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王寨镇吴河涯村位于王寨镇西北部,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作为2018年出列的贫困村,短短几年时间,吴河涯葡萄一路发展壮大,不仅成为村里的支柱产业,更是成为萧县葡萄的代表之一。村集体收入也由2015年度的“0”元增加到现如今的超150万元。
选准“新品种”,转变思路齐增收“小葡萄”依托“大组织”近年来,吴河涯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思想,注重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扎实走“党建+”的发展路子,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在2021年村“两委”班子换届时,选拔5名责任心强、群众认可度高、发展产业有思路的致富能人进村支“两委”班子,带头发展葡萄产业,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葡萄。当地农户通过学习,掌握了技术,增加了收入,形成了“党支部+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随后吴河涯村全力打造集“农业+体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葡萄特色乡村,做优做强葡萄产业,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实现产业强、农旅兴、百姓富协同发展。
“小葡萄”种出“大经济”,2020年,吴河涯村“两委”干部邀请技术人员对村里的气候和土壤、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市场行情进行了客观分析,最终决定尝试打造“阳光玫瑰”葡萄产业,符合吴河涯村的土壤气候条件,市场行情也非常好。如今河涯村利用农业产业政策以及本村资源优势,发展起高效特色农业,成立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打造河涯“夏黑”葡萄、河涯“阳光玫瑰”葡萄、河涯“红玫瑰”葡萄等品牌。“目前,河涯村葡萄种植规模500亩,农民年亩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带动120余名村民就业,其中脱困户30人,残疾人10人,葡萄产业产生的作用,不仅让村民当起了老板,尝到了甜头,还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引擎和稳定器。”王寨镇河涯村党总支书记刘宏伟介绍。
“小葡萄”也要“大变身”,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效。吴河涯村以“科技农业、创新智慧农业的标准化管理模式,以“集智慧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以及观光休闲农业于一体”的经营理念,科学规划葡萄特色产业,走好“协调发展”的路子,推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形成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积极聘请5名专业技术研发人员与2名专家顾问,其中就有南京农业大学葡萄种植专家陶建敏教授(陶建敏教授是将阳光玫瑰葡萄种植技术引进到中国的第一人),组建专家技术指导群,线上线下随时接受种植户的技术咨询。为补齐葡萄种植技术指导、产量提升、新种培育等短板,吴河涯村还积极组织人员前往周边市县葡萄种植基地观摩学习。“我们有专家保驾护航,政府还为我们成功申报了‘绿色产品’标识,让我们的葡萄口感更好、品质更高,全力打造‘河涯葡萄’系列品牌,使河涯葡萄成为当地有名的品牌。”王寨镇河涯村葡萄合作社负责人刘海龙说。
拓宽“新路子”,紧跟潮流不落后。河涯葡萄广受市场认可,吴河涯村趁热打铁,村里决心开始统一规划,拿出最靠近公路、土地状况最好的地发展棚植葡萄,逐渐突破了此前三四户试验种植的局限,开始做大规模。如今,河涯葡萄早已在徐州、淮北等地的批发市场中站稳了脚跟,打响了品牌,但在刘宏伟眼中,村里来之不易的特产想要持续发展,还需要克服不少问题,这也将是村委会未来努力的方向。
“首先是技术设备落后,合作社更多的还是几年前的设备,种植大棚保温保光技术比别人落后,种植、灌溉、施肥还是以人工为主。所以我们最近引进了恒温玻璃大棚2座、水肥一体化系统4套、气象站两处、全程监控溯源系统物联网一套、感知农业信息化时代等高科技设施2套,”刘宏伟表示,学习使用新设备还需要一定时间,如果学习简单,操作方便将来会在村里做进一步推广。
“此外,品牌知名度不高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河涯葡萄的继续发展。“河涯葡萄”品牌主要在周边市县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相比于外地大品牌,“河涯葡萄”还只是个小个子,品牌建设力度不够,宣传不到位,影响力仍然只是区域性的,离走出去还有很大的差距。”刘宏伟介绍。
随着电商销售水果的趋势不断发展,村里也在尝试发展批发市场以外的线上零售模式,探索提高知名度的途径,以拓展销售渠道。目前农丰农业有限公司“葡萄小花”抖音粉丝已经过万,今年吴河涯村准备成立“党建+直播”农产品销售直播间,吸收更多的“网红”、销售人员加入直播间,打通农产品销售渠道,引领产业发展。
步入“新市场”,延伸产业促融合。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吴河涯村加强产业融合提升,提高精深加工能力,打造独具特色文旅发展之路。借助乡村旅游的优势,立足鲜明的智慧农业发展特色,打造采摘观光亲子娱乐为一体乡村旅游的靓丽风景。结合园区葡萄种植,在萧县农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因地制宜开发集农事体验、文化展示、特色餐饮体验为一体的系列葡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在游览山水田园的同时,参观葡萄园、品尝葡萄、体验采摘,实现了旅游产业从观光游到体验游的转型升级。据悉,吴河涯村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从传统的种植业到观光业、休闲业的转型,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2021年被安徽省科技示范厅评为“省级科技示范站”、被安徽省土壤肥料总站设为“绿色种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