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病鱼主要症状为嘴部和尾部出现溃烂,粘附絮状有机物及污泥,有时也会出现腹部及背部的浅表性溃疡。解剖常可见肝、脾萎缩,胆汁外渗等。取病灶处表皮及鳞片镜检,可见仙人柱或仙人球状典型柱状黄杆菌菌落。
危害及流行情况:该病为主要危害当年鱼。各种规格的加州鲈均可发生,发病时间短,死亡率高达60%。发病季节在春末夏季,28~35℃是适流行温度。需要指出,柱状黄杆菌主要由体表入侵,形成体表病灶,但也可侵入肝、脾、肾等内脏组织。
防治方法: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暴雨或“白撞雨”后及时使用复合碘等温和型消毒剂进行水体消毒;平时定期施用乳酸菌、芽孢杆菌等有益菌;以及使用适量的微肥等维持水体适宜的肥度,维持水体pH弱碱性等。发病后则可使用复合碘、硫醚沙星等进行水体消毒,若情况严重则需隔天再消毒一次;并拌喂4-5天敏感抗生素与胆汁酸、多维等抗菌保健药物,同时保持正常投饵量以鱼能够尽可能多地摄食到药饵。
鲈鱼养殖前景看好?但养殖户想赚钱,这些疾病防治一定要抓好
2016年我国淡水鲈鱼(主要为加州鲈)养殖产量为37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福建等6省份,占全国产总量的92%以上,其中广东占62%以上。加州鲈养殖分布具体如下:
1、广东:养殖主要集中分布在珠江三角洲的佛山市,主要为池塘精养。通过调研,2016年广东的养殖面积有8万亩,产量为23.5万吨。其中佛山的顺德区池塘养殖加州鲈有3.3万亩,主要分布在勒流、杏坛、乐从、龙江和均安等镇;佛山市南海区有2万多亩,主要分布在九江镇。顺德和南海两地加州鲈的平均亩产在3吨左右,高产量高达6吨,据此推算,仅顺德、南海两区加州鲈养殖产量近20万吨。
2、江苏:养殖主要集中分布在南京、苏州两市,主要是池塘养殖。之前河道湖泊网箱养殖面积较大,但由于环境保护的原因,网箱养殖已大面积减少。通过调研,苏州市吴江区池塘养殖加州鲈有3万多亩,南京市高淳区和溧水区有1.5万亩左右,平均亩产在1吨多,据此推算,总产量约4万吨。
3、浙江:养殖主要集中分布在杭嘉湖一带。据介绍和资料显示,仅湖州池塘养殖加州鲈在2万亩以上,养殖水平与江苏相当,因此,浙江加州鲈产量应在3万吨以上。
一、水质调节是
加州鲈鲈鱼虽然好养,但对密度水质要求相对来说,是比四大家鱼的条件要求高的。适度的稀养,有助于降低病害。对于水源条件较差的精养塘,即要高产,还要防病,那就只能增加水质调节的投入,才能做好疾病的防预。众所周知,加州鲈鲈鱼的诺卡氏菌,一直是困扰加州鲈鲈鱼养鱼的拦路虎,属于条件致病菌,当在杀虫、换水等外部应激导致鱼体力降低时,就会出现发病。由于发病周期长,前期不易发现,属革兰氏阳性菌,在允许使用的抗生素范围所限,在所做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对这种菌有效抗生素很少,所以一旦发病,要按规范的要求去治疗是有一定难度的。结合大量在养殖中获得成功的经验,就是注重水质调节,达到排泄与分解的平衡点,有助于预防好诺卡氏菌。在池塘养殖中,呈现出水质越差发病越厉害,同样的鱼,同一养殖场,当转移到水质更好,密度越稀的鱼池里饲养时,就只是改变这一条件,鱼病就更容易治愈。经过反反复复多次验证后,我们找到了一条通过水质调节法预防诺卡氏的方法。用鱼康的芽孢原粉与酵素、干酪乳杆菌,长期轮流使用芽孢与酵素,前期天天用,直到把氨氮、亚硝酸盐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才逐步减少使用频率。当遇到天气不好,或是浮头缺氧时使用干酪乳杆菌外用,并把芽孢原粉、干酪乳杆菌拌料内服。这个方法,我不仅在加州鲈鲈鱼养殖,也在其他鱼养殖中得到无数次验证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