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家在茫茫知乎点进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猜测各位也将踏入设计院,开始旅途未知的实习阶段。今天写下这篇文章,不完全是为了分享,也想给自己这段时间的实习工作进行一个总结,顺带理清正在进行的项目的操作思路。为了不占用大家宝贵的时间,方便大家在短时间内理解我的行文思路,我会定期更新文章目录,直到实习结束。
目录
一、背景介绍
二、开展项目
三、软件操作
四、人际交往
五、实习总结
一、背景介绍
理论联系实际,用实践检验理论
二、开展项目
1.乡村规划
乡村规划采用最新标准进行绘制。主要成果包括:
1)村庄土地利用现状图(GIS出图)
2)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图(GIS出图)
3)村庄建设项目布局规划图
4)村庄市政管线综合规划图
5)文本
6)相关表格数据:建设项目布局以及GIS图中的表格数据
另外,为了规划数据统一入库进行管理,还需要准备以下文件:
7)土地利用、规划GIS文件
8)项目布局、市政管线CAD文件
其实,做乡村规划单从技术角度而言难度不大,对软件操作技能的提升也很有限,时间成本较高,仅仅针对个人而言,这个结论难免以偏概全,因人而异吧。现在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到乡村规划,个人体会就是要让规划有用,能用,以及好用。这三个用,充分体现在图纸数量,质量,成果表现形式及规划流程中。在新版乡规中(各省有差异),其成果简单,内容却很丰富,从规划流程到方案设计基本做到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切实反映人民之所需,充分落实所需于规划。
以上所谈仅仅针对一般村,对于有产业有经济发展基础的乡村,其规划内容,深度及方法肯定也会有差异。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其要求可以明显看出,这种战略是对中国乡村发展所描绘的最理想蓝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难度无异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城市化任务的终点就是乡村振兴战略的起点,中国目前的城镇化率接近60%,按照每年1%的速度,要达到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还得需要15~25年,也即到2035~2045年,在我国基本实现现代化或者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基本处于稳定阶段。90后也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所以,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90后的规划人是很幸运的,我们同城市发展共呼吸,同命运,见证国家发展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繁荣富强……当我们年老时,还能将自己攒了一辈子的规划经验用于城市的更新修补,规划永不会止步,但作为规划人你的一生已经很圆满,每当暗想于此,内心不免泛起一片涟漪。
乡村发展很容易陷入发展的恶性循环,这仅仅靠完美的规划是解决不了的,规划再完美,顶多是一张蓝图,这张图要实现,还需要政府推进,社会参与,技术保障,法规约范等完整的体系。
个人认为,乡村规划不一定要做的很全面,但要做的有针对性以及现实需要性。要注重治理,挖掘产业,善用自然地理环境,创造既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又能承载村落文化的乡村环境。
2020.2.26|闲不随谈
因为疫情管控,闲散在家,也趁次机会,静下心来绪写一波吧~
实习之后断断续续也有过对自己未来工作情境的思考,在经历了设计院近两个月的实习,认为自己还是不适合设计院的生活吧:单调乏味,没有一丝波澜~,突然想到一句话:规划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回归正题,谈起规划的未来发展,我想以下几个问题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种突破的可能:
①规划是什么?
②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规划?
③规划应该如何与时俱进?
其实以上三个问题,回答起来是很有难度的,规划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知识涉及层面广,要想得到全面、完整的回答,往往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但往往,由于个人本身知识储备,专业阅历以及行业经历的限制,回答往往更是偏向侧重,而非全局平衡。
规划是什么?个人浅见,从宏观层面来讲,规划仅仅是落实城市发展战略的的一种工具,是一种手段,因此,切不可认为他是万能的,城市一遇到什么问题就开始搞规划,大修大补。但是,没有规划,对于城市这样一个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复杂巨系统而言,没有规划,必然乱套。所以,这是我们思维层面应该有的一种认知。在这种认识下,我们才应该去思考,我们需要编织什么样的规划,怎么编制,需要花多长时间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前些年一直在提规划改革,当然现在国土空间规划都已经出来了,讨论总规似乎没有多大意义,就当时那种情景下,我认为总规就是犯了一个什么都想管,都觉得他无所不能的毛病。简而言之,他规得太细致了,乍一看,这个规划好像特全面,很深入,实际上,他完全跟不上现实的发展需求,导致不断的修改,浪费财力物力,指导性也备受质疑。我觉得总规就应当适当放权,你管好城市发展战略问题就行了,具体的交给下面的控规,修规自己专项规划,并结合城市设计去规范建设行为。比如,重视文本,其次说明书,图纸能简则简。把游戏规则在文本讲清楚就行(也许并不一定需要斑斑块块),并保证一定的弹性操作空间,比如,定一个大概的指标范围,确定各类用地增长界限,在这个范围内活动都可以,其他比较专业的内容,交给具体政府部门去具体规划,你总规做好指导。另外,在规划组织,管理,审批也应当厘清事权,确定责任制度,立法保障配套实施。最终形成事权分明,组织有序,各级规划衔接顺畅的科学有用的规划体系。
规划怎么有用?这里不谈编制技术的问题,从规划者的角度去分析。自己本身也做过总规和专项规划,最深有体会的就是做规划的你对于手中的项目有没有一种责任感,你的规划逻辑是否是以问题为导向,是否是切实反映社会之所需,人民之所求,并根据你的经验和思考用规划的手段去解决。现在的规划功利性太强了,一切似乎都向“前“看齐,向钱看齐。规划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向近期侧重,以解决眼前的问题为主,现在社会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目前制定的远期规划可能不久之后指导意义也就不大了。也许每个搞规划的刚开始都对自己设定了一个理想的社会造梦者的角色,自我承担起一定的社会责任,真正渴望在解决柴米油盐的基础上做一个有良心,有责任的规划者。但是社会环境中却鲜有其容身之所,久而久之,我们便自我适应,同流合污。然而,作为一颗社会建筑的小小螺丝钉,我们的力量实在有限,这个问题,只能交给社会去发酵,去沉淀,总会有改善或者解决的一天,只不过需要些时间吧~
前几天突然发现一个有趣的点,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在谷歌地图上分别查看了美国各大城市与中国广州,上海城市的卫星图,发现,美国的城市肌理秩序感明显比国内的强很多(香港、澳门除外),并且他们城市的绿地系统多为点面结合的形式,总体感觉让人很舒服。(哔哩哔哩上有UP主做过类似的比较)其实,你从立面角度去看,这些大城市之间差别其实别无二致,所以,咱不说平面肌理好不好看的问题,值得思考的是:
1)为什么国内外城市平面肌理整体上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
2)秩序感如此强烈的肌理必然建立在规划的基础上,是什么保障规划落实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3)基于肌理角度的功能性分析,是否国外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更高?综合效益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