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快手上面看到养蜂的视频,我一直以来对养蜂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觉得养活以后还是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的,然后就决定去兴义去养蜂”。谈到当初为何选择养蜂时,莫翼峰的回答很简单,也很直白。

莫翼峰在室内养殖的蜂王

蜂王正在筑巢

莫翼峰是从江县宰便镇摆利村人,在当地,农户主要以养殖香猪为主,从未有人养殖过胡蜂,他算得上是摆利村的养胡蜂“第一人”。 2018年,他只身一人来到兴义学习养蜂技术,买了100只蜂王来自己培育,结果没过多久蜂王全部死完,没有留下一只。养蜂初创的失利,莫翼峰从中汲取了许多养殖胡峰的宝贵经验。接着他又投入3万元买了30窝蜂群来自己培育,经过悉心的照顾,30窝蜂群迅速繁衍并成活。2019年,莫翼峰共产出1800斤的蜂蛹,每斤的市场价达到80元。蜂蛹生产出来,就被抢购一空。

这一次,尝到了“甜头”的莫翼峰决定扩大养殖规模,并将当地的农户带动起来,带领大家实现脱贫致富

目前,摆利村有40多人跟随莫翼峰一家人来养蜂,每人一个月能得到3000元的工资。莫翼峰老丈人莫海修介绍道:“村民们除了和我们一起养蜂之外,如果愿意自己养蜂的,我们愿意无条件义务的教授他们技术”。

现在莫家的养蜂规模已经覆盖到了附近的5个村,很多人闻讯而来,上门向他们一家咨询养殖技术。

莫海修检查蜂王的喂养情况

加榜乡党委组织委员欧玉福就是其中一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说宰便镇摆利村有人在养殖胡蜂。加榜乡和摆利村的气候、生态、环境都差不多的,欧玉福认为,摆利村胡蜂养殖取得了一定的规模,加榜乡也可以借鉴来养殖。欧玉福说道:“脱贫攻坚,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让群众增收,这次过来考察学习,就是想让我们那边的群众也能够来学习,从而参加到养蜂的产业当中来,提高他们的收入,达到脱贫的目标。”

“现在我想让村里面的人以入股的方式跟一起来养蜂,把规模做大。”莫翼峰今年计划放养3000窝蜂群,自己留300窝来繁育蜂王。养殖胡蜂得到的利润均有村民自己平分,莫翼峰只收取村民买蜂的成本。

据莫翼峰介绍,胡蜂的繁殖期是每年农历的4月到11月,每年可以收两回,每窝的产量达到60—70斤左右。目前蜂蛹在市场黔东南上供不应求,而且在广西、云南当地也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如果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将会带动周边更多的农户实现增收致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杨舒丞 刘义鹏

见习记者 韦伟

编辑 黄懿歆

编审 陈海东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