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现状 国内记录的6个亚种,华北、山西和台湾3个亚种在野外已经绝灭。现生存的种群已分割成点状分布。在四川有400-500只,1987年确切统计为413只(郭延蜀,1988)。江西彭泽县40 km2有150只,。皖南1978年估计有70-110只。浙江与安徽接壤处有小群活动,估计不超过30只。东北种群据马逸清等(1986)有500只左右。即使东北梅花鹿是野生种群,全国野生梅花鹿总数也不过千余只(盛和林,1992)。
致危因素 梅花鹿的经济价值很大,历来为主要狩猎对象,又因名贵山珍、传统药材,故遭过度捕猎致使各地野生梅花鹿的种群消灭殆尽。另一方面还由于森林过伐、垦植和人的活动半径不断扩大,使它们栖息地生境恶化,分布被分割缩小,分割的小社群间缺乏基因交换,遗传性状衰竭。再次是畜牧业的发展,超负载的家养动物与它们竟相争食。诸多环境压力迫使它们的现在生存状况岌岌可危。据郭延蜀在四川若尔盖保护区调查,1987年共发现13具鹿尸,其中自然死亡占69.23%,狗咬死占23.07%。没有建立保护区的大多数地区已被分割成小种群,面临濒危绝灭之虞。王歧山认为(1990)在皖南由于豺狗猖獗,常结群围攻梅花鹿,小鹿难于长大也是梅花鹿数量减少的原因。
饲养情况 我国对梅花鹿的利用与饲养,历史悠久,始于公元前1600年(盛和林,1992)。近些年来大小养鹿场遍布全国,又常用放牧饲养。目前全国饲养的梅花鹿已达35万只(盛和林,1992)。从野生到家养,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过程中,出现的倾向性变化有几点。体型变大;肥满度增加;头部变大,颈部变粗;尾渐变短,尾尖变钝;毛色变浅,花斑变大变白;黑色背脊纹消退,臀斑外缘黑毛变少;茸角逐渐粗大,毛也纤细、色泽鲜艳;畸型茸角增多。但不少鹿场,由于没有很好地建立繁殖谱系,近亲交配,导致个体变小,产茸性能下降。因此,从长远看,现存的野生种群将是养鹿业的天然基因库。
现有保护措施 我国目前已把梅花鹿列为国家 I 级重点保护动物,严禁猎捕。在四川若尔盖县、江西彭泽县和吉林省,还分别建立了铁布、桃红岭、长白山、白河和镜泊湖等自然保护区,重点保护梅花鹿等珍稀动物及其森林生态系统。1975年四川若尔盖铁布保护区调查有梅花鹿500只左右,而在1987年的调查只有413只,建立保护区以来仍然在下降,主要是畜牧业发展,在梅花鹿栖息地竞相争食,造成越冬群死亡率增加所致。另有梅花鹿的保护区有:卫德山保护区(山东)、西大明山水源林保护区(广西)(李世裕,1993)、龙塘山自然保护区(浙江)等。
保护措施建议 野生梅花鹿的数量已很稀少,为了保存种源,近期急需在梅花鹿比较集中的林区,建立自然保护区。尤其是东北梅花鹿迄今较为分散,增建自然保护区,更应优先考虑。我国最大的野生种群,大部集中在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但这里人畜等人为干扰,环境压力太大,栖息生境日趋减缩,加上保护后有超负载现象(每km2近4只),种群数量由于密度制约已有下降趋势,但种群复壮和扩展机制还完好。故除加强保护管理外,可考虑引入一部分到其它林区恢复种群,以保存种源和使种群增长成为可能。江西桃花岭保护区,种群数量太少,仅约150只,数量太少,存在近亲衰退,可考虑引进隔离的皖浙境内的小种群。但所有这些措施,都应在严格的科学考察和论证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应坚决制止盗猎和私自捕捉饲养。对饲养种群应注意建立谱系,防止近亲退化,加强育种驯化,培养优良的新品种;注意科学管理,改圈养为放牧,提高生产性能,生产优质高产鹿茸,发展养鹿业,以满足人们的药用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