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福荫是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和厦门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同安区祥平街道溪声社区党支部书记。她始终把为民谋福做为己任,努力实践“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被社区居民称为“福荫群众的贴心人”。

“只有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

早在80年代初期,张福荫就积极投身到农村的改革开放实践浪潮中,与丈夫一起创办养鸡场,历经多年的艰苦创业,成为全村靠劳动致富的第一人。她带头辛勤创业,致富不忘群众,把自己在长期的实践中所掌握的养殖技术和积累经营方面的经验,从资金上、技术上毫不保留地扶持和带领群众发展养殖业,村民纷纷办起养鸡场,短短几年,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纷纷盖起了新房,实现了她说的“自家富了不算富,只有乡亲们都富了才算富”。她致富不忘回报社会,长期资助3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捐资兴办公益、致力于“村改居”工作,深得群众爱戴,从2003年起,连续当选为区第十四、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和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并成为祥平街道唯一的女支书。

“引凤筑巢,走发展经济的新路子”

作为人大代表和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重了,她瞄准了走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目标,带领班子成员开展认真的分析和调查,发挥城郊地理和交通优势,从优化投资环境入手,“引凤筑巢,走发展经济的新路子”。通过带头捐资,发动居民集资,先后筹集200多万元,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溪声社区成了一块投资兴业的乐土。通过“筑巢引凤”,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当年就引进了投资4亿元人民币的一家纺织企业--华诚纺纤有限公司。目前,已有4家企业在社区落户,年产值达3亿元,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同时利用这些企业落户社区以及靠城的地理优势,加快对富余劳动力的培训,鼓励他们兴办第三产业和进厂务工,拓宽了就业渠道,共转移富余劳动力350人,人均收入8200元,使溪声社区走出了一条近郊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子。

[1]

相关新闻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