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颁布,标志着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阶段引领教学改革的重要引擎。以核心素养重构课程与教学体系既是知识社会与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现实诉求,也是对以往知识本位教育症结的必然应对。《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指出:“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基于核心素养,推进大单元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的必修课。
自统编教材推行以来,语文教材在教学内容科学化的道路上进了一大步,如:融知识、能力、方法为一炉,强化核心素养培养;双线组元,凸显了语文课程性质特点;呈现语文教学内容体系,减少教学随意性和盲目性;以单元为整体确定语文要素(教学内容),有利学生能力形成。
但是统编语文教材也存在许多问题:个别单元的阅读要素和写作要素,有时联系不紧密,造成教学思路的混乱,讲的是这个,练的是那个;个别单元的选文并太符合单元要素,但教材选了,不得不硬着头皮上,没有联系也要找联系,造成教学目标的逻辑不清,前后矛盾;有些语文要素,“体会人物形象、情感、品质、内心”,这既不是知识,也不是方法,只是语文课堂教学点,只是语文教师分析课文的套路,这些语文要素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所起作用有限;新版语文课标颁布后,特别是课程内容强调任务群教学,统编教材与新课标匹配度存在差距,一线教师理解和运用存在难度,需要进一步对应新课标进行调整。
当下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如何改进才能适应当前现状?
1.阅读要素与写作要素力求结合;
2.各大单元运用大主题统领更加突出;
3.各大单元挑战性任务性更加明确;
4.依据新课标,用好老教材,把老教材上出新意来。
2022版课程标准以核心素养为纲,建立了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内容要求、学业要求)与学业质量描述的“目标一族”,为教材编写、课堂教学、考试命题、作业设计、过程评价指明了新的方向。
教师教学再也不能像以往那样,只关注以单一知识点为主的内容标准,而是必须提高站位、立足教材中的大主题、对标指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分析学情、确定大单元目标,展开具体的单元教学设计。
因此,新的教学设计文本不能以“课时 +知识点”为教学设计单位,而是要高位着眼、大处上手,以“大单元”为设计单位,让核心素养落地。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整体性:整体设计;整体实施;整体评价
由零散走向关联,解决老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由浅表走向深入,向深度学习,思维课堂迈进。
由远离生活需要走向真实情景,为实际问题的解决。
2.递进性:大单元内每节课之间、大单元之间,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形成教学的坡度和阶梯。
3.生成性:大单元组织属于大观念、大主题、大任务、大项目的问题解决学习,落脚点是新知识、新方案、新产品的诞生和素养的提升。
大单元教学设计分自然单元、重组单元
自然单元:教材单元+ 课标分解及不同版本教材比较
自然单元教学,以2022 版语文课标为依据(260万课内外阅读进课堂),以统编语文教材单元为载体,通过比较新旧版本和不同版本教材给学生提供丰富可选择性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设计真实情境,以大任务、大活动,完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实践性性学习事件。
重组单元:
单学科内重组(一册或学段):依据课程标准或依据同一册统编教材内相关的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单元进行重组整合学习,或一个学段内同主题、专题进行重组学习,初三重二轮专题复习就是典型的学科内容重组学习。
跨学科重组:依据新课标各学科10%课时用于跨学科学习为依据,以大主题或大概念为统摄中心,融合其它学科展开更加立体、深度的探究学习,一解决实际问题。
超学科重组:超学科重组是指超越传统学科的界限,指向人类、世界与宇宙的普适性、根本性重要议题,建立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将各个学科整合起来,实现学以致用,并期待学生形成对人类、世界与宇宙的关怀。
在大单元主题或大概念统领下,含四大要素:大单元目标及学业评价、大单元结构化活动、分课时实施、总结反思。
大单元目标及学业评价
研课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摘录与分解)
研内容分析(教材编写体例、特点、内容结构、梳理与整合、不同版本比较)
研学情(原有旧知、方法、情感、障碍点)
思考:
课程标准对大单元基本要求是什么(质、量要求)如何落实这些要求?
教材单元的编写体例、特点?如何读懂编者意图并运用?单元内容包括哪些知识结构,哪些可以横向、纵向整合起来. 不用版本的教材对比如何?
学情分析,原有旧知,原有学习方法是否清晰?
大单元结构化活动
大单元设计理念及思路
大单元教学结构图(含主题、知识线、认知线、教学线等)
大单元课时规划表(含课型、课时、目标、任务、作业等)
思考:
大单元教学设计理念及思路是?(简要说明教学设计与实践的理论基础)
如何构建大单元教学结构图?并用知识树或思维导图呈现?
大单元课时实施表,说明大单元目标与分课时目标的关系?分课时课型、目标、评价、任务、检测、作业布置是如何实施的?
分课时实施
分课时学习目标及评价任务
分课时问题情境、任务活动
分课时学习检测与作业设计
思考:
课时目标要在课标和大单元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对学习成果的表述,尽量使用明确的、可操作的行为动词;关注目标分阶。
评价任务:根据学习目标,说明达成目标的“状态”,即学到什么程度;提倡采用学习目标细化和分解法撰述与学习表现、学习产品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
问题(任务)、学习活动:优质问题是指围绕学科基本概念、围绕学习目标而创设一种真实的、复杂的、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学习任务。
总结反思
大单元学习建构图
大单元测试及分析
大单元学习反思与改进
思考:
学生通过本大单元学习,如何建构出整体结构图?
学生通过大单元学习后参与学业测试及分析?
学生学习大单元后总结与反思改进?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注意:
新课标下大单元教学要依据课标,把握教材,读懂学情,提炼大主题或大概念,叙写大单元目标和学业评价。依据相关设计理念,进行教学结构化活动设计和分课时规划表及分课时实施与反思改进的结构化过程。理解并践行“精而深”即“少即多”的课程理念,聚焦核心、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这是大单元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解“大单元是最小的课程单位”,大单元教学是一个体系,需要系统的统筹和安排,课与课之间环环相扣,课与课之间是递进关系不是平行关系。
大单元教学与传统单元教学有区别:核心素养~逆向设计~评价先行~任务驱动~真实问题情景~活动开展~展示反馈~迁移应用~作业设计,而不是传统教材单元教学仅仅完成教学任务。
《华师教育日历》
助力教师专业提升365
Tips
(可点击链接查看)
★华师历程
★华师成果
课程培训系列
课堂实操系列
基地发展
名师典型
《名师教学智慧——情怀·思想·风格·方法》
《名师育人智慧》
★系列公益直播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