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疫情耽误了,现在大家抓紧干,抢时间栽下去,过了清明节就栽不活了。”3月18日一大早,王明礼又走进新开发的茶叶种植基地,与老战友们一起开荒种茶。

经过连续多天的奋战,王明礼领头新建的生态茶基地,今年已累计补苗80多亩,新开荒种茶70多亩。再过几天,被他新规划选定的100多亩荒山荒坡,又将全部换上新装,添上新绿。

王明礼于1964年1月出生在思南县关中坝街道龙江村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入伍,1984年5月9日在者阴山战斗中,为救战友,被敌人的炮弹炸断双腿,成为四级伤残军人,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

昔日上战场成英雄,今朝脱贫建新功。1985年,王明礼退役回乡后,被安排到思南县总工会工作。但他始终不愿甘于现状,主动申请到孙家坝镇石门坎村、大坝场镇花坪村、三道水乡柏杨村等地开展帮扶工作,一去就是10多年。

“军人就是奉献,军人就是牺牲。”瞄准思南县大规模调整产业结构的机遇,2008年以来,身残志坚的王明礼,又不计得失、不顾安危,誓与贫困战到底,拖着一条断腿爬坡下坎,带领乡亲们发展生态茶脱贫致富。

荒山变金山银山,荒地成绿地宝地。王明礼和一群退伍军人在思南县万家山上种下的4000多亩茶园,在经受2008年惨重的雪灾后,近年来一直产销两旺,连年喜获丰收,已成为周边4000多贫困群众的“钱袋子”。2018年11月,王明礼被评为首批全国“最美退役军人”,成为贵州获此殊荣的唯一一个代表,并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作了首场先进事迹报告。

英雄不改本色,战场冲锋陷阵。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王明礼深知防控工作又是一场硬仗,迅速牵头组建“联江疫情防控志愿突击队”,吸引了12名志愿者参与其中。

“国难当头,大家不计报酬、自愿参加,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王明礼说,疫情防控中,突击队坚持分两班执勤,外防输入、内防扩散,在“疫”线践行了“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铮铮誓言。

既主动投身一线,又尽力提供支持。疫情防控期间,王明礼创建的东升农场还向县内13个执勤点免费提供茶叶100多斤,向奋战在最前沿的公安干警、医护人员表示慰问,总价值2.6万元。

“疫情防控是特殊考验,脱贫攻坚是时代使命。我们一定要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所遭受的损失补回来。”随着疫情发展态势的积极转变,特别是思南被认定为疫情低风险区域后,王明礼又深入山中,忙于复工复产。

在鹦鹉溪镇双荣村,记者现场看到,60多个工人忙开荒,忙种茶,山坡上呈现一派热闹的春耕景象。“我们现在是在抢时间,规划发展的茶必须在清明节前栽下去。”王明礼说。

据介绍,为进一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培育壮大地方支柱产业,2018年以来,王明礼开辟新天地,在临近万家山的鹦鹉溪镇双荣村、大头坡村、鹦鹉社区等地,规划发展2100亩生态茶。其中,去年已完成整地、移栽1933亩;今年新开垦荒山100亩。

“我家6个人,妻子和一个小孩都是残疾人,根本外出不了。在这里栽茶,既开垦了荒山,又保持了生态,照顾了家庭,很划算呢!”正在地里忙活的双荣村村民杨通文说起到茶园基地务工,平常一脸忧愁的他,乐哈哈中流露出微笑。

目前,该基地已通过思南建立的茶园贷等方式融资800多万元,其中已解决群众务工报酬90多万元。“栽茶,每天有80元;割草,新手每天120元,熟手每天150元。”王明礼说,“建茶园的目的,就是要带动当地群众致富。”

新茶园初吐新绿,老茶园生机盎然。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思南万家山上的生态茶园不断抽出嫩芽。采茶青、制芽茶,山上上下人欢笑、机不停,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丰收图”。今年,王明礼领办的投产茶园预计采收芽茶1000多斤,毛峰茶4000多斤,仅采茶可为群众创收200多万元。“遇到周末,学生也会上山采茶,最多时山上有五六百人呢!”尽管疫情尚未结束,王明礼却坚定信心说,“因为疫情耽误的时间,我们一定会抢回来,遭受的损失也一定会补会来。”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