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普洱茶价格逐年升高,受到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布朗山乡出现了毁林种茶的乱象,一些茶农打起了非法侵占林地的主意,使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记者发现,不仅仅是在被称为“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勐海县,毁林种茶乱象在其他一些茶叶产区也有所发生,而背后存在的党员领导干部及公职人员失职失责、违纪违法行为更应引起注意。
从各地纪委监委通报的典型案例看,一些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未正确履行职责,导致毁林种茶问题时有发生。如,福建省武夷山市原副市长伍洲对其主抓的茶山整治工作部署推动不力,明知毁林种茶等问题的存在,却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也未督促其分管负责的林业部门履行森林资源保护职责,造成生态环境被破坏等不良影响。武夷山市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立忠在茶山综合整治工作中不作为、慢作为,未严格落实监管责任,督促日常督查不力,组织实地走访不深入,导致辖区内出现违规开垦茶山、毁林种茶等问题。最终,伍洲、杨立忠两人均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少数党员干部收受财物,为管理服务对象提供不正当帮助。勐海县开展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专项整治工作期间,县纪委监委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跟踪监督,发现部分村组干部和农村党员存在违规收受租地老板红包等问题。此外,还发现该县林业和草原局部分领导干部存在违规收受管理对象财物,为管理对象办理林权证提供不正当帮助及违规办理林权证等行为,县林草局6名领导干部被立案审查调查。
“礼尚往来”的小恩小惠,往往酿成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重大损失。陕西省洋县纪委监委调查发现该县金水镇林业站站长何忠红与商人李某之间存在不正当往来。李某为接近何忠红,时不时送上名贵香烟、土特产和红包。何忠红对李某滥伐林木的行为视而不见,一路“绿灯”,最终导致国家近四百立方米的森林资源被乱砍滥伐,造成国家森林资源被破坏。
还有个别党员干部受利益驱动,直接参与毁林种植。针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及专项督察移交的问题,云南省纪委监委组成调查组,开展调查核实和责任追究。其间,西双版纳州纪委监委对直接参与毁林种植的43名党员干部给予党纪政务处分,对4名涉嫌违法犯罪人员采取留置措施。
调查发现,从问题发生的原因看,有的是因为林草系统等职能部门失职失责、疏于监管,向林区群众宣传林业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和毁林种茶等行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危害性不到位;有的是因为农村基层党员纪法意识淡薄,存在侥幸心理;有的则是发生在护林员身上,他们为了蝇头小利而监守自盗。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持续纠治生态环保等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是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部署工作任务之一。各地纪委监委推进专项治理,坚决查处党员领导干部和公职人员工作中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严肃查处破坏森林资源案件背后的官商勾结、利益输送等腐败问题。
云南省已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为期6个月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侵占林地、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问题,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开展动态监督。西双版纳州林业和草原局根据监察建议制定《西双版纳州种茶毁林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排查工作技术规定》等,加强纪检监察机关与职能部门的衔接,形成监督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