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堂苏公祠是广东典型祠堂型制
慕堂苏公祠局部雕饰精美
出品佛山记者站策划 谢红 李程
文/图 金羊网记者欧阳志强
“顺德祠堂南海庙”,这流传了几百年的谚语指的是顺德人重视建祠堂、南海人重视建庙宇的传统,历史上,顺德的祠堂不仅数量庞大,而且成了珠江三角洲古代殿堂建筑的精华所在。顺德祠堂建设始于宋元,盛于明清。清代中后期,大小宗祠遍布城乡,为数逾万。据《顺德县志》记载:“俗以祠堂为重大,族祠至二三十区,其宏丽者,费数百金,而莫盛于碧江。”这也就是说,顺德祠堂之盛,又以北滘碧江为最,而碧江村历史上就曾经有200多座祠堂。
壹
碧江始于汉代 距今已有800载
据悉,碧江古称“迫岗”,因村内土岗有二岩石相互挤迫而得名,后用谐音称“碧江”,并沿用至今,现属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的一个社区居民委员会,辖区内有碧江、彰义、坤洲、都宁等多个自然村落。碧江始于汉代,在南宋初年大规模建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顺德区目前唯一同时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和“中国传统村落”两个国家级称号的古村落。
按照《礼记》的规定,帝王之下,只有诸侯士大夫才能够建宗庙祭祖,到了明朝中叶,这老规矩终于被打破,一般官民也允许建造祭祖的家庙——祠堂了。碧江苏族先走一步,明洪武初年,他们就在簪缨堂的旧址上先后重建了祀祖的望祭坛和望祭亭。公元1430年,又改建为正式家庙——种德堂。此后500多年,种德堂一直以其宏丽和显赫被视为顺德祠堂的代表,并成为明清两朝碧江祠堂历建不衰的开端。
在重建种德堂的前后,十一世祖苏彦铭协助表弟赵草洲择地碧江西街定居,随着子孙后代的发迹,赵氏寻根公开了本族原来是宋朝皇室的后裔,碧江西街赵家的一些祠堂也就带了点皇家建筑的影子。
贰
古村文风昌盛 曾出26名进士
碧江工商业发达,曾为顺德四大墟镇之一,在珠江三角洲曾名噪一时。从明代开始,一部分碧江人开始利用这里的竹子制作纸张,又利用桑基鱼塘养蚕产丝,并凭借水上交通优势将之远销海外,又将南洋等地的木材、矿产等运回,依靠贸易致富,当时碧江便有“运出一船纸,运回一船银”的说法。清代中叶,碧江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手工业造纸基地,并形成了三墟六市。
古代碧江文风昌盛,素有“文乡雅集”之称。据统计,宋朝以来碧江最少出过26名进士、145名举人,还有很多通过科举以外途径致仕的职官,是清雍正、乾隆年间岭南知名学者和书法家苏珥的故乡,还哺育出苏葵、梁若衡等著名学者和仕宦名人。
从清代中叶开始,碧江的文化特色逐渐从耕读仕途向儒商过渡,开风气之先的是雍正、乾隆年间的苏珥和苏弼。苏珥曾被荐举博学鸿词科而不愿赴京殿试,长居家乡打着赤膊著书立说设帐授徒,以诗、书、学问名世。苏弼字吉臣、号峭岩,是位颇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放着六品官衔不去上任,凭着学识和胆量到商海中搏浪,成为一方巨富后儒雅不改,“佛山李待问,碧江苏吉臣”,是昔日南、番、顺一带象征财富和学问兼而有之的民谣。如今保留在村心街的峭岩苏公祠,就以考究的工料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向人们展示出当年这位儒商的财富和学识。
叁
经数百年积淀 祠堂蔚为壮观
由于文化和商贸发达,历史上碧江籍的仕人官宦遍布京城和大江南北,一代代职官文人和儒商致力建造祠堂和宅第园林,在碧江营造出十分考究的连片古建筑群,包罗了祠堂、馆舍、书塾、民居和园林,经数百年的积淀,碧江的祠堂古建争奇斗艳蔚为壮观,至20世纪初,碧江各姓留下来的大小祠堂仍有100多所。古载有文,顺德祠堂又数碧江的祠堂最盛。
据悉,碧江盛时有祠堂200多间,高楼大宅不计其数,现今留存下来的十分之一也足以媲美一些偏僻古村的古建筑数量。碧江的古建筑是明清时期的民间建筑博物馆。现存的明清古建筑,包括了祠堂、民居、书塾、园林等不同类型;建材则涵括了干打垒、蚝壳墙、水磨青砖及各种珍贵的硬木料,保留了斗拱、镬耳山墙、照壁等古建形式;建筑装饰方面,石刻、木雕、砖雕、灰塑、壁画应有尽有,不乏各个时期的杰作。除了尽人皆知的金楼、苏氏大宗庙外,历史建筑祠堂也比比皆是,碧江现存的祠堂有20多间,其中近半数集中在村心大街和泰兴大街。如慕堂苏公祠是广东典型祠堂型制,祠堂里的很多石雕、砖雕、木雕等工艺有不少作品与广州陈家祠出自同一工匠之手。
肆
提升文化底蕴 推动旅游发展
北滘自古就出富商大贾。目前,中国鼎鼎有名的两家千亿级企业“美的”和“碧桂园”,都与碧江村仅是一河之隔,而碧桂园就坐落在碧江村内,其中“碧”字便取自碧江村。加之顺德人乡土情结甚浓,为官营商故土难离,发迹或退隐后都要在自己家乡建宅立祠,因而,百年繁华的碧江也留下了大片特色十足的祠堂大宅等古建筑。
近年来,北滘镇全面启动了祠堂修缮计划,古建筑、古桥、古巷也星罗棋布地分布在各村居,成为北滘镇一道道亮丽而又独特的风景线。为此,北滘镇文物部门将对古祠堂进行修缮,并活化利用,使之成为社会活动中心对外开放,焕发新的活力和风采。
而自碧江纳入佛山市首批13个特色古村落村居以来,得到了北滘镇委镇政府的高度重视,组成了碧江古村落活化工作小组,并聘请熟悉碧江历史发展及古建修缮等权威人士成立碧江古村活化专家小组。此外,北滘镇还向区申请了500万元专项资金,并同步调拨配套500万元作为碧江古村落活化的首期启动经费。
据碧江居委会副主任方志濠介绍,自佛山市古村落活化工作启动以来,碧江社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率先在村心大街启动“五位一体”立体改造工程,使原本斑驳的古建筑重新焕发生机。
方志濠表示,碧江利用旧祠堂,推进村史馆建设工程,充分挖掘本村故事,展现古村历史沿革和民俗民风;安装具备引导、指示功能的导视系统。同时,充分利用旧祠堂和古民居建设艺术馆、书院等社会团体机构,以艺术馆、书院等为平台开展一系列传承传统文化的活动;积极盘活旧祠堂,建立校馆合作模式,利用五间祠等历史建筑成立佛山鹰爪拳传承与发展学术研究基地和咏春拳术教育基地,成为了碧江非物质遗产保护及文化传承宣传教育基地;促进古村落文化的快速发展,提升碧江历史文化底蕴建设,推动地区旅游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