地膜;为了增强光照,可选用银色反光地膜。目前,国内生产的地膜,多数是透明地膜,少数为有色地膜和除草剂地膜。

地膜选择,还要考虑铺盖地膜时所采取的手段。凡是用机械进行铺膜,其厚度以0.02毫米为宜,否则容易撕破;凡是人工进行铺膜,可用0.02毫米以下的薄膜。

几项技术环节

1.选地·耕地·整地

(1)选地。地膜覆盖的作物生长繁茂,消耗水分和养分较多,所以选择覆盖地要尽量挑选灌溉和排水方便、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多的地块。

(2)耕地。地膜覆盖栽培,免除了中耕,因此,深耕尤为重要。秋耕深度最好在7寸以上,翻耕后的地块,最好在封冻前灌1次水,经过严冬,冻土风化,来年春耕时的地温不会降低,墒情也较好,这是地膜覆盖的重要环节。

(3)整地。地膜覆盖栽培的关键在于整地好坏。如果土地平整得不好,土块没打碎,杂物多,那么铺上去的地膜就很难紧贴地面,土壤深处的水分,因土块、杂物的阻拦而不能顺利地上升,影响作物 的 生长。因此,春耕时务必多耕、多耙,把土 块打 碎,同时应将前作的根茬及残留物拣净。

2.作畦

地膜覆盖畦,各地多采用小高畦称),少数采 用高垄(简称垄作),个别地方也有采用平畦的。试验证明,平畦地膜覆盖,遇雨水不能排泄,提高地温的效果不明显。垄作有起垄方便,灌溉、排水容易等优点,但是铺膜费工,用膜量增加。高畦有铺膜方便,用膜经济,保温、保水效果好的优点,是目前地膜覆盖栽培中最好的形式。

高垄作法简单,可用大性畜牵引,按垄距1.5尺左右起垄,垄高4~5寸,留出垄沟6~7寸,然后把垄背上的土块垒成圆头状的高垄,最后用幅宽65~70厘米的地膜铺于垄面,膜边用土埋实即可。

高畦作法亦简易,在人工平整土地的基础上,按照畦宽3~3.3尺定点划线,接着在线的中心把浮土 轻轻 刮到畦的中间,先完成东半畦,后完成西半畦,使畦面成圆头状,严格控制畦面中间高度在3寸范围内。在畦面镇压基础上,哇的两侧开沟,将幅宽95~100厘米的地膜铺于畦面,膜边用土压严,留出畦沟宽度4~6寸,以保证地膜畦宽2.6尺,以便对一般蔬菜进行双行种植。

3.压畦·铺膜

铺地膜之前,栽培畦(垄)的表面要进行一次镇压。镇压有三个好处:第一,可使畦面圆滑光溜无凸凹,以便塑料薄膜与地面紧密结合,提高铺膜质量;第二,踏实的哇土有利于地下水的上升,使畦内有充足的水分;第三,镇压后的畦土,可以减轻植株倒伏。

畦面镇压器有两种。一是人工牵引的单畦面镇压器,它构造简单,用水泥混凝土或铁皮焊接均可,一般规格长度80厘米,两端圆直径为40厘米,中间圆直径为20厘米,两端圆直径的中心点,安装轴承,滚动方便,一拉即可镇压成凸型的圆头状畦型;另一种是马拉双面镇压器,构造与单畦面镇压器一样,只不过是两个单畦面镇压器连接在一起罢了,一次可以镇压两个畦子。

畦面镇压后要及时铺膜,以保持土壤水分。铺膜一定要拉紧铺平,完全贴在地面或垄面上,并要将两和两头压严、压实、压紧,防止透入空气。覆盖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挖洞覆盖法,即按蔬菜等作物田间定植或直播时的株行距定点挖洞,苗或种 子从洞口处栽、种下;二是条幅覆盖法,即在作物定植或播种后,在行间铺上薄膜,用土压好,尽量缩小缝隙。

人工铺膜最好5人一组进行,由2人先在畦两侧各开浅沟1条,深度约2寸,接着由1人将地膜展开铺到哇面,最后由2人用沟土把地膜边沿压严压实。机械铺膜的效率高,每小时可铺10多亩。

铺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栽培的成功和失败,因此要做好下列几点:

(1)哇子作好后不能久等,要立即进行铺膜,只有这样才能起到蓄水保肥的作用。

(2)铺膜时一定要将膜面绷展,切忌歪斜,只有这样,才能使地膜与地面紧贴住,不易被风揭走。

(3)要采取边铺边压措施,即用土压住膜边和堵头,切不可将膜边以垂直形式压入浅沟内,否则会影响沟灌水的横向渗透。

(4)要留出一定比例的畦沟面积。比如温室、塑料大棚等保护地蔬菜进行地膜覆盖,其畦沟比例可以小一些。-般来说,覆盖面积占4/5,不覆盖部分(畦沟)占1/5,这样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从而降低空气湿度,对防病有利。但是,露天蔬菜的地膜覆盖,其沟距可以适当放大,覆盖面 积占3/4,不覆盖面积占1/4即可。

(5)铺膜前如使用除草剂的,其剂量要比露地栽培的减半,以防药害。西红柿的栽培,要尽量避免使用扑草净除草剂,该药对西红柿生育有抑制作用。

(6)使用除草剂地膜时,要注意将有除草剂成分的膜面贴住地面,切不可倒置使用,以免引起药害或影响除草效果。

地膜覆盖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草害问题。杂草能把地膜顶起来。消灭杂草,首先要重视铺膜质量,力求膜面与地表紧贴,杂草就不易生长。其次是铺膜之前,地面喷洒除草剂,能防止杂草生长。第三是使用除草剂地膜,可以控制杂草的生长。还有个土办法,用1尺长的粗铁丝,前端轧成镰刀状,伸进栽培孔穴,将杂草断根拖出。

4.播种·育苗·定植

使用无孔膜,在播种或定植之前,要先在膜面上用膜面打孔器打孔,即挖栽培穴。

膜面打孔器有两种:一是手压式,适用于各种直播蔬菜,如菜豆、大白菜等。也可用一截钢管,直径大小自选,长5~6寸,入土的前端用钢锉锉薄,锋利如刀刃,上端安装一个手把,使用时只要轻轻地往膜面一压,就可以切出圆状的孔穴。手压式打孔器操作方便、省力,1人打孔可供10余人下种。另一种打孔器是脚踏式,是仿照棉花移植器而制成的。操作时用脚一蹬,打孔器就穿过地膜钻入土中,自成圆筒状,然后提起打孔器,往畦沟一旁再用脚一蹬,即刻就见圆状土壤和被切下的地膜片落地。操作方便省力,适合于移栽蔬菜,如茄子、甜椒等。没有膜面打孔器的也可自制打孔工具。

栽培孔穴的大小、深浅和远近,视蔬菜品种和栽培形式而定。但打孔的部位,以靠近畦沟近处为好,这有利于水分的供应。打孔的时间,宜选择播种和栽苗的当天,若过早地打出孔穴来,不仅影响地温的升高,还会导致土壤水分的散失。

播种时间,视作物品种而定。以蔬菜为例:耐寒性强的一般可比露地播种提早7~10天;喜温性的只能在晚霜结束时进行;出土缓慢的可适当早播5~7天;出苗较快的只能提前1~2天。

播种深度,无论种子粒大小,都应当比原来的播种深度略深为好。因为覆盖地膜后的供水方式是渗灌,播种浅了,容易造成土壤水分不足而影响发芽出土,但也不能太深。

育苗期和定植期,也因品种特性和栽培方式的不同而异。从各地的实践经验看,直播和移栽应注意以下几点:

(1)直播时,要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不能将种子播于干土层内;

(2)秧苗定植前,要及时做好降温、控水、蹲苗工作,以适应定植后的环境条件,提高成活率;

(3)定植时不要破坏根系,栽培穴要大于秧苗的土块,苗坨四周埋土填窝要严实,不能让苗坨出现“腾空”、“悬坨”现象。

(4)栽植密度要比普通栽植偏稀,因为地膜覆盖后的长势旺盛形成郁闭,不利于发挥优越性。

5.使用·维修·保管

地膜使用期间必须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尽量减少机械破损,在搬动、裁剪、粘合、覆盖、揭膜、折膜、清洗、晾晒和收藏过程中,都要轻拿轻放,切忌猛拉硬扯,以免撕坏薄膜。二是尽量避免不良气候条件的影响。注意随用随拿,用完及时拆下,洗净晾干保存。尽量减少地膜在地里受风吹,日晒、雨淋和水泡的时间。

及时维修破损的地膜,既可以防风保温,又可防止小洞变大洞。修补地膜可用电熨斗、火烙铁粘接,或用胶粘带、粘合剂粘接。注意不能使电熨斗和火烙铁直接接触薄膜;用胶粘带或粘合剂粘接时,要先把粘接处擦干净,然后再粘接。不要用医用胶布粘贴,以免影响透光率,而且医用胶布遇水时失去作用,成本也高。地膜用后要及时放在清水或河流中,用软质刷或抹布刷洗干净,抖掉水珠,撑开搭放在阴凉通风处,待阴干后用光滑的板子或木棒做轴卷好,置放干燥通风的室内。若放在地窖里,注意地窖深度要超过两米,这样能保持温度稳定。为防止吸湿,地膜不可直接放在地窖内的地面上,应放置在地窖中的软质柴草上,再盖上软草或废旧薄膜等物。窖内湿度如果超过85%时,可放些生石灰。还要严防老鼠或其它害虫入窖糟蹋地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