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炮、病菌和钢铁
前言:历史进程的地区差异
本书回答一个朋友的问题:为什么他的国家落后?遗传是一种答案,气候是另一种,第三种解释是河谷灌溉。另外一种解释是欧洲人用枪炮病菌和钢铁征服了美洲和非洲,但是为什么是欧洲先发达而不是非洲征服欧洲?本书的观点是因为环境。
第一部分: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
第一章 走上起跑线:
公元前11000年前,各个大陆发生了什么
真正的人类历史开始于50万年前的非洲。一种主张是所有人从一个地方发源到世界各地。克罗马努人杀掉了欧洲原来的尼安德特人。人类从水路到达澳大利亚等岛屿,然后灭绝了很多当地大型生物,而亚欧大陆依然存在大型哺乳动物是因为他们和人类一起进化,人类狩猎技能进步缓慢,而不是新大陆人类移居来以后直接将他们灭绝,这也导致了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没有家畜。人类能克服严寒后向北定居,长毛象绝种。人类进入美洲大陆后,当地大型哺乳动物也绝种。到此,除了南极洲外所有大陆都有人类定居,哪个大陆的人类会赢呢?
第二章 历史的自然实验:
莫里奥人是狩猎民族,遇到农业民族毛利人就被灭绝了,他们原先来自同一祖宗的分支,后来发展向不同的方向。不同岛屿上的人类是历史的自然实验:移民查塔姆群岛的祖先带的热带作物因为气候无法耕种,所以就狩猎导致没有多余的食物供养手艺人、军队等,狩猎不需要太复杂的器械,科技没有发展,岛屿只够2000人的生活,没有地方可以扩张,所以他们只能和睦相处,杀掉一些男婴减少人口,放弃战争。新西兰北部温暖的岛屿适合毛利人农业,农业有剩余有了政治家、军队、手艺人等,科技发展,也有战争经验。当毛利人发现查塔姆群岛的存在时,上面灭族的惨剧就发生了。这就是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六种环境可变因素:岛屿气候、地质类型、海洋资源、面积、地形的破碎和隔离程度。波利尼西亚群岛不同环境的岛屿产出不同的人类发展结果。靠近热带的农业,靠近南极的狩猎,发展出更高生产力的农业社会能供给更多人口,发展出政治、军队等。大的岛屿发展更快,征服整个群岛。波利尼西亚是环境影响人类的一个小实验,地球是大实验。
第三章 卡哈马卡的冲突
美洲大陆和亚欧大陆发生关系,最早是人类通过白令海峡到达美洲,之后就是印加皇帝和西班牙征服者相遇。西班牙人俘虏了印加皇帝,并勒索了史上最高的赎金之后依然杀死了他。俘虏印加皇帝使得西班牙征服行动更加容易,阿塔瓦尔帕被俘事件是观察两个大陆文明之间接触的一个重要窗口。
西班牙人邀请国王来然后埋伏俘虏了国王,印第安人没有见过马和枪炮,几十万人面对几百西班牙人,没有国王和领主都被杀被俘虏了,没人指挥,这就是卡哈马卡战役。双方武器的差距是决定性因素。不仅仅是土著盟友,不仅仅是土著人把西班牙人当神明下凡,还在于马和武器。到1536年大反叛的时候,印加人已经学会在狭窄地形伏击西班牙人。天花是西班牙人传染给美洲人的,入侵民族的病菌会传给没有免疫力的民族。航海技术只有西班牙人才有,印加帝国没有。行政组织方面,印加的中心指挥被摧毁就崩溃了。航海技术配合行政是扩张的关键。西班牙人有文字,能传播航海指导。阿塔瓦尔特中圈套是因为没有情报。美洲也没有文字传播西班牙人信息的能力。美洲文明对欧洲文明无知,并且自己内战经验和知识也不足导致指挥中心被毁被征服。为什么是欧洲发明枪炮而不是美洲呢?后面将介绍。
第二部分: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
第四章 农民的力量
种田能获得比狩猎和采集更多的能量,家畜提供肉、奶、肥料和拉犁。驯化动物和驯化植物配合,提高了人类可以生存的区间。可以定居不用游牧,定居可以提升生孩子的频率,生完不用带走,可以一直在同一个地方生活,加上每英亩能养活更多人,可以储存粮食,能养活不劳动的专门人才,形成复杂的王国进行征服战争。养活军队,养活手艺人,养活科学家,抄写员。农作物和家畜还可以提供保暖的皮,天然纤维,交通载具等,其中马在战争中发挥了尤其大的作用。驯养动物带来的病菌,让该地区的人们适应了这种病菌。
第五章 历史上的穷与富
为什么一些现代粮仓历史上不产粮食。为什么一些地区没有自己驯化植物而靠引进。有些地区的植物是本土驯化的,可以确认的是近东、中国、中美洲、南美、美国东部。部分确认的是非洲萨赫勒地带、西非、埃塞俄比亚、新几内亚。一种情况是本地狩猎的种族有了驯化的动植物以后,开始变成农民。例如埃及。另一个极端情况是外来人员才带来动植物引入,人口也被替换。怎么解释粮食生产的时间开始差异和模式上的地理差异是后面五章的主题。
第六章 种田还是不种田
为什么选择种田?刚开始人们是不知道农业的,所以不是选择的,是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人们狩猎采集,一边驯化植物,随着植物逐渐可以依赖,慢慢发展到种田。在发展过程中,人们会从狩猎,采集,种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获取能量的方式。一旦种田收益最大,该族群会选择种田,周围的族群看到以后也会结合当地情况选择种田或者部分种田或者依然狩猎。种田能赢的4个主要因素:1、狩猎收益小,大型哺乳动物灭绝。2、气候使得植物驯化的收益增加。3、技术进步使得种田收益增加。4、人口密度增加和粮食生产互相促进。结果适合粮食生产的地区,要么接受种田,要么被种田民族取代。只有地理隔绝的地方才能维持狩猎民族。
第七章 怎样识别杏仁
植物是如何被选中驯化的?植物为了维持繁衍,进化成让动物吃果实后种子带走新生。某些植物适合人类吃,被吃掉后可能种子在粪便中,可能过程中被掉落在地上。人们去采摘的时候选的就是适合人类吃的植物,因此培育起来的也是适合人类吃的,有人类喜欢的性状的植物。一般植物果实是甜的,吸引动物来吃,种子是苦的,不能让动物嚼碎。野生杏仁是苦的有毒的,部分发生变异的被人类种植,维持下来。为了油,人们选择是油橄榄,近代培育棉花。亚麻是古代主要纺织材料,选择茎部长直的。还有几种主要变化,1、影响种子传播的野生结构,例如不爆裂的豆荚。2、没有厚厚的种皮和发芽抑制。3、能纯种繁殖,保留对人类有利的性状变化。总之人类造成了环境的改变,动植物被环境选择,环境从自然环境变成人的环境。
那为什么有些植物不被驯化呢?果树和坚果要3年以后才结果,只有完全定居的人才会去栽树,这类可以通过插枝保证优良的性状可以遗传到后代。第三阶段是后期才有的嫁接技术才能保证好的性状遗传的苹果、梨等果树。很迟被驯化的植物是需要异花传粉的植物,驯化难度较大。谷类和豆类构成农业文明主要食物来源。新大陆因为没有家畜只能靠人力耕地播种。到罗马时代,几乎所有现代驯化动物和植物都已经完成。
橡树没有被驯化。1、收获周期长。2、被松鼠等传播,人类不好选择控制。3、橡树苦味基因难以去除。草莓:人类选择大果粒的但是鸟始终在传播小果粒的。
第八章 问题在苹果还是在印第安人
为什么农业发展有快慢。一种解释是没有适合的驯化植物。二是得到其他事物的容易与否,或者文化特点。直觉地说,任何地方只要温暖野生植物就十分丰富,但木本植物没有果实,叶子和根也不能吃。实际上20万种野生植物中只有十几种占全球产量的80%。能适合驯化的极少,所以有些地区没有适合的驯化植物也正常。但是还有一个疑问是为什么有的植物在A地区被驯化在B地区没有。要看该地区只靠这个植物能不能支撑定居需要的能量。新月沃地有自身独特的良好条件,一是植物数量多,由于气候植物会把能量都花在种子上所以人类可以吃。二是那些物种即使野生状态也成片出现,采集性价比高。三是雌雄同株植物比例高,能维持优良性状,蛋白质含量也高。
新月沃地的地中海气候优势1、动植物多。2、气候变化大,有利于演化。3、高度地形变化多,可以错开收获。4、植物多导致大型哺乳动物多,有好的动植物组合后,新月沃地形成巨大优势。5、来自狩猎采集的竞争小。美洲是反例,只有2种家畜,玉米也难以驯服。
对其他地区问题1、是否了解当地的植物。2、如果了解是否文化让他们没有走上这条路。对于问题1:回答是肯定的。对于问题2:没有合适驯化的谷类、没有大型哺乳动物、根用植物蛋白少,能量少。 例如美国东部的植物只能作为一个小补充,其植物有其固有缺点。等到他们发现更好的植物并驯化出更好的植物时比新月沃地晚了9000年。并没有因为文化禁止新物种,只是没有得到更好的物种,发展太慢被欧洲灭掉。苹果很难驯化就是主要原因。
第九章 斑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则
幸福的婚姻必须具备所有要素,不幸的婚姻只要一个要素不具备就是不幸的。驯服的动物都出现在亚欧大陆,本章讨论驯服动物的问题。驯养大型哺乳动物能带来肉、奶、肥料、运输、皮毛、军事、犁地、病菌抗体等诸多好处。其他小型哺乳动物、昆虫、鸟类也能给人类带来好处,但本章只讨论大型哺乳动物。
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其实在20世纪之前总共只有14种,其中只有9种是重要的,只有5种是遍布全世界的,按地区划分亚欧大陆有13种,南美一种,北美澳大利亚和撒哈拉以南0种。驯化的定义是让人们自由交配,成为对人类更有用的种类。大象只是驯服而没有驯化。亚欧大陆分布也不均匀,前文的西南亚有7种,这是欧亚大陆有枪炮病菌和钢铁的重要原因。
欧亚大陆拥有13种的原因是地方大,各种环境都有,候选的大型哺乳动物多,也没有被人类灭绝。从驯化比例看,欧亚大陆驯化比例也最高。欧亚大陆的马能驯化但非洲斑马没有驯化,类似这种问题是不是文化造成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当欧亚大陆5种主要驯化动物到非洲的时候,只要条件许可的地方都被当地族群接受了,并且这些部落因此强大更新是其他部族,马匹改变了非洲的战争形态,没有更广泛传播只是因为采采蝇的锥虫病。其他地区也类似,和文化无关只是因为没有适合驯化的动物。人类试图驯化的很多,驯化成功的很少。能适合驯化的都被古人驯化了。
适合驯化的动物特点都相同,不适合驯化的原因1、日常食物吃太多,能量转化效率低。2、生长速度长肉要快。3、适合在圈养中繁殖。4、不会杀人。5、不能容易受惊吓。6、群居结构适合驯化,独居不适合。
第十章 辽阔的天空和偏斜的轴线
大陆的轴向对文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粮食生产的传播对枪炮病菌和钢铁的生产影响是很大的。粮食传播的方向,欧亚大陆是东西方向,非洲和美洲是南北方向。东西走向的传播速度快。不同地区的遗传突变可以判断一个驯化物种是传播过去的还是不同地区独立发展起来的。结果证明,美洲的很多物种都是不同地区分别驯化的而不是传播的,这是因为传播太慢,如果传播快的情况就不需要重新驯化了。从新月沃地开始的欧亚大陆传播因为纬度相似传播容易,美洲和非洲南北方向传播难。在驯化的动植物后,文字轮子等也跟着传播。
欧亚大陆驯化植物传播快使得不同区域不需要重新驯化,纬度相同气候相同是最重要的因素,新月沃地和其他同纬度地区的种子互相传播很快就都发展起来了,当然除了纬度,地形和河流等都是重要的环境因素,相似的环境有利于传播。轮子和文字的传播也随着粮食的传播收到影响,对作物,畜牧,粮食生产等经常交流的文明当然也经常交流文字等其他技术。
第三部分:从粮食到枪炮病菌和钢铁
第十一章 牲畜的致命礼物
一个农民肯定打不过一个狩猎者,但是农民能养活人口数量比狩猎者多得多,所以能赢。农民的病菌、武器、盔甲、政府组织都更强大。为什么西班牙的病菌杀死了大量的印第安人而不是印第安的病菌杀死西班牙人并流行到欧洲?
病菌也是演化的胜利者,它们是杀死宿主自己也就死了,所以它们的利益是多传染。病菌所有让宿主出现的症状都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一种方式是等宿主被吃掉完成传播,有的是等待在宿主的唾液中搭便车,其他一些病菌改变宿主的结构和习惯来加速传播,比如梅毒天花,感冒病毒诱使宿主打喷嚏来传播自己,霍乱靠水源,狂犬病靠咬人,钩虫和血吸虫靠粪便传播。病菌的一切都是为了传播,宿主死亡只是附带结果。
人类的反抗一个是发烧,提升温度把病菌烤死,然后是免疫系统,但病菌也演化出各种变化对抗免疫系统。人类最慢的反抗是自然选择,需要一代人,对个体这没有意义,对整个人群就加强了生存能力,当然病菌也会随之演化,双方进行军备竞赛。
流行病的特点:1、传染快。2、急性病。3、部分人产生抗体。4、只在人类传播。稠密人口必然有部分人有抗体,稀疏的狩猎人口未必,可能就被灭绝了。人口少的部落容易得慢性病和非致命性传染病。稠密人口军备竞赛更强,病菌实力也更强。为什么农业人口病菌更多?因为农业定居,不会排了粪便就走,粪便还会被当做肥料,病菌更容易传播。农业储存粮食引来的老鼠等也方便了病菌传播。密集城市让他们更好传播,贸易路线让它们传播的更远。
牛羊等也让部分病菌能传染到人。动物疾病传染到人身上有4个阶段。1、从宠物直接得来。2、可以直接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病。3、在人体内安家落户的动物病原体。4、之前三个阶段演化的幸存者。病菌会演化地不那么致命,让宿主活的更长有利于自己传播。
欧洲的病菌杀了95%的印第安人,却没有美洲的病菌传到欧洲。欧洲的军备竞赛时间更长,并且欧洲畜牧多,美洲驯服的动物少,军备竞赛不够强。非洲等热带疟疾对欧洲人造成巨大杀伤。
第十二章 蓝图和借用字母
为什么有的民族有文字,有的没有。有3个策略构成书写基础。一是一个书写符号代表言语单位的大小,一般用字母表。二是语标,用一个书写符号代表一个完整的词。三是一个符号代表一个音节。现行的书写系统都是混合策略。发明书写系统是困难的,最早的抄写员必须拟定一些基本规则,设计符号代表语音。独立文字发明很少,大部分都是借鉴改造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如何造出代表实际语言的显而易见的符号。最早文字的苏美尔人发明了语音原则,通过义符表达同一个发音的不同意思。苏美尔文字最后是3种符号的复杂组合,语标,语音符号和义符。另一个独立发明文字的是中美洲的印第安人,他们和苏美尔文字有相似性,证明了人类创造的普遍性。
造文字需要能养活专职人员并且群体认为文字是有用的。最早有条件的就是苏美尔和印第安人,其他都可以借鉴。一种传播的方式是直接借鉴,另一种是修改。古代文字不好传播一是文字本身不完善。二是会的人少,古代故意限制会书写的人,方便统治。有粮食能养专职人员是有文字的必要条件,还要有人传过来,自己发明太慢。地理条件和环境影响文字传播。
第十三章 需要之母
武器和运输工具等技术提供战争的手段是技术发展的主要原因,为什么欧亚大陆的技术演进更快。需要是发明之母,但很多发明是有人好奇或者意外发明的,发明出来了才找用途,因为早期型号可能功能较弱,改进后才推广开成为重要发明。实际上发明不是个别天才的行为,技术是积累的,每项技术都有前人和后人,被大家记住的是做出突出改良的让当时社会可以大规模使用的那个人。
原始人对所有东西进行反复观察和试验,能发明一些新东西,一旦发明了新东西之后就要说服社会采用这个发明。主要的阻碍有1、与现有技术的经济利益冲突;2、社会价值和声望。3、是否符合既得利益,例如键盘分布不是最佳但是大家不愿意改。4、新技术的有点需要容易被看到。各地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
人类预期寿命变长使得人们可以有更长的时间去累积技术。经济文化对发明的影响1、古典时期有廉价劳工。2、西方专利保护,中国不保护。3、技术培训机会,有些有,有些国家没有。4、现代资本主义指标使得发明可以有回报。5、美国发明家可以个人赚钱,新几内亚要养一个家族。还有其他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总之不同人群对新事物的态度完全不同,同一人群不同时期态度也不同。
发明2个因素:1、发明某个技术的容易程度。2、某个社会和其他社会的接近程度。植物驯化和陶器在很多地区被独立发明而文字就很少。复杂的发明借用比独立发明快。一个技术发明后传播一种是其他社会看到或者听到觉得能接受。另外一种是没有技术的被有技术的种族征服。还有的方式包括和平贸易、间谍活动、移民、军队占领后获取。技术传播同样可能是基于蓝图,也可能是触发了让人们去尝试。孤立的地理位置不利于传播。技术不但要获得,也要保持,如果放弃重要技术又孤立没有外敌可能会技术倒退。技术会催化自身,技术能促进新技术发展,多种技术组合又能发展新技术。定居生活也大大有利于发明。人口多的地区产生发明家的几乎也多。
总结一下粮食生产开始的时间、技术传播的障碍和人口的多寡是影响技术的三大因素。粮食生产最早在欧亚大陆,欧亚大陆面积大竞争激烈,大片陆地有利于技术传播。美洲的海峡、沙漠、热带雨林阻隔了传播。非洲撒哈拉以南面积太小,又有沙漠阻隔。人口方面欧亚大陆最多。加上技术积累和催化作用,各个大洲技术差距不断拉大。
第十四章 从平等主义到盗贼统治
游牧民族一般被政府击败后由宗教辩护合法性。政府和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呢?我们采用族群、部落、酋长管辖地和国家4个分类的人类社会。族群最原始,没有正式的上下级关系。超越族群后是部落。部落的人更多,有不止一个氏族,互相之间通婚。人认识的人数上限就是几百人。血缘或者姻亲关系使得警察法律等变得不必要。部落是一种非正式的平等,决策信息是公开的。
酋长管辖地有公共建筑物,几千人到几万人。酋长是权利中心,世袭,垄断重要信息,服装有明显标志,下属有一两级官员。人分为世袭酋长和平民两种阶级。酋长管辖地的优点是有再分配机制。从好的方面说可以建设灌溉等公共设施,从不好的情况说盗贼统治从平民敛财。盗贼统治看剥削的程度,剥削程度太高会被推翻或者被其他贵族取代。盗贼统治要怎么维持自己的地位呢?1、解除平民武装,同时武装上层人物。2、把收上来的财物大部分分给民众。3、控制武力维持公共秩序和制止暴力以促进社会幸福。4、制造为盗贼统治辩护的意识形态或者宗教。宗教给中央集权社会带来其他好处,1、给人们一种关系,非血缘但是是自己人的认同感。2、牺牲自己为了集体,对外地的时候特别有用。再往上是国家制度,国家领导人垄断信息,经济专业化走向极端,农民也无法自给自足。大多数早期国家经历过奴隶制,管理层级增多,管理类别也更细,法律、警察也建立起来。国家是按政治和领土建立起来的,包括很多民族。后期的很多国家都摈弃了领导世袭制。
长期看,大的复杂的国家政府小的简单的国家或者酋长管辖地,他们有专门军队的优势,有宗教教导人们为了集体牺牲自己。我认为人口稠密是预测社会复杂程度的唯一依据。如果是一个大而简单的社会为什么会变复杂呢?
粮食生产的影响1、随季节定期投入劳动力,收成贮藏好后建立公共工程,2余粮生成阶级,3让人定居。国家能解决1、陌生人冲突问题。2、人多很难共同决策,国家有中央集权。3、人多需要交易的多,国家货币解决。但是坏处也是掌权的人为了自己私利可能破坏总体利益。简单的组织形式会互相兼并成为更大的,以武力为基础,也有可能被外力威胁被迫联合。
粮食生产和社会之间的竞争与混合产生征服的原动力:病菌文字技术和中央集权的政治组织。
第四部分:在5章中环游世界
第十五章 耶利的族人
澳大利亚4万年前还对欧洲有优势,澳洲分为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新几内亚面积小但环境好,人口比澳大利亚多。澳洲大陆和其他大陆是隔绝的。新几内亚植物很好,采摘比种田获得能量多,所以还是维持狩猎采集,依然使用石器而不是钢铁。具体原因1、粮食和猪不够好,没有动物可以驯化拉车耕地。2、种田地方不够大。3、只有4000英尺到9000英尺可以种田。当地被环境分割的也很厉害,组不成大的国家,更无法养出专业人员发展科技。地理环境独立外面的科技也很难传播进来,直到欧洲到到来。澳大利亚半大陆的大型哺乳动物被人类灭绝,导致没有畜力后来也没有适合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农业方面因为干旱和无法预测的气候,无法支撑稠密人口,也没有适合的驯化植物。他们维持少数人口,烧丛林,之后技术发展使得食物来源增加,人口也有所增加,但最终还是狩猎采集,最终没有金属工具。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互相交流很少。
当澳洲大陆遭遇欧洲人的时候,没有被消灭是因为当地的疟疾。19世纪80年代前没有固定的欧洲殖民地,之后欧洲的天花和其他传染病得到了控制,而亚洲的病菌到新几内亚给他们锻炼了抵抗力,所以新几内亚没有被欧洲的病菌打败。到20世纪30年代欧洲人大批到来,已经不再用大批屠杀来进行殖民了。此外缺乏合适的动物植物可用也是欧洲人难以定居的一个原因,最终澳大利亚土著所剩无几,新几内亚土著依然生存。对澳大利亚的人口消灭还是屠杀和病菌两种方法。
第十六章 中国是怎样成为中国人的中国的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大一统,很早地统一了语言和文字。但实际中国有8大语言,4大语系,汉藏语系最大,其他是散布的,其实就是原来连续后来被汉藏语系拆开了。根据考古中国是驯服动植物最早的地区之一,主要传播方向是由北向南,能跨纬度传播的原因是平原多,距离近,运河也存在。通过暴力实现了文化和文字的统一。中国的集中发展也导致技术传播到周围地区。
第十七章 驶向波利尼西亚的快艇
后面是其他几个大洲的情况,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主要观点都在前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