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谁来种,怎么种,种什么?
农村集体经济怎么搞?产业融合怎么融?基层治理靠什么?
只有找准乡村振兴的“钥匙”,才能解锁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路径、新图景。
党组织引领、合作社运营、集体增收、农民致富,这是支部领办合作社发展产业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文登区泽头镇顺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发展态势,牵头领办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将43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2个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纳入联合社,以党建为引领,对资源进行整合,助力乡村振兴。
花饽饽“蒸”来好日子
5月9日上午,在位于泽头镇许家埠村鑫圣通花饽饽合作社,人们正在为加急赶工:面点师傅围着面案,制作着不同单品的花饽饽;饧发好的花饽饽,被一车车推进蒸箱蒸熟;包装车间里,工人们按照礼盒类型,将冷冻定型后的花饽饽装入箱中……一道道环节紧密衔接,忙中有序。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2021年12月,在泽头镇党委政府的帮扶下,许家埠村党支部投资近40万元打造了180平方米的花饽饽生产车间。
成立合作社,壮大的不仅仅是村集体经济,还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问题。“我们的工人大部分都是本村人,这样能增加村民收入,也让村民见证本村产业发展,增加村民对走乡村振兴道路的信心。”许家埠村党支部书记宋占华说。
为进一步扩大宣传和销售渠道,区、镇、村三级一手紧紧联着服务对象,一手全力联着多方资源,加强市场调研,主动对接联系相关部门,协调联动,推出了不同主题、不同价位的花饽饽礼盒,助力“鑫圣通花饽饽”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如今,在鑫圣通花饽饽合作社工作的妇女有十余人,合作社刚刚运营,就有了多家订单。源源不断的订单,不仅滋养着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也为许家埠村注入了生机勃勃的发展活力,激发了村民们勤劳致富、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田间地头“种”下新希望
走进泽头镇大宋家村党支部开办的大棚内,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映入眼帘。一排排芹菜破土而出,长势喜人。
立足村集体增收、全民参与、产业项目“市场化、品牌化”总思路,2021年,大宋家村党支部成立威海丰华农业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高标准建设了2个大棚,种植了芹菜、大葱等农副产品,并利用新媒体平台打开销路、促进增收。
“我们村种植蔬菜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所在这次合作社也选择了蔬菜种植。”大宋家村党支部书记宋文娟介绍,芹菜的生长期短,种植周期为40多天,土地使用率高,又确保有长期稳定收入。
半年的投入,有了好的结果:种植的葱苗产量1万多斤,收益3万元。而在本月,芹菜也将收割卖出……
对于未来合作社的发展,宋文娟心里有着清晰的规划:未来我们在蔬菜种苗产业研发基地内主打种植无公害的各类蔬菜,如果产量好、效益高,要多建几个大棚,让村集体和村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信用+”助力乡村振兴
诚信有“价”,奖惩有“效”,守信者受益获敬,失信者寸步难行……泽头镇将志愿服务精神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建设注入“一池春水”。
在大宋家村的诚信超市,墙上贴着一张“诚信超市管理制度”,货架上摆放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柜子上排列着村民的“诚信档案”,桌上还摆放着记录台账。工作人员在桌子旁忙碌,仔细核对村民刚兑换过的商品,村民平时通过遵守村规民约、参与村级事务、参加公益活动等途径提高诚信指数并获得相应的诚信奖励,将诚信管理元素嵌入农村基层治理体系。
“我明天有空”“我可以来帮忙” ……5月7日,宋文娟在大喇叭里的招呼来给大棚芹菜除草的消息,引来了村民的千呼百应,小积分激发村民干事大热情。
“党支部开办大棚带领大家致富,我们来帮忙也算是出了一份力,而且还加信用分,到时候还能去兑换奖品。”村民宋文莲说。
泽头镇通过建造精神家园,以文化人,助力乡村振兴。现如今,泽头镇党支部想组织志愿服务活动,总是能一呼百应,村民们都“抢着干”“比着干”,不断为乡村振兴建设添砖加瓦。(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松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