洁白肥厚的双孢蘑菇,是上海人餐桌上经常出现的家常菜,无论炒、炖还是烧汤都喜欢放一点,口感好又能吊鲜味,甚至稍微在油里煎一煎,都是一道单独的美味。
那你可知道,目前全市蘑菇生产总量的90%以上都来自沪郊金山廊下的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这里不仅是长三角地区最大的工厂化蘑菇种植基地,更是带动周边一大批传统菇农走上转型升级的致富道路。
难以想象的是,十多年前,当地菇农还是搭着茅草棚种蘑菇,一年收益全靠“老天”说了算,受季节、温度影响明显。如今,每平方米每年的蘑菇产量从传统种植时的9公斤,跃升至工厂化种植后的300到400公斤,亩产量翻了30多倍。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十多年来,廊下镇的蘑菇之所以能够实现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带动致富“三级跳”,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上海食用菌界的“领头羊”,曾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等荣誉,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总经理陈林根。
不论寒冬还是酷暑,早上天刚蒙蒙亮,陈林根就来到菇房,一只手拿着打开电筒的手机,一只手轻轻抚过一片片蘑菇,察看长势。每天都这样泡在蘑菇工厂里的陈林根说,苦和累并不算什么,看着一朵朵洁白的双孢蘑菇从工厂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这才是他最满足的时刻。
国外取经,转型升级
2010年,看准金山农业发展前景,老家浙江嘉善的陈林根,在沪浙毗邻地区金山廊下正式创建上海联中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开始进行传统蘑菇种植。但随着蘑菇产业的发展,他渐渐发现传统种植方式一年只能种2茬,效益比较低下,已经跟不上市场变化。
四处取经学习,陈林根终于在荷兰找到了当时菌菇行业最为先进的工厂化种植模式。通过几年的摸索,2014年在廊下镇的大力支持下,合作社投资2亿开始工厂化转型,新建46间现代化菇房,通过智能化系统自动控温控湿以及二氧化碳浓度,模拟蘑菇生长的环境,让蘑菇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
2019年,陈林根又投资1.6亿开发二期项目,建设涵盖双孢蘑菇培养料三次发酵隧道、菌种厂和观光采摘等。二期项目今年已建设完成,投产后将年产三次发酵培养料8万余吨,预计合作社年销售额约2.5亿元。
“以前蘑菇工厂的基料都是买来的,一年只能收获6茬,现在联中自己生产的基料一年内可获11茬。”陈林根介绍,基料是回收周边水稻秸秆混合鸡粪发酵而成,种植蘑菇后基料又能还田当做绿肥,真正实现农业绿色循环生产的同时,蘑菇质量也较从前更加优质。
联农带农,共同致富
“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这句话常常挂在陈林根的嘴边。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他积极帮助周边传统菇户转型升级,改变传统种植模式。通过统一提供基料(培养料)、统一生产模式、统一技术指导,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联中形成了“三五牌”产业化联合体,即农户投入500万(其中财政扶持70%,自筹30%)建设基础设施,实现年产值500万元,年收益50万元,构建了绿色循环发展、合作社联农带农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三赢”新模式。
种植户陈明云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从2017年开始进行工厂化改建,到2018年改建后的合作社正式投产,蘑菇产量从过去的9公斤每平方米,跃升到300公斤每平方米,当年就获利50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原本在转型过程中有些焦虑的陈明云,心里彻底踏实起来,他欣喜地说:“现在这里有6间工厂化菇房,接下来还会继续扩建。”
在联中的带领下,廊下镇一个个“蘑菇房”接连成片,成为全新的“蘑菇小镇”,已吸引30多家食用菌企业落户,推动蘑菇产业从传统迈向工厂化,并不断提高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主动创新,打破垄断
从事蘑菇种植多年,面对目前国内工厂化双孢菇生产菌种全部依赖进口的现状,陈林根心里有一个梦想:“一定要研究出来我们自己的品种,有了自己的品种才有发言权。”
2017年,上海市农科院黄建春团队开始选育双孢菇新品种K6,通过与陈林根合作,在联中进行示范栽培。“K6菇形圆整、菇型较大、菇体较白,与A15相比,品质更佳、产量更高、抗逆性更强,商品菇率达到90%以上。”陈林根自豪地介绍,通过专家现场评审后,下阶段将根据新品种认定的程序,开展进一步的试验,从表型、代谢型、基因型等方面,确定该品种与原品种的差异,从而获得新品种认定。这将有望打破双孢菇种源的国外垄断。
创新的不止蘑菇品种。今年1月,由陈林根参与研发的双孢菇方舱式可移动低压发酵隧道,通过了上海市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组的验收。方舱隧道不仅解决了建造隧道需要专用耕地的问题,而且可有效降低企业品种试验的投资与科研的成本、风险。
陈林根透露,方舱隧道还将进行平菇、香菇、草菇等其他菌类隧道发菌技术的研究。未来,自己将一直致力于蘑菇产业,通过合作社的龙头带动周边菇农增收致富,促进金山廊下镇不断做大做强特色“蘑菇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