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头的莺歌
在天竺山回荡
泥泞的村庄
如今变了样
……
一曲《田头之歌》唱出了家园的巨变和美好。在灌口镇仙灵旗的山麓下,有一个面积6.7平方公里的小村庄,名叫“田头村”。它位置偏远,是目前厦门仅存的几个纯农业村庄之一。但它又“声名在外”,在村民们自发传播农耕文化、发展休闲农业的带动下,如今已然成为游客们向往的美丽乡村。
灌口镇自唐代以来,就是“烟火千家,颇为富庶”的八闽重镇,而田头村则是灌口镇中有着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古村。这里农耕民风淳朴,人文荟萃。田头村自唐代以来就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历史上曾孕育了三十多位进士、举人。辛亥革命时期,田头村是“复国反袁”闽南同盟军的基地,23名辛亥革命志士长眠于田头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田头人更加积极投身革命,这些都成为田头村宝贵的精神财富。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走进田头村,装点精致的民居嵌在绿树红花中,整洁宽敞的村道连接家家户户。
稻花香里说丰年
烈日下,蜿蜒秀丽的田头村各个角落的稻田宛如铺上金黄色的地毯,沉甸甸的稻穗挂满了稻秆,犹如一片金黄色的海洋。
“春抢日,夏抢时”,收割机在金黄色的稻田里来回穿梭,一排排稻子被整齐割下,在大地美丽的画布上留下深深浅浅的收获印记,空气中飘荡着稻谷淡淡的香味……一粒粒饱满的稻谷“哗啦啦”流入路旁的运粮车厢,奏响了悦耳动听的丰收乐章……七月盛夏,田头村的早稻收割进入大忙时节。
游客们体验传统水稻脱粒
较于过往,有人拿镰刀割水稻,有人脚踩脱谷机,为水稻脱粒的景象。如今,丰收的水稻田里依旧热闹,只不过,农民交谈的声音被“突突突”的机械作业声淹没了。
只见水稻被收割机不断“收入囊中”,经过脱粒处理后,稻谷全部脱粒,最后,秸秆从机器尾部落下,整齐排列在稻田里。半小时功夫,一亩水稻田全部收割完毕,收集好的稻谷通过机器上的一根大圆筒自动排出。田垄边,三两村民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将一包包稻谷扛在肩上,搬至道路旁的拖拉机。
陈水玉家的稻田总共有两亩多,她说,如果人工收割,两亩多的水稻,他们夫妻俩起早贪黑干一天都收不完。但是用机器收割,不用一个小时就全部收完了。用机器收割水稻,不仅效率高,而且脱粒后的稻谷几乎没有杂质。以前用脱谷机脱粒,水稻的叶子也会掉进稻谷里,回家晾晒时,还要用鼓风机将稻叶吹掉。
“今年早稻生产风调雨顺,有了农机帮忙,田头村几百亩水稻已经收割过半,再过一周就收割完成。”陈水玉笑道,像这种好年冬,没受台风影响,一亩产量能达到500斤。
在田头村的一处处阔埕上,铺满了金灿灿的稻谷,村民们顶着火辣辣的日头,不时用竹耙来来回回摊开稻谷,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裳。
从高空俯瞰,错落有致的金黄景致、乐乐陶陶的收割场面、蔚为壮观的晾晒场景以及绿油油的芋头田……汇聚成一幅乡土气息浓郁的画面,甚至连农民大哥晒谷场上劳作,稻谷在他手下都好像一幅画作。这一幕幕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观看,更成为当地发展乡村游的绝佳素材。
曾作为国宴专用的仙景芋
说到田头村,就不能不提到这里的驰名农产品——仙景芋。这种个头大、口感特别松、酥、香的槟榔芋,是田头村的“明星产品”,曾经是国宴专用芋头,虽然价格高于普通芋头,却仍供不应求。
“仙景芋”早年在田头村仙景社种植,也因此得名,后因市场销路好,种植扩展到整个田头村,并注册了商标。据了解,目前田头村有200多户村民种植仙景芋,占全村种植户的三分之一。
田头村村委会主任告诉记者,几年前,村集体牵头成立了农业合作社,并注册仙景芋绿色食品商标。自此,仙景芋开始销往全国各地,芋头收购价相对之前来说也有所提高。经粗略计算,仙景芋种植面积350亩,芋头产量525吨,营业收入525万元。
提起仙景芋,田头人都是一脸自豪。能种植出这种高品质的芋头,首先和田头当地的水土有关——田头村北靠山地,土壤质地独特,村民多引用山泉灌溉,因此长出来的芋头口感特别好。
从2017年起,田头村举办芋头文化节,如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每次文化节上,田头村有这样一群歌仔戏爱好者,他们用传统的歌仔戏为家乡“代言”,唱出家乡特产、村民村貌、生活美好变化等,“槟榔芋节真喜庆,百姓参加乐无穷,第一闻名仙景芋,入口香松营养高……
从2017年起,田头村举办芋头文化节,如今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作为厦门目前仅存的几个纯农业村庄之一,村民主要以务农为主,在这里,台湾水果、仙景芋头以及无公害的黄羊、香猪肉都非常走俏。走在村路间,处处可邂逅传统农耕的印记。
守着打铁铺慢慢变老
在田头村大岭115-1号,是一家有着60多年历史的传统打铁铺。执着于这门工艺的吴清洁,仍沿用手工敲打的方式经营这家铁店。
低矮的房子外加简易的搭盖,斑驳的土质墙体露出碎石、碎瓦;石棉瓦的屋顶下吊着一只灯泡;另一端垂下一条打了多个结子的绳子,连接着地上风箱的拉杆。地板上铁砧、铁炉、风箱、锤子、火钳等工具一应俱全。
如今打铁匠吴清洁跟妻子依然守着打铁铺
与以往不同的是,铁砧下的实心圆桶座取代了传统的三脚支架,显得更加厚重沉稳;一台从灌口造纸厂买来的电机和从角美农械厂买来的机座组装起来的电动打铁机,占据了作坊的半壁江山。
66岁的铁匠吴清洁与他的妻子,在这简陋的棚户里坚守着打铁这一古老的行当,以重体力与技艺奏响了铁与火的交响乐章,也面临着现实严峻的考验。吴清洁说,他的打铁铺是从堂叔吴万全儿子吴汉和师傅手中接过来的。这一干就是50多年。
记者赶到时,吴清洁和妻子一起忙活完一阵,刚在茶桌旁坐定,准备喝点水、吃些点心好再继续干,毕竟打铁可是体力活儿。眼前的吴清洁是个淳朴热情的人,他说,凡是特制的工具,无论是农具、厨具、建筑用具他都会做。
无论是农具、厨具、建筑用具,吴清洁都会做
肉眼可见的脏活、累活儿,虽然现在不赚钱了,家人曾劝吴清洁转行,但他坦言一辈子就只会这门手艺,再加上自己年纪也大了,赚钱不再是自己的目的。
13岁开始,吴清洁从老家安溪到这里拜师学艺,从此一头栽进打铁日子里。上世纪80年代前,打铁是一门支农的手工艺。吴清洁告诉记者,那时候每天都有做不完的活儿,除了妻子帮忙还有三个学徒,举凡稻农的犁、耙,果农的锄具、镰刀,樵夫的斧头、柴刀,甚至家家户户必备的菜刀,都和打铁店息息相关。吴清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其时,每天修个六七根锄头,每根9毛工钱,一天赚个四五元,是相当可观的,比公务员还好,那时公务员一个月也才38元。
不难发现,从吴清洁的言语间,流露出的是一位老铁匠对濒临消失的这一行当难以割舍的情怀,现在他只希望陪着这一门老手艺慢慢变老。铿锵不断的声音,火光烈焰的温度,已然成为吴清洁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元素。
讲述村庄变迁的乡村记忆馆
田头村虽然是纯农业村,但却充满诗意。在鹰坑谷民俗文化园里,闽南戏曲进村居、乡愁诗歌朗诵会每个月都在这里上演。
听戏是很多闽南人的娱乐方式之一,尤其是在乡村。2018年,田头村歌仔戏文化艺术团正式成立。其实,这并不是田头村第一支歌仔戏团。据介绍,早在1955年,田头村的歌仔戏剧团首次成立,最多时有40多名成员。其时,每逢剧团有演出,村民们就互相通知演出时间地点等信息。到了演出当天,不仅本村居民会早早来占位子,就连外村的居民也扛着草席、板凳来此等候。
田头村戏曲文化氛围浓厚,村民们常自发组织练习
然而,剧团最终在时代变迁中解散了。如今,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一批批文艺爱好者也涌现出来。田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人员刘兴苗告诉记者,目前,田头村歌仔戏文化艺术团有固定成员10余人,他们都是村里的文艺爱好者。年龄最大的是60后,最小的是80后,队伍已经进行了10多场演出,得到了村民极大的认可。
现在剧团成员将歌仔戏重新改编,书写与乡村振兴发展、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然后用传统的曲调演绎,让村民在听戏之余,感受乡村美丽大变化;同时,成员们还为家乡“代言”,用歌仔戏唱出家乡的特产、美景,并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网络,让更多人了解家乡美。
除了活动外,村里甚至还为村民建立了一个“乡村记忆馆”,内容涵盖了这个村庄上百年的记忆档案,这背后的推手就是鹰坑谷观光休闲有限公司的林少华。
每次大的节庆活动,庙门口总是挤满了爱看戏的村民们
2007年,厦门进行新农村改造,村里的一些老旧物件无处安放,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林少华看着这些老物件没有用处,很不舍,于是萌生为老物件建个“家”的想法。
“当时我有房,就想建个民俗文化风情园吧。”林少华说,当时他也没有想过要做多大,只想起码让这些老物件有个安身的地方。
为建民俗园,没有经验的林少华开始四处考察,走了不少地方后,更加坚定了他要把“老东西”留下来的决心。2008年5月8日,林少华在全村号召把每家每户的老旧物品登名造册,捐献给鹰坑谷民俗文化园,村民们踊跃支持,纷纷把自己家的老物件捐出来。为了收集到更多的老物件,林少华开启了“败家”之路,他卖掉了自己的两辆车、两部工程机、两个店面,还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将所有钱财都投入到民俗文化园中。
田头村民风淳朴,每天空闲,村里的老人们就到古厝前一起泡茶聊天
走进田头乡村记忆馆,就像走进了时空隧道。从古老农耕时代的石磨、蓑衣,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水壶、电话,还有这个当年村里唯一的一台露天电影播放器。这里三万多件器具都是从居民家里收集上来的,也让我们亲手触摸到了穿越百年的乡愁文化。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季农耕按1:1实物情景制作的农耕生活展示;“汉大明统兵大元帅”的黄位、黄德美生活场景展示;田头人的革命事迹图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照片和以朱熹为代表的百幅历史油画;展现田头古代婚嫁、做饭、会客、农耕等生活场景的场馆……整个景区充溢着浓烈的民俗文化气息。
如今乡村记忆馆所在的鹰坑谷民俗文化园,还成为了集美区青少年教育实践基地。林少华说,青少年在这里不仅能看到当初用于农耕的物件,还能亲身体验农耕乐趣,认知闽南民俗,学习经典国学等。
《田头之歌》MV
- END -
文 | 卢燕
图 | 陈嘉新 赵燕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