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区养猪很早就采用舍饲和放牧相结合的方式。畜圈早在原始时代即已出现。甲骨文中有专门表示猪圈的象形字。夏商时代,阉猪和选育猪种技术已经产生。甲骨文中有专门表示猪的去势的文字。相传商代的韦豕善于选育猪种。先秦时期已有“六畜相法”,从秦汉以后不断得到发展(详见相畜条),这对猪种的选育具有极积意义。
秦汉时期,养猪遍及全国。《方言》:“猪,北燕、朝鲜之间谓之豭;关东、西谓之彘,或谓之豕;南楚谓之猪子。”猪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进一步的提高。据《史记·始皇本纪》记载,秦时已有供公众配种用的串户配种公猪,称为“寄豭”。《史记·日者列传》留长孺以相彘(猪)立名。”这是关于相猪法最早的文字记载。明《物理小识》引留长孺相猪法:“短项无长毛者,良;一厢有三牙者,难留。”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外形是体质的外部表现,能反映其生理机能特点和生产能力。这对选留猪种很有意义。《尔雅》记载了秦汉之际猪的不同品种,如豱,是头、足和躯干都短,毛短赤黑色,皮理 腠蹙的猪;豥,是四蹄都白的猪;
,体形较大而有力的猪。《广雅》中的顿丘猪,是今河南浚县一带的良种猪;梁
是梁州(今陕西南郑县东)地方良种猪。《异物志》记载:“郁林大猪,一蹄有四五甲、多膏,卖者以锥刺其头,入七八寸得赤肉乃动。”说明当时在广西郁林地区已育成肥大的良种猪。出土文物亦反映了各地猪种的区别。广州郊区出土的东汉陶猪,具小耳竖立,头短体圆,背宽肢短等华南小耳型猪的形象,表明当时已基本具备华南小耳型猪的早熟、易肥、肉质佳良的特点。泰州出土的汉代滑石猪,其头、颈、嘴和腿都短小,背宽微凹,臀部发达,具有泰兴大伦庄猪的基本特点。总之,两汉时期由于相猪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饲养管理技术的提高,许多地区都逐渐育成了各自的地方优良品种。中国猪种的选育成功,对世界猪种的选育具有重大影响。《大英百科全书》指出:早在2000多年前(约在汉武帝时),罗马帝国就引进中国猪种(岭南猪——广州太白猪),改良他们的原有猪种而育成了罗马猪。而罗马猪,对近代西方著名猪种的育成曾起过很大的作用。此后,英国引用中国猪种,育成著名的大约克夏猪和巴克夏猪。美国引用中国猪种,育成著名的波中猪和白色折斯特猪。
两汉时期养猪,有全年舍饲、牧放和舍饲相结合两种方式。肥育猪舍饲,老母猪和架子猪半放牧半舍饲。猪舍多与厕所结合,目的在于积肥(见图)。这种溷厕合一的方式的产生,不晚于战国,延续至魏晋以后,它方便了积肥,但影响卫生,而且使绦虫病绵延不断,影响人畜健康,因而为后世所淘汰。
江苏徐州出土东汉陶猪圈
对半舍饲半放牧而以舍饲为主的饲养方式作了总结,提出“圈不厌小,处不厌秽,亦须小厂,以避雨雪,春夏草生,随时放牧……,八、九、十月放而不饲,所有糟糠,则蓄待穷冬春初”。
《齐民要术》非常重视猪的选育和饲养管理,尤其重视对母系的选择和仔猪的饲养等。认为:“母猪取短喙无柔毛者良。喙长则牙多;一厢三牙以上则不烦畜,为难肥故。有柔毛者,焖治难净也。”各地出土的南、北朝猪俑的形态,与《齐民要术》的要求大体一致。为了保证仔猪能充分采食,《齐民要术》提出要把仔猪与其母分圈饲养,又“宜埋车轮为食场,散粟豆于内,小豚足食,出入自由,则肥速。”对寒天出生仔猪,要用蒸笼保暖不蒸则脑冻不合,不出旬便死。所以然者豚性脑小,寒盛则不能自暖,故须暖气助之。”近代科学研究证实,新生仔猪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全,调节体温的机能不完善,极易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一旦受寒则直接使体温发生不可逆的降低,并导致死亡。
隋唐以后,养猪业又有发展,并且成为增加农民收益的一项重要内容。《朝野佥载》载:“唐拱州(洪州)有人畜猪以致富,因号猪为乌金。”不仅民间积极养猪,部分州县也曾有过大规模的官府养猪。如当时的虢州就有“官豕三千”。这一时期,猪种的选育改良技术继续发展。西安李静训墓,合肥伏波墓分别出土的陶猪形态,都生动地显示了当时渭水、淮河流域猪种的良好繁殖性和哺育能力,且具有旺盛的将饲料转化为乳汁的能力。华北唐墓出土的红胎陶猪,显示出华北小耳型猪种的早熟、易肥、多产等特点。
宋以后的养猪业,在持续发展中有反复。这一时期的养猪经验散见于、、《本草纲目》、等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不但注意外形要求体质结实,发育匀称、骨细、少筋、多膏等,且注意经济价值,要求饲料利用率高、耐粗饲、增重快、多产等。这一时期不单注意猪种的选育、饲料源的开辟,而且注意饲养管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如《农政全书》记载:“猪多,总设一大圈,细分为小圈,每小圈上容一猪,使不得闹转,则易大也。”《三农纪》:“若养数猪,饲须少下。豢人持糟立圈外,每一槽着糟二杓,轮而复始,令极饱。若剩糟,复加麸糠,散于糟上,令食板净方止。善豢者六十日而肥。”为了促进猪的快速肥育,《农政全书》、《三农纪》、《卫济余编》、等均提到育肥、催肥的药物食疗法。如“用贯众三斤、术四两、黄豆一斗、芝麻一升,各炒,共为末,饵之,十二曰则肥”。
中国养猪自古以来均以青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据不完全统计,古代人民养猪采用的饲料共有12类42种之多。提出用葫芦瓤喂;《淮南万毕术》提出麻盐肥猪法和精粗饲料搭配混合搅拌喂猪;《神农本草经》提出:“梓叶、桐叶饲猪,肥大三倍”等,这些说明人们在用青粗饲料养猪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齐民要术》较全面地总结了这些养猪经验,以后均以此为基础而加以发展,受小农经济的限制,充分利用青粗饲料,把有限的精料用在仔猪发育生长阶段和冬末春初舍饲的催肥阶段。这种方式,虽然饲养周期延长了,但利用了大量廉价的农副产品,所以还是合算的。为了广辟饲料源,元、明以后对猪的青粗饲料不断加以研究和推广。如元说:“江南水地,多湖泊,取萍藻近水诸物,可以饲之。养猪凡占山地,皆用橡实,或食药苗,谓之山猪,其肉为上。江北陆地,可种马齿苋,约量多寡,计其亩数种之,易活耐旱,割之,比终一亩,其初已茂,用之铡切,以泔糟等水浸于大槛中,令酸黄,或拌麸糠杂饲之,犹为省力,易得肥腯。”这里不仅提出向水、陆开发饲料的先进经验,而且提倡用发酵饲料喂猪,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清《三农纪》、《豳风广义》等书里也收载有类似的内容,且比之《农政全书》、王祯《农书》、《沈氏农书》等有所增益。已出现地主经营养猪不计成本的富养猪方式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