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养殖技术主要内容有很多,需要考虑到方方面面,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讲河蟹养殖最基础的内容,这些只是大概内容,要提高产量和培育出高质量的河蟹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学习和实践,当然小编会和大家一起学习的。

一、在场地的选择上

1、一定要注意水源充沛,水质符合河蟹养殖标准,务必排除对河蟹养殖有害的物质。

2、地势要适当,周边无污染源,地势适合自流排灌,土质不漏水,不易渗透坍塌,而且要交通方便。

二、养殖塘的建造

1、应选择池深容量大,这样水温比较稳定而且不会受到干旱的影响,实践证明理想的水深保持在0.5-1.5m比较合适,池水过深会河蟹和水草的生长不利。

2、饲养池塘的地形应该以东西向的长方形为好,这样利于饲养管理和拉网,关键是日照长受风面大。

3、河蟹有很强的逃跑能力,养蟹池中的芦苇树枝小洞都可以成为河蟹逃跑的工具和通道,甚至会出现数只河蟹在池边搭“蟹梯”以便逃跑。所以为防止河蟹逃跑一般使用水泥防光墙、钙塑板,铁皮,尼龙薄膜,油毛毡,玻璃等在蟹池四周建立牢固的防逃设备。

三、在放养河蟹前

1、放养前1-至15天要对河蟹池塘进行清塘消毒,对野杂鱼、水鼠、水生昆虫、水蛇以及各种病原体进行清池。主要用的消毒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茶粕等。如用生石灰,干法清池,每公顷用量为975—1125kg,溶化后全池泼洒。

2、清除池边的杂草,挖除过多的淤泥。

3、种植可供河蟹栖息、避敌、蜕壳的水草,这些水草不仅仅可以供河蟹食用,还可以净化河蟹池塘的水质。水草的品质,轮叶黑藻、伊乐藻最好,苦草次之;伊乐藻春秋季为生长最好,可以早种植、早生长,从而可以早放蟹种,尽早饲养管理。

4、水草的覆盖率应该达到30%到35%。种植轮叶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的池塘,则需在在蟹种放养后在池塘的四周池边1m处设置宽度2m的水花生带。

5、螺蛳是河蟹理想的天然优质饲料,应该投放一些,而且螺蛳可以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能有效降低池塘中浮游生物含量,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利于河蟹生长。

四、河蟹苗放养

1、首选长江天然苗培育的蟹种或长江水系亲蟹人工繁育苗种培育的扣蟹为最好。

2、配套培育的幼蟹如采取三级放养,可于春季前后放入大池;采取二级放养,可在蟹苗放养20余天、蜕壳两次后从蟹苗培育池移人成蟹池。

具体做到:“一区”、“三改”、“三适”。

“一区”,即设置蟹种暂养区,用网围一块养殖区,为大塘面积的1/10---1/5,将优质蟹种放入其中强化培育,待大塘的水草长至占整个塘面50%以上、螺蛳已繁殖一定的数量再放人大塘饲养;

“三改”,即改冬放为春放,改小规格为大规格,改外蟹种为自育蟹种;

“三适”,即适当的放养规格、适当的放养时间和适当的放养密度。放养规格一般掌握在每kg80----120只,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放养蟹种要求80%以上为自育蟹种。

生产实践证明,自育蟹种的成活率、抗病力及长成规格明显优于外购蟹种。蟹种放养前先用6mg/L的高锰酸钾药液浸泡10--15分钟,再放入暂养区。

3、河蟹的放养时间一般是2月底至3月。

4、放养密度一般控制在1只/m2左右。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