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IP概念越来越火爆,泛娱乐化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资本和媒介的关注。泛娱乐是基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多领域共生,以IP为核心,进行跨领域、跨平台衍生的粉丝经济。目前在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的引领下,国内泛娱乐产业生态链已经初步构建。
泛娱乐概念的出现和上层的文化体制改革不无关系,可以理解为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的现象。这个行业从来就不缺少巨头,也从不缺少平台,既有BAT等IT界大佬,也有华谊兄弟等影视巨头。IP也就成了维系不同掘金者之间的硬通货。IP可以是一个故事、一个角色或是其他能够带来粉丝的事物。以IP为核心的好处是,既满足了巨头们进行生态式产业布局的愿望,也为初始创业者创造了“一举成名”的机会。
泛娱乐的IP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别是:
上游:IP版权方:深耕内容,建立丰富的IP矩阵。
中游:IP衍生运营方/IP授权服务方:把握进场时机,全面提升环节效能与变现效率。
下游:IP销售渠道方:新兴模式突破多元场景,催生更多玩法。
在泛娱乐产业,IP居于产业链最顶端,高人气的文学作品、动漫、影视作品、游戏、综艺节目等都是优质IP。文学、动漫、影视、游戏、音乐、综艺节目等娱乐形式不再孤立发展,其中文学、动漫提供丰富的原创IP资源;影视则作为这一链条中的放大器,将粉丝数量成倍放大;同时影视和游戏也是目前IP的最佳变现渠道,可以反哺其他几个环节,当然其中环节上下游关系可相互改变。
泛娱乐产业价值链:
文学:泛娱乐IP的核心来源,网络文学IP价值凸显,网文市场再起航
网络文学是指以网络为载体传播的文学作品,其与传统文学并不对立,不少传统文学通过电子化成为了网络文学的一部分。热门的网络文学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积累大量粉丝,表现出极强的IP效应,实现了从网络文学作品向电影、电视剧、游戏等其他领域的跨界价值变现,有巨大增值空间。
动漫:不可忽视的IP资源库,二次元市场开启助力国漫IP价值提升
动漫是现实生活的抽象,又允许天马星空,与电影、电视剧、综艺节目相比,最能够跨过亚文化的限制,与观众跨区域进行对话,天然就是全球市场,是IP最好的载体之一。成熟的动漫产业链可以衍生出电影、游戏、玩具等形式,而全产业链的格局可以使得动漫IP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形象与衍生品开发要素关联度最高,高品质手办较易对二次元粉丝形成“不可抗力”的吸引。且邻国产业珠玉在前,随着国漫崛起未来想象空间较大。
影视:行业高速增长,IP粉丝放大器作用凸显,IP最佳变现渠道之一
国内电影票房高速增长的背后是IP电影的大热,使得电影成为IP最佳变现渠道之一。影视受众基础广泛,像古装玄幻类国风、历史等传统文化元素较为丰富,便于软周边提取相关元素用于产品开发。同时明星效应明显,可直接带动粉丝经济。比如《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的电视剧集收视大热,影视则作为IP粉丝放大器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游戏:市场持续升温,成为IP主要变现渠道之一
用户付费习惯已经养成,具有高粘性。衍生品与虚拟道具捆绑销售可达到1+1>2的效果。比如《花千骨》、《天龙八部3D》、《梦幻西游》、《热血传奇》等作品钱景大好。
其中,一个IP源成功之后,可以孵化出一系列的形式,例如暴雪的《魔兽》就是游戏火了再改编电影,网易的《阴阳师》火了以后制作大电影。
从IP的变现来看,包括影视(分为剧集和电影)、游戏、衍生品,其他(比如广告、商业授权、主题乐园等,汤姆猫就在广告里成功实现了变现)。可以看到:“IP的来源”和“IP的变现渠道”其实是重叠的。一个IP可以从游戏行业创生,到影视行业二次变现;也可以从影视行业创生,到游戏行业二次变现;可以从网络文学、漫画输出到影视、游戏,也可以反向输出。
目前在国内,“IP变现”路径最清晰、最成功的变现是影视中的剧集。因为大部分的IP其实本质都是讲一个好故事,而一个好故事和电视剧的改编是有天然联系的。但是,电影的IP改编成功概率比较低,一方面是中国电影工业还不够成熟,另外也是由于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长篇小说,改成2个多小时的电影,如何缩减精华确实难度很大。
IP在游戏里的转化概率就不一定了——游戏的本质是好玩,并不是好故事。但是在国外也有成功案例,比如日本的万达南梦宫,在游戏和衍生品2个细分领域都做到了IP的成功变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