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在我国集中在长江中上游带、赣南、湘南、桂北、浙南、闽西和粤东等地带,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世界首位。柑橘属多年生常绿果树,一般种植在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上(pH4.5-8),柑橘在日均温13℃时开始发芽,最适气温23-31℃,37℃时生长减弱,39℃时停止生长。柑橘要求年降水量1000-1200mm,分布均匀。强风不利于柑橘的生长和结果。

柑桔的种植技术_种柑橘技术_种植柑桔技术要求

柑橘采收果实要带走大量的营养物质,若不及时补充会对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造成消耗,势必影响树势、果实产量和品质;由于某种元素缺乏严重,还会引起缺素的生理性病害,甚至导致树体死亡。柑橘氮过量则果实皮厚、果小、转色慢、糖度低、叶色浓绿,夏秋梢旺盛,多为徒长枝梢。

柑橘缺氮叶片发黄,叶均匀变为淡绿色。

柑橘缺磷时新梢停止生长,小叶密生,叶上有坏死斑点,老叶青铜色,枝和叶柄带紫色,果实质粗、皮厚、疏松、未成熟即变软。

柑橘缺钾全株生长衰弱,叶片变小,严重时叶片皱缩,边缘黄,叶片往往在症状出现前脱落。钾对柑橘果实品质影响很大,施钾后果实的大小、风味和保存质量都可得到改善。

柑橘缺镁时出现黄斑叶,其黄化区常是近柄端的基部宽,叶脉间失绿,前部狭而略呈三角形。

柑橘对缺铁敏感,新梢叶片失绿黄化称“黄叶病”,失绿依次往上加重,夏、秋梢发病多于春梢,病叶呈清晰网目状花叶,称“黄化花叶病”,严重黄化的叶缘烧灼、干枯、提早脱落,形成枯梢、秃枝,几经反复导致整株衰亡。

柑橘缺锌症状出现在新梢的上、中部叶片,叶缘叶脉保持绿色,脉间出现黄斑,黄色深,健康部绿色浓,反差强,形成鲜明的“黄斑叶”,又称“绿肋黄化病”。严重时新叶小,前端尖,有时也出现丛生状的小叶,果小皮厚,果肉木质化,汁少,淡而乏味。

综上所述,根据果树的大小、产量的高低和土壤条件进行科学合理施肥是保证柑橘高产优质的基础。综合各地研究结果,每收获1000kg柑橘果实,平均要带走氮(N)1.76kg、磷(P2O5)0.55kg、钾(K2O)2.41kg、钙(Ca)0.56kg、镁(MgO)0.27kg。根据柑橘吸收养分所表现的季节性变化规律,4-10月份是柑橘吸肥最多的时期,其中9月份柑橘根系再次迅速生长,应根据这些规律进行施肥推荐(供参考)。

种植柑桔技术要求_种柑橘技术_柑桔的种植技术

注:有机肥作果后肥/过冬肥依次施入,化学肥料按照表中的每株分施3-4次,根据各地情况分配在春梢肥、夏梢肥及保果肥、秋梢及壮果肥、过冬肥;钾肥请用硫酸钾,复合肥首选硫酸钾型。

微量元素应以叶面肥的形式进行补充,通常与农药一起喷施,如锌肥、硼肥应在5月喷施,钙肥在果实膨大时直接喷施于果面,叶面肥沃丰素在整个生育期喷施3-4次为宜,中草药制剂(靓果安),安全性高,可在抽梢期、花前、花后、幼果期等敏感时期使用,传导杀菌、营养复壮,与作物亲和,可直接被叶片、枝干吸收利用。

目前中国农科院土肥研究所的梁鸣早老师提出的四位一体技术,适用于所有的果树,有机肥作为碳源,与产量直接挂钩,为作物的高产打下基础;全元矿物质元素调节作物的生长,防止生理性病害的发生;有益的微生物菌可以让土壤“活”起来,解磷固氮,活化多种中微量元素,改善根系土壤微生物环境,让有益菌成功占位,减少有害菌的侵染,掌握综合管理水平,作物需肥规律,在作物需肥的关键时期补充营养,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作物高产优质提供保障;使用中草药制剂中的螯合态硫元素打开植物的次生代谢,增强作物的免疫力,再利用中微量元素维持次生代谢的正常运转,可起到少用农药,提高作物口感和品质,增强树势的作用。

此资讯来自中国蜜桔产业网欢迎注册会员免费试用。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