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清县创新模式发展北药产业探索“造血式”扶贫综述
近两年来,宝清县夹信子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将发展中药材种植业作为促进农业升级、农村进步、农民增收,助推精准扶贫的重大举措,出台扶持政策,大力鼓励农户发展北药种植业。结合贫困户大都年老体弱的特点,鼓励贫困户发展庭院经济,创新启动了“我有半亩园”庭院种植白鲜皮扶贫产业项目,全力推进“中国北方白鲜皮之乡”建设。
截至目前,夹信子镇北药基地已发展到4600多亩,年产量达500吨,带动农民种植户45家,亩效益达2万元左右。全镇105户贫困户全部加入到“我有半亩园”白鲜皮产业项目,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由“输血”变“造血”,鼓起了贫困户的“钱袋子”,助力贫困户稳定脱贫,持续增收。
量身定做“半亩园”扶贫扶志促增收
夹信子镇团结村贫困户于凤艳夫妻俩在自家小菜园里种了300平方米的白鲜皮。她掐指算了一笔帐,说:“镇里号召我们在房前屋后的小菜园种植白鲜皮,每年给我们1200元的租金和劳务费,4年后包收还给一大笔钱呢。平时除除草就行了,省心省力,比种菜赚钱。”
夹信子镇的贫困户大都年老体弱,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于凤艳患有多种慢性病,干不了重活儿,家里上有90多岁的老人,下有上中学的孙子需要照顾,无法出门打工。自从2019年响应镇里的号召,加入了“我有半亩园”种植白鲜皮扶贫产业项目后,每年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于凤艳笑着说:“白鲜皮好伺弄,拔拔草就可以了。这简直是给我量身定做的脱贫项目,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孩子,守家在地就能赚钱。”
2019年,夹信子镇政府经多方考察,结合全镇贫困户的特点深入分析,因户因人施策,确定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白鲜皮的“我有半亩园”产业扶贫项目。
顺安康药材种植基地是夹信子镇大力扶持的一家中药材龙头企业。企业每年拿出7到8万元的扶贫资金,与镇里一起帮扶105户贫困户在自家小菜园里种植白鲜皮,全力推进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加强对贫困户的扶志扶智培训。该基地对精准扶贫户设立了扶持基金,免费提供种苗,为贫困群众支付土地租赁费和种植管理劳务费,全程提供技术指导,保障中药材产量和质量。
同时,夹信子镇农技中心跟进回访。4年后,顺安康药材种植基地负责回收,价格随行就市,保底价为6.5元/斤。销售收入扣除秧苗款后,产生的利润70%归贫困群众所有,30%归村集体所有,用于建立全村困难群众发展产业扶持基金,重点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
基地负责人康经宇说:“白鲜皮耐严寒干旱,适合北方种植,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的功效,而且种植的年头越久越值钱,近年来价格稳定走高。疫情前后白鲜皮一公斤涨了25元,全国各地中药材都很紧缺。”
瞄准北药调结构脱贫攻坚谋振兴
药材种植是近年来新兴起的致富产业,北药凭借其独有的无污染、无毒副作用、药效持久的药理特点,市场需求量巨大,成为药材种植的首选项目。
夹信子镇党委、政府瞄准市场,紧紧抓住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利契机,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野生药材资源和适合发展药材人工栽培的林地、耕地空间优势,将北药种植纳入产业结构调整布局,出台扶持政策,大力鼓励农户发展北药种植业。加强北药基地建设,打造集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北药产业链,提高医药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助推高质量脱贫。
北药种植基地是夹信子镇重点扶贫项目。紧紧围绕南山里三个村屯种植北药的优势,夹信子镇重点推进千亩以上种植基地建设,主要有奋斗村1000亩白鲜皮种植基地和向山村、光辉村2000亩平贝、赤芍、玉竹、桔梗、五味子、苍术等药材基地。基地实施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为药企提供本地道地药材,支持引导“龙头+基地+农户”的联合体,以龙头带基地,以基地带农户,发展订单种植,把北药市场做大做活。
夹信子镇通过采取“龙头+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凝聚“贫困”力量,发挥“造血”功能,以中药材产业发展为载体,以群众增收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了“产业连体、合作连赢、富民强社”的发展目标,共助精准脱贫。
中药材产业作为夹信子镇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是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融合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2020年,顺安康药材种植基地对全镇精准扶贫户产品全部回收,并在奋斗村建设了7000平方米中药材精深加工厂,带动300多人在工厂、基地打工,优先雇佣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带动贫困群众增收。
党员创业带富激活“一池春水”
夹信子镇党委、政府结合宝清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总要求,发挥乡镇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中的示范引导作用,激发全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农技人员干事创业和主动投身发展北药种植的热情和决心,有力地激活了“一池春水”,全镇广大人民群众人心思变、人心思进、人心思富,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切实让全镇百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2019年起,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全镇组织实施党员干部创业带富(北药种植)工程,致力打造“中国北方白鲜皮之乡”。
一是努力构建党员群众“手拉手”共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良好工作格局。以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建设为抓手,政府扶持引导、干部示范引领、农民投资自建、土地流转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全镇中药材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效益化方向发展。
二是打造一批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围绕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深入挖掘“一村一品”、“一村一特”,探索完善党群致富联合体、“公司+合作社+党支部+互联网+”等产业新模式,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将党员干部示范岗建在北药种植致富项目上,创建一批不同规模、不同品种、不同类型的党员干部创业带富示范基地。同时,镇党委、政府成立党员干部创业带富服务站和指导服务队,形成培育一个、影响一片、带动一方的示范效应。
三是培养一批党员干部致富带富先锋。优先帮扶党员贫困户脱贫,推行“123”带富模式,即要求有帮带能力的机关党员干部至少带动2名困难农村党员、帮扶3户困难群众通过药材种植产业脱贫增收,健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机制,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掌握致富技能,找准致富门路,发展北药种植。
四是实施一批村级集体经济北药产业项目。围绕推动扶贫产业开发和乡村产业振兴,统筹规划“中国北方白鲜皮之乡”发展愿景目标和村级集体经济产业项目,鼓励支持农村党员创办、领办、合办专业合作社,提升村级集体经济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实现党员创业带富、集体经济增收、北药产业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镇内每年至少培育1-2个农村党员创办、领办、合办的促进村集体经济稳定收入、辐射带动广大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北药产业项目。
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下好先行棋,乡村振兴才能夯实基础。
夹信子镇中草药产业不仅扶贫,而且富民。截至2019年底,夹信子镇唯一的贫困村——团结村,彻底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村集体经济蓬勃发展;全镇10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出列,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新生活。如今的夹信子镇,正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奋力奔跑,带领全镇人民建设更加美好、更加富裕的新家园!
记者 马淑芬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