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海安市曲塘镇南通凯信家具有限公司车间内,彝族小伙陈道亮正用一双灵巧的手娴熟编织着藤椅。“来这里打工三年多了,随着手艺越来越熟练,收入也越来越高,每月能赚好几千呢!现在的我从一个生活没有着落的外地人变成了一个衣食无忧的阳光小伙。”陈道亮笑呵呵地说。
南通凯信家具有限公司是海安市的少数民族扶贫基地,主要经营户外休闲家具生产,从事藤条编织加工。公司设立加工点30多个,带动周边300多名少数民族同胞脱贫致富。
海安市散居着苗族、壮族、白族、侗族等35个少数民族的3800多名同胞。近年来,海安着力推进少数民族的精准扶贫,不断增强自身“造血能力”,加快少数民族脱贫致富步伐,让少数民族同胞稳稳走上致富路。
中伏,水稻已经蹿到二尺高了,但海安青萍港村村民字红秀的承包田里,水稻才寸把长。8月11日一大早,字红秀又到田里忙活了一圈。“前期汛期,稻田受了点损失,30几亩田我重新上了早稻,虽然现在比人家的矮大半截,但做好管理一样能丰收。”
眼前这个年轻姑娘是彝族人,今年34岁,虽然年纪不大,但与土地打交道已经10多年了。“以前在外打工,一年挣不到几个钱。后来我想着在家承包种田也是一条出路,就试着和村干部一说,得到了大力支持。土地流转、审批手续都是村干部帮我一条龙办理的。这些年,村里带我们出去学习先进经验,农技站还邀专家来指导,确保咱们一年忙到头能有钱挣。”“扶贫先扶智。在海安市民宗委的指导下,我们一直积极帮助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少数民族家庭发展种植、养殖业和传统手工业,让他们拥有稳定持续的收入来源,有效防止脱贫返贫。”青萍港村负责人说。
去年,字红秀创办起“红秀家庭农场”,承包的400亩土地实现水稻亩产1200斤,小麦亩产1050斤。她的家庭农场还为当地少数民族的同伴们提供就业岗位,促进了他们增收。
海安还实施“家门口”扶贫就业工程,建立了纺织、服装、种植、养殖等少数民族扶贫基地10家,吸收200多名少数民族同胞就近就业。
8月12日,在南通苏中纺织有限公司车间内,数十台细纱机车轰隆隆地运转,车间经济组组长梁永熙穿梭其中,忙而有序地做好各种生产操作。梁永熙是一位从云南大山深处走出的壮族姑娘,1995年,她嫁到了海安。“刚来到海安时,当时家里条件不好,我和老公种田、养鸡、养猪……日子一直凑合着过。在镇村干部的关心下,我成了南通苏中纺织有限公司的一名纺织女工,生活这才出现了转机。”梁永熙说。
面对新的岗位和技术要求,梁永熙有些不太适应。当得知公司与镇成人中心校联办为期两年的“少数民族员工大专班”,让大家带薪学文化、学技术后,梁永熙主动报名参加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她还利用空余时间潜心揣摩、刻苦操练,摸索出来的“快、灵、准”操作技术,确保每接一根头和每换一个粗纱动作到位,在公司举办的比赛中屡屡夺冠。后来,她当选为江苏省第十二届、第十三届人大代表、南通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曾获得“南通市五一劳动奖章”“海安县十佳外来务工人员”“海安县优秀青年”等荣誉称号。“多亏了镇村干部和企业的无私帮助,我才能从田间地头走进工厂车间,开启一段新的人生。现在每月都能获得稳定的收入,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了,每天都很幸福。”梁永熙高兴地说。
2019年12月12日,国家民委公布了第七批183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单位),海安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赵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