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土地有钱挣、作价入股有分红,基地每年有活干,社员社保不用愁,村民争着来发展。”这是安顺市关岭自治县花江镇莲花村村民时常传送的顺口溜。
作为贵州少数可种植火龙果的县份之一,关岭自治县将该产业作为低热山区调整种植业结构和推进石漠化治理的重要途径。
2014年初,该县莲花村成立关岭自治县哨上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种植火龙果。村民除了有三四百元土地流转费外,还将作价入股,获取收益,实行“442”分配机制,即农户以土地入股合作社,财政补贴资金转化为村集体和农户的股权,火龙果销售收益由合作社、农户、村集体按4:4:4的比例分成。此外,合作社为16至60岁之间的社员及其家庭成员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新路子。
与罗甸相邻的望谟县,火龙果已成为群众的“致富果”、“摇钱树”。全县火龙果种植面积达1.8万亩,带动农户2560户15000余人脱贫致富。
贵州黔睢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参与望谟县火龙果种植的几家公司之一。2015年,已从军21年的李诗军自主择业回到贵州,创建该公司,集科研、种植、养殖、销售、餐饮服务为一体。公司下属望谟县双江火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望谟县蔗香镇新寨村生态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今年,蔗香镇坝猫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福宽加入了双江火龙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将财政专项扶贫量化到户资金及土地入股合作社,他成了一名股东和产业工人。他说:“火龙果经济效益好,但是投资大,加入合作社当股东,每年都有分红,我们不用担心销售和管理,公司用工优先考虑贫困户,每月工资2000多元,今年脱贫没问题了。”
如今,贵州黔睢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属合作社已在望谟县蔗香镇新寨村、蔗香村、移民村种植800亩火龙果,现已进入盛产期。公司注册了“迦南”商标品牌,取得农业部无公害标识。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生产经营模式,实行统一品种、统一购买生产资料、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管理。通过大力发展火龙果种植,带动当地300多贫困户就业,月均工资2800元以上,直接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就业25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