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红鳍笛鲷(LutianuserytfiroptrusBlock.)俗称美国红鱼,原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等温热带海区。其特点是个体大,产量高,肉质细嫩,经济效益
佳。现将其养殖技术要点简介如下。
1生活习性
红鳍笛鲷属硬骨鱼纲、鲈形目、笛鲷科、笛鲷属。它的体表侧线上下方鳞片皆后斜,背鳍鳍条部基底大于鳍高,鳍后缘略带圆,体表呈红色,腹部浅红色,
故称“美国红鱼”或“红鱼”。栖息于水深30—100m,底质为泥、泥沙、沙泥、贝壳及岩礁等海区。每年3—5月集群繁殖,盛期4月,个体怀卵量可达100—170
万粒。性喜垂直移动,黄昏和早晨多栖底层,白天和夜晚常浮游中上层,繁殖季节,由深海游向浅海产卵,产卵后又返游深海觅食生活。
2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2.1水温要求严格
水温对红鳍笛鲷养殖成败关系极为密切,是决定温水性红鳍笛鲷新陈代谢、生长速度及其摄食量的主要因素。因为红鳍笛鲷的适温范围为8—33℃,最适温为23—29℃,故每年于8—11月红鳍笛鲷生长速度最快(当年生的幼鱼偏于较高水温,而3龄鱼以上则偏于略低水温),唯越冬的低水温极限为8℃;为此,凡是选择新旧养殖海区的预测水温绝对不能低于8℃,否则无法越冬,不利养殖。近年来养殖实践说明,水温在20℃以下生长缓慢;而25—30℃的水温,对250—350g的幼鱼,每个月平均可增长100g以上;对350g以上的幼鱼,每个月平均就能增长150g以上。
2.2鱼苗来源及销路
红鳍笛鲷的鱼苗来源于台湾人工繁殖苗,每年于5月中旬至6月特向台湾引进,投放3.5—5厘米规格的鱼苗,在正常生长情况下,精心饲养到当年春节前,条重可达350—400g,这是香港民众最喜爱食用的抢手货,若养成到500g以上的成品鱼,销售台湾地区。目前外销市场看好,是值得大力推广和有发展前途的优良鱼种之一。
3科学饲养管理
3.1抓浸洗鱼苗凡是刚采购回的红鳍笛鲷苗,首先暂养一星期左右,待它体力恢复正常后,使用淡水清洗5—10分钟,将鱼苗迅速捞起置于预先加工的帆布小网箱内,箱内注入淡水1—1.5吨,让鱼苗再自由游动10分钟左右,就可再投入新的网箱中饲养。刚投入网箱中的鱼苗,坚持每5天淡水浸洗1次,待鱼苗体重达150—250g时,再改半个月浸洗1次,当鱼体重达300g以上,1—2个月浸洗1次。
在实施上述浸洗鱼体的操作中,其动作既要迅速,又应轻拿轻放,务必细心,严禁机械损伤,以防病害发生。
3.2日常观察加强每天对鱼体动态的观察。一是观察鱼的游动情况,正常情况鱼体是绕网箱周边作有规律的游动,没有产生惊慌失措的现象;若发现鱼体狂游或乱冲,就应立即分析了解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二是观察鱼鳃粘液和颜色,发现病害应及时做好治疗工作。
3.3严把饵料关以投喂新鲜小杂鱼为主,但必须经过饵料机磨碎,坚持量少次多,每天投喂2—3次(早晨、傍晚或夜间)。伏季休渔期缺鲜饵阶段,投喂彻底解冻饵料,用淡水或海水清洗干净,混合酵母片或葡萄糖粉投喂,如15千克饵料加30—50g酵母片100—150片或25千克饵料加1千克葡萄糖粉。严禁投喂冰冻海泥鳅,因海泥鳅含油脂高,不易消化,鱼食后易上油和患肠炎病。总之,要合理调控饵料总量,根据不同自然条件、水域生态特征、种群组成以及集约化程度等各项指标,实施综合调控动物营养方法,从而取代以定性为概念的所谓全价饵料的提法,达到维护整体生态平衡的目的,保证健康成长,并获取高产稳产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