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有点田……对于很多生活在都市里的人来说,虽然每天和“钢筋水泥的丛林”为伴,但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依旧是深藏于心底的梦。有人说,对种植的热爱,已经被深深地镌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而今,当种植已经从生存需求演变为一种精神情结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寻求与土地的连接,他们或是去城郊租地耕种,或是利用自家阳台和门前小院,播下种子,收获满足。
都市边缘的“悠然南山下”
驾车出北京西四环继续向西行驶,不多时就能看到旱河路边一处幽静的园子,门口“开心农场”四个字分外醒目。“我们农场占地60多亩,目前已经全部租出去了。如果现在想租就要排队,等到年底看看情况。”农场负责人王力军介绍,因为农场距离城市中心区域较近,便成了青睐租地种菜人群的首选。
戴着帽子和手套正弯腰采摘的马女士就是其中一员。“这些都是3月份种下的,现在成熟了,每周我过来采收两次。”油菜、水萝卜、莴笋、圆白菜……只看一眼裸露在泥土上的部分,马女士就可以轻松地判断出哪些菜可以摘,哪些还需要再长长。
自去年起,马女士花了4000多元的租金,在农场拥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菜园,面积24平方米。“菜园可以自己维护,也可以选择托管。”马女士说,刚开始她自己打理,后来因为工作繁忙,就把小菜园托管给了农场,自己只需要支付管理费、决定种什么菜,其他的管理维护都由农场工人一手操办。
“中国传统文化讲究耕读传家,而我们现在往往只重视读书,却把‘事稼穑、丰五谷’抛在脑后。”马女士和她的先生一直心怀田园梦,他们曾经想拥有一个一层带空地的房子种菜,但买房时却阴差阳错失之交臂。后来,住在顶楼的他们,尝试在楼顶开辟一处菜园,很快又遭到邻居反对,理由是占用公共空间。在一筹莫展之际,一个偶然的机会,马女士听说了“开心农场”,在和先生一番“考察”后,便毫不犹豫地签下了租地协议。
“我们这儿只施用有机肥,不上农药,生产的都是有机蔬菜。”王力军说,每到周末,菜园里满是忙于耕种的人们,很多都是大人孩子齐上阵。而对马女士一家来说,耕种带来的回报很丰厚:体验到农耕乐趣,实现了与自然的对话,亲子关系更加融洽。现在,每当种植和采摘时,常有亲友和同事也来体验一把,小菜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在马女士的感染下,她的几位同事也租起地块,彼此间成了“菜园邻居”。
有人钟情自种蔬菜的绿色健康,也有人更乐意体验种植管理的劳作过程。今年一开春,居住在北京昌平区的彭女士一家,就忙起了打理山林、整修菜地的活计。
彭女士和丈夫退休前是教师和水利工程师,在城市居住多年的他们一直对土地和山林满怀深情。退休后,老两口在子女的帮助下承包了北京郊区的一片山林并在附近居住下来,顺便打理房前屋后的土地,过上了名副其实的田园生活。
“我们小时候,种菜是一种生存需求。”彭女士感慨,在困难年代,大家吃不饱饭,于是,家家户户在房前屋后都会种上些蔬菜瓜果,仿佛只有这样心里才会踏实。现在,日子越来越好,耕地种菜不是为了糊口,而是成全自己心中那份无法抹去的情愫。
近几年,随着年岁渐长,彭女士开始专注于自家小院里的果蔬种植。初春3月,先是在田垄里种下各种豆类,等天气回暖再种下些瓜菜……“我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给院子里的蔬菜浇水,老伴就喂喂鸡,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不过,我们老两口弄得起劲,年轻一辈却好像并没有太大兴趣。”让彭女士感到遗憾的是,每逢节假日儿女和孙辈来小院看望自己时,老两口想让他们多看看花花草草,多一些农事的体验,可孩子们大多时候还是盯着手机,并不能完全理解和感受种植与收获的意义。
虽然不被年轻人所理解,但彭女士和老伴依然自得其乐:按照时令将一盘盘鲜翠欲滴的果蔬端上餐桌,让劳作成为强身健体的“必修课”,让渴望平静的心寄情山水……于是,小小的菜园化身一片神奇的土地,承载着城市老人的乡愁和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心灵慰藉。
疫情催生阳台上的新乐趣
能在土地上种植固然过瘾,但对于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却未免有些“奢侈”。于是,阳台种植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受欢迎。
“我家的带叶小莴笋长成了,叶子也可以吃,半笋半叶时最新鲜,感兴趣的亲友请报名,免费赠送哦!”“五一”假期,王萌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种的莴笋。
王萌在北京从事媒体工作。疫情期间,原本每两天到菜市场采购一次蔬菜的节奏被打乱,买菜这个“刚需”一度成为全家犯难的事。“米、面、调味品都可以储存,但蔬菜讲究新鲜。”王萌说,看到一些邻居在网络平台买菜,她也跟着买了几次,但网购蔬菜不仅价格高,有些还不新鲜。
“咱家阳台不是有空间吗?阳光又很充足,为什么不自己种点儿菜呢?”一次视频中,远在澳洲的儿子提醒父母。没想到,这句不经意的话却成就了王萌的新爱好。雷厉风行的她将阳台的花盆换成泡沫箱,网购了菜苗和种子,在社交平台上查阅栽培知识。
没几天,试种的青蒜苗和豆芽都冒出了头。“爱人想做个炒肉片,就地拔了几根蒜苗,那股清香,好久都没闻到了!”王萌第一次尝到自己种植的喜悦,“原来在家里种菜也没那么难!”
当把自己的“入门级”劳动果实发到朋友圈时,王萌得到了亲友们的点赞和鼓励,也更坚定了她阳台种植的决心,开始尝试油菜、洋葱等难度稍高一些的蔬菜。渐渐地,从不会种菜到不缺菜,再到还能分享一些给邻居,成为令王萌自豪的事。
3年过去了,阳台种植已经成为这个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前不久在西安旅游时,王萌特意参观了一家小番茄博物馆,如同樱桃般漂亮的小番茄让她挪不开眼,最终买了种子带回北京。王萌说,自己现在是“半个”种植专家,在实现蔬菜自给自足后,如何让阳台变得更美、更接近自然,是她的新目标。
园艺种植,年轻人的休闲新宠
在以往的印象中,种植一直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虽然依旧对下地劳作“不感冒”,但近年来,不少年轻人却愿意成为自家阳台上的“都市农夫”。
据淘宝发布的《2022阳台种菜报告》显示,上海、东莞、北京、苏州、广州5地位列最爱在阳台种菜的城市前5名,种菜人群以“85后”到“95后”为主。2022年第一季度,各类蔬菜种子销量同比暴涨,种子购买人数连续3年增幅超100%。另据相关统计,“阳台种菜”市场规模可达百亿元人民币,其产业链更是覆盖蔬菜栽培全周期。
对于熟练网络购物的年轻群体而言,他们对种菜容器款式、色彩的精致度有更高要求,就连选择的种子也和中老年人喜欢的传统蔬菜有很大不同。比如,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个性化蔬菜,冰淇淋西瓜、巧克力樱桃番茄、无花果、人参果等小众品种更受青睐。同时,年轻人对种植作物的“颜值”也有着更高要求,于是乎,各种兼顾美观和造型的产品应运而生,尽管价格不菲,但颇受欢迎。
家住上海的蒋文是一个7岁孩子的母亲。这个“五一”,她没有加入旅游的人流,而是选择带着儿子在家种菜。
蒋文对于阳台种植的热爱,源自孩子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当时是老师发了一些植物种子,让孩子回家种植并记录生长情况。结果,孩子观察得不算认真,我却迷上了。”蒋文说,从最初种辣椒、小生菜给家里添盘菜,到后来的薄荷、香草、树莓给生活增添情趣,自己种植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各种种植设备也越来越专业,营养土、补光灯、多层菜架等应有尽有。
“对于我来说,比起吃到新鲜蔬菜,其实更多的是把种菜作为一种减压的方式。它能让我从快节奏的生活中短暂地跳出来,得到片刻宁静。”蒋文说,看着农作物发芽、开花、结果,总会让自己感到喜悦。在种植过程中,她也结识了不少具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彼此间交流种植心得、分享劳动成果,很有成就感。而最让蒋文感到开心的是,种植也促进了她和孩子的情感交流。“自从我开始种植,孩子经常会来给我帮忙,这个过程中我可以对他进行劳动教育,同时也增加了亲子互动。”
“种瓜得瓜”之外,我们还能收获什么?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城市农夫”从种植中获得的,远不止物质的丰盛。
国内较早研究休闲产业的学者,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主任研究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休闲哲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惠娣,长期关注城市“自产时蔬”模式的发展,同时也一直在探寻其背后的“魅力”。在她看来,“自产食蔬”不仅具有“自给自足”的角色和使命担当,其对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美化生活,对闲暇时间利用,对人的身心健康等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前几天出门,马惠娣看到有位老人在一块拆迁后闲置的土地上种菜,就过去和他聊天。老人告诉马惠娣,自己这些年在这块地上花费的精力和资金远高于种植蔬菜本身所获得的价值。为了种菜,他风雨无阻,其中的艰辛是没有参与过的人所体会不到的。“但我依然愿意坚守,因为这是大自然一年四季的馈赠。”老人说,要得到食物,就要流淌汗水,从中感知爱与节俭。“所以老一辈从种植中更多的是通过建立与土地的连接,获得精神上的寄托和满足,所取得的收获也是最好的润滑剂,承载着人与人之间那份绵长的情意。”马惠娣说。
对于喜欢在阳台种菜的年轻人,马惠娣认为,种植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一种解压和放松,是亲近自然、享受闲暇时光。“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与自然被越隔越远。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更加渴望接触自然。”马惠娣说,除此之外,种植也在帮助都市的年轻人重建一种接地气、有触感的日常生活。每当看着农作物从发芽、开花再到结果,总会让人有着收获的喜悦。在同家人一起品尝蔬菜的那一刻,内心更是充满了成就感。这时,种植的乐趣就像生活的注脚,变幻出活色生香的生活味道。
“种植对于孩子来说,则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马惠娣提到,让孩子看着自己亲手播下的种子破土而出,沐浴着阳光长高长大,这微小而奇妙的生命力,可以让他们惊叹生命成长的奇妙。在种植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也学会了对天地的敬畏、对食物的珍惜,懂得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种植的过程同样增强了孩子们的责任感,提高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而这些都是成人成才所必要的素养。“从小对孩子进行自然观、价值观、生命观、审美观的教育非常重要,需要各方共同加以引导,让年轻一代树立人与自然紧密相连的观念,保持对自然的尊重、敬畏、谦卑,并引申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惠娣说,“自产食蔬”备受青睐、发展迅速,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这一模式在当代社会存在的现实性、合理性以及它的战略意义。建构弹性与韧性兼具的“食物自给”模式,对个体、家庭、国家都是有益和必要的。
原文刊登于2023年5月15日《人民政协报》第5版民意周刊
记者:奚冬琪 司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