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块没有,养牛要不要试试????她是一个残疾人,却年收入超400万!
潘远香今年35岁,是宜宾市屏山县大乘镇正直村村民,3岁时,她因为疾病导致下肢瘫痪,被初步判定二级残疾人,永远只能用手爬行,“爬行女子”是大家给他的称呼。她也曾自卑和埋怨过,可擦干眼泪后,他凭着身残志坚的毅力,她历尽艰辛求创业,不仅创建了一个养殖场,还能带动村民走向财富。她闯出了残疾人声嘶力竭的呼喊,闯出了洗尽铅华的完美世界,更是闯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祸从天降 ta学会坚强
潘远香的犇犇肉牛养殖场开放在大乘镇正直村石明组,那里邻着一无人问津的小山沟。当潘远香和工人正在切割草料喂牛,记者恰好赶到。虽然在这之前有相关部门作了详细介绍,可是,带给了记者强烈的震撼依然是和她的初次见面:她的下肢严重萎缩,宛如一个匍匐的貔貅。她只有上半身能够活动,若是想挪动身躯就必须靠双手爬行。而她这时正坐在地上,用尽全身气力用刀宰草。宰好的草料放在背篼里后,她再一次使用双手挪一步再把背篼往前拖一下。在进入养殖场内后她像母亲一样,与场内臃肿的西门塔尔牛''嘻嘻交谈'',并一个一个喂它们吃草。
这个平凡又不起眼的潘远香,却能建起年产值超4百万元肉牛养殖场。
艰难创业 残疾身躯是一根支住天地的顶梁柱。
她2012年开始四处了解和学习如何肉牛养殖,而且特地请教了畜牧部门专家。不拖沓的她,在亲朋好友和政府部门的帮助下,2013年,在她老家进行养殖场的动工建设。“现在已投入了200多万,除了养殖场建设外,肉牛的本钱很大。”潘远香面带心痛的说,75头分给了屏山的农户喂养。养殖场目前只有42头肉牛。
根据她的介绍分析,今年养殖场的目标是产值400万左右,出栏200头肉牛,从今以后,她还会建一个肉牛屠宰场,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并且,直接面向大众市场。“预计6月就有一批肉牛上市,前来预购的很多,目前供不应求。”
潘远香谈起梦想面露自豪,她说,她的理想是带动附近村民特别是残疾人共同致富。“养殖场今后繁殖的小牛将送给乡亲们喂养,我提供技术和饲料支持,并全部回收肉牛。牛的生长期在8—10月之间,乡亲们每头牛能赚5000元左右。”潘远香告诉记者,而在今天,肉牛专业合作社已经成立,他们走上了养殖场加养殖户互惠互利。
研究生卖猪蹄成就百万身家,短短几年卖出30万只猪蹄
李功福的本职工作是中科院电子所助理研究员,卖猪蹄是他的副业,但现在他觉得,烤猪蹄这门生意可以做到更大,做出自己的品牌。
在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读研期间,李功福发现烧烤很受欢迎,女生又特别喜欢猪蹄,但市面上的工艺不是煮就是卤,没人用烤的,所以他就想开一家烤猪蹄店。
腌制、卤、是烤前的必备步骤,否则生猪蹄很难入味。为了学习这门技巧,李功福去烧烤店、卤肉店打杂,洗碗、扫地,看他们配料。每天偷学一点,晚上借同学家的房子再自己调试。经过一百多次反复试验,口感慢慢定型,大家都说他可以去外边摆摊了,他就用了400元启动资金开始创业了。
一段时间以后,李功福在成都也算有名气,但一个成电的研究生在校门口摆地摊,没少遭到质疑,多少双眼睛看着。又面临着每天被城管追赶的困境。后来机缘巧合,他结识了一名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他建议李功福到上海创业,并以他的名义申请代理基金。这一下子申请了10万,等资金到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两个月.
因为钱不多,李功福在松江租了一个最偏僻的店铺。但生意经营惨淡,于是他们想到把店面搬到路边。结果搬出去没几天,销量就直线上涨,不到一个星期卖出1000多只猪蹄。大家慢慢口耳相传,生意越来越好。后来拍客发现了他们,把视频上传到优酷,叫“放弃白领身份去路边卖烤猪蹄”,一天的点击量突破40多万。
接着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也找过来,那段时间每天都在应付这些东西。上海人对吃很挑剔,这一方面促使他们精进工艺,一方面也为他们奠定了口碑。
这几年,李功福总共卖出了30万只猪蹄。收益早已超百万。现在在五道口店面有一家3平米的店,还有三名服务员。
“最高峰时,我们每天能卖500只猪蹄。不过我仍想把生意做大一点,靠烤猪蹄来打造自己的品牌。”李功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