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在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随后,这些城市陆续出台了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实施方案。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作为我国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中一项重要创新举措,聚焦市场主体关切,着眼于利企便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环境和坚实基础。近两年来,各试点城市以此为契机不断迭代升级、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国家战略要求、对标国际高标准规则,释放制度型开放活力。其他地区可以学习借鉴创新试点城市经验、探索有本地特色的营商环境提升路径、不断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全力以赴抓好营商环境建设

好的营商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培育沃土,也是市场主体的生命之氧。优化营商环境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根本途径,是应对复杂外部环境形势、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关键。近年来,北京、广州等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建立了强有力的改革协调推进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优化营商环境涉及面广,只靠一个部门难以实现流程再造、有效监管和服务优化,只有各部门协同、政企联动才能使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红利最大成效落实。各地应学习试点城市经验,加大对营商环境的重视程度,把其作为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和有效抓手,摆在“头号工程”位置,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要成立专班加以推进落实,加强议事协调和专题调度;要加强不同部门之间政策的配合联动,搭好“协同”平台,做好“统筹”文章,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开创步调一致、齐心协力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局面。

以企业满意为导向

营商环境究竟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只有做到以企业满意为导向,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制度环境,营商环境才能算得上一流。近年来,上海全力打造“店小二”政务服务品牌,让“店小二”式服务,不仅有真诚的态度,更有过硬的功夫,取得了广大市场主体和群众的普遍认可。当好“店小二”,关键是要把“用户思维”“客户理念”融入企业生命的全周期、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和服务企业的全过程。应学习上海以企业满意为导向的服务意识和理念,以服务者心态“打开门”“俯下身”“心贴心”倾听企业需求,甘当“店小二”,为企业解决各种问题,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要围绕企业生存发展需求,强化要素保障服务,切实降低企业制度性成本;增强主动服务企业意识,多下企业调研,倾听企业呼声,直面企业关切点,设身处地从企业角度考虑制定政策;建立联系服务企业的制度,落实责任到部门,为企业发展壮大提供“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外部环境;聚焦企业反映集中的办事环节痛点、堵点和难点,把疏通制度瓶颈和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作为改革重点,形成政府、企业、社会良性互动促进优化营商环境的局面。

以数字化改革为手段

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来临,数字技术、智能化应用在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起着越来越显著的作用。近年来,杭州把“亲清在线”系统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有效抓手,通过一键通的政务服务系统使惠企政策高效、快速直达企业,数字赋能为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迭代升级的技术支持,数字化改革成为推动政府监管和政务服务一体化、智慧化的有效手段。深圳在全国率先推出“秒批”“秒报”改革,实现基于数据自动比对的无人干预自动审批,以及基于数据和材料自动推送填充的智能申报,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便利、政府服务更高效、审批过程更透明。在此基础上还推出“秒报秒批一体化”政务服务新模式,实现从申报到审批全流程“不见面、零跑动、全自动”。通过流程优化、系统改造和数据共享,政务服务完成从人工审批向数字化智能化审批的转变。要学习杭州、深圳等城市数字赋能、智能化引领的先进经验,通过大数据、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应用,推动探索更大程度、更多数量、更广领域的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程网办”“最多跑一次”“智能秒批”,用数字赋能为优化营商环境保驾护航;通过“网上办”“掌上办”,向数字化、智能化要效率、要公平,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从“可网办”实现“全网办”转变;加快打破数据烟囱、信息孤岛,扩大各部门和地区间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范围,推动解决市场主体反复多处提交材料、数据资源不能共享的问题,促进更多事项网上办、一次办。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