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菇种植奏响农民致富曲
暮春时节,走进沁源县韩洪乡奠基村食用菌育种基地,一座座菇棚整齐排列,让人眼前一亮。棚内,成千上万个菌棒有序地摆放在架子上,工人们正熟练地注水,干劲十足。
韩洪乡地处太岳山腹地,气候独特,昼夜温差大,特别适合香菇生长。近年来,该乡香菇产业发展势头喜人,采菇高峰期需要四五十个工人,解决了当地村民就业问题,增加了村民收入。
“我们在这里工作三四年了,离家近,能照顾孩子,每人每天还能挣150元左右,知足了。”奠基村村民雷晓雁高兴地说。
敢字为先、干字当头。韩洪乡党委、政府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发扬“四敢”精神、开展“党建引领促发展”活动的重要抓手,把香菇种植作为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安商扶商,着力推进更多项目和企业加快建设进程,尽早实现投产达效。
位于奠基村的沁源县玉水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立项,主要从事香菇等食用菌种植和销售。2020年,项目投资230万元,建成21座出菇大棚;2021年,投资340万元,建设二期工程,扩建了21座出菇大棚、12座养菌棚,硬化场区2300平方米;2022年,投资430万元,建设三期工程;今年继续扩建,预计投资550万元左右,目前占地面积107亩左右。
“项目立项以来,乡镇给支持、给服务,公司积极抓建设、稳生产,抓质量、促销售,带动当地农民增收,社会效益明显提升。公司现有育种菌棒100万个。其中,香菇菌棒80万个、平菇菌棒20万个,年产量200吨左右。产品主要以香菇为主,分为湿菇、干菇、花菇等,销往省内外,广受市场青睐。”公司负责人王财山介绍。
以服务优环境,以实干促发展。韩洪乡党政干部和各村两委主干组成考察组,赴外地参观学习,精准对接项目,争取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同时,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深入企业,协调解决占地、用水、用电、资金等问题。“我们要做好项目‘服务员’,为企业多跑腿,鼓励‘企业敢干’,推动‘干部敢为’。”韩洪乡副乡长阴瑞玲说。
多元产业蹚出农业转型路
眼下正是春忙时节,走进上党区郝家庄镇白家沟村樱桃园基地,300余亩雪白的樱桃花竞相开放,美不胜收。这些盛开的樱桃花预示着丰收的希望。
为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白家沟村理清思路,补齐“三农”短板,提升特色产业效能,遵循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综合效益的原则,结合区位优势及自然生态环境,选择发展水果、有机蔬菜、多元养殖等特色产业,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合作链条,带领村民打造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让村民们吃上了“生态饭”。
伴随樱桃花的开放,白家沟村的大棚建设也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除了先前的36座蔬菜大棚,今年该村又新建了40个大棚。村里将这些大棚租借给公司进行统一经营,在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也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还可以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
李树伟是白家沟村地地道道的庄稼人,以前没有大棚时,只能靠天吃饭,自从有了蔬菜大棚,收入基本稳定了,日子也比以前好过了。李树伟说:“我家种着两个大棚,主要种西红柿和北瓜,一年下来,一个大棚也能挣5万多元,生活挺幸福!”
这边大棚建设忙,那边羊群咩咩叫。在白家沟村的肉羊养殖基地,一只只羔羊在羊舍里悠然地吃着饲料,工作人员正在给羔羊们抽血检查。养殖场负责人宋文兵介绍,养殖场里主要有胡羊、杜泊、萨泊克三个品种,这些羊生产率和饲料转化率高,每次产崽2到5只,比较好养活,它们身上的羊毛也能带来收益,自去年养殖场开始扩建,现在已经有1000多只羊,一年平均能增加30多万元的收益。
在白家沟村的生态鱼塘,同样是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刚开业不久就吸引了大批钓鱼爱好者前来垂钓。鱼塘承包人宋建军说:“我们的养鱼场在白家沟村两委大力支持下于4月1日营业,目前营业情况还不错,混养池已经把鱼苗放进去了,年底能看到具体收益成效。再过一段时间,我们还计划弄些烧烤,以及其他的娱乐项目。”
近年来,白家沟村不断完善养殖业种类,促进养殖业多元化全面发展,除了肉羊养殖基地、生态鱼塘,还有万只养鸡场等,有力地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
白家沟村支部委员、村委委员贾树娟说:“白家沟村经过5年的发展,在壮大集体经济和产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去年,我们村获得了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项目。这些项目为壮大集体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可带动就业100多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产业发展为抓手,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拓宽老百姓的增收致富路。”
文字丨记者 常珍珍通讯员 张帆王彦楠 陈瑜婷
编辑丨王素茂
监制丨张力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