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捕蚯蚓不是这两年才出现的,背后的驱动力也不完全是中药材市场对药材“地龙”的需求。把电蚯蚓的矛头只指向中药材市场的需求,只会取得治标不治本的效果,即便短期铁腕治理能遏制电蚯蚓这个问题,也挡不住其他类似问题继续层出不穷。
首先,中药材市场会对蚯蚓带来生存压力吗?会。
蚯蚓是一个庞大的动物类群的统称,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现的蚯蚓至少有3000多种,分布在我国的至少有306种。用蚯蚓晒干制成的中药材就是“地龙”。
但我国古方和现代药典对地龙的动物来源都是有限制的,并不是随便一种蚯蚓晒干都能当做“地龙”入药。最早出现地龙描述的药典来自唐代蔺道人撰写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此后的古代方剂里就出现的比较多了。古人当然不会知道那种蚯蚓叫什么学名,不过古代文献里提到地龙时总会提到“白颈”的特征,这是环毛蚓属蚯蚓在性成熟时环状生殖环颜色变化的表现。到了近现代,地龙的动物来源就更明确,1957年的药典规定只有钜蚓科参环毛蚓 Peretima aspergillum 或缟蚯蚓Allolobophora caliginosa的干燥体才能被当做地龙入药,其中前者因为主产于两广海南而被称为“广地龙”,后者则被称为“土地龙”。1995年之后,地龙的范围又发生了变化,其中参环毛蚓Peretima aspergillum依旧被认定为唯一一种“广地龙”,威廉腔蚓Pheretima guillelmi 、通俗腔蚓Pheretima vulgaris 或栉盲远盲蚓Pheretima pectinifera 因为在江浙上海一带被广泛使用而被称为“沪地龙”。
也即是说,药典认可并为它的药效背书的蚯蚓,现在其实总共就这么4种,它们就是“地龙”这味药材的“基原”,也是市场认可的“道地药材”。
但实际上市场上还有使用湖北环毛蚓、直隶环毛蚓、白颈环毛蚓在内的至少四五十种其他蚯蚓制作的地龙,也就是民间所谓的“土地龙”,土地龙的收购价格就比广地龙和沪地龙便宜的多。
在没有电蚯蚓技术之前,蚯蚓也因为药材需求而被大量采挖,采挖方式主要是用堆饲料诱捕,或者直接大水漫灌迫使它们爬出地面呼吸,或者干脆就是扛着锄头刨地捕捉。由于售价高昂,很多地方也早就开始养殖蚯蚓。蚯蚓并不难养,但是这4种“道地”地龙生长速度慢,繁殖效率低,还很容易逃逸,所以养殖效率并不高,只有威廉环毛蚓的养殖发展出了一定规模。养殖效率更高还不容易逃逸的蚯蚓主要是赤子爱胜蚓和它的杂交品种,可这种蚯蚓又没有被药典认可,正规的大厂不会使用它作为药材,所以收购价一直上不去,养殖出来的蚯蚓大部分被用在了水产养殖业、垂钓圈里,少部分被用来提取蚓激酶。
很长时间里,野外捕捉和人工养殖就处于一个均衡状态,野外捕捉效率低但收购价高,养殖捕捉效率高但收购价低。按照正常的思路,事态可能会朝着“市场和药典逐渐(被迫)认可赤子爱胜蚓的药用功能,养殖成为主流”或者“养殖技术不断提升,4种道地地龙的养殖效率提升到和赤子爱胜蚓一样的水平”的方向演变。
这时候,电蚯蚓机出现了
电蚯蚓不是个新鲜事物。我自己至少在10年前就在农村见过用电瓶制作的土制电蚯蚓机,更早的2005年前后,两广一带用车用水电瓶电蚯蚓就已经很成规模。
电蚯蚓机能提高捕捉蚯蚓的效率吗?当然能,如果不是这样,两广一带的捕蚯蚓人不至于早早就开始使用这种方式。那么问题来了——电蚯蚓机已经发展这么多年,相关的技术(实际上并没什么技术含量……)早就成熟,地龙的收购价一直不低,甚至在2011年前后广地龙收购价已经冲上了140~150元的高位,考虑到通胀因素,当年的140~150元恐怕比去年的270元收购价更有吸引力,可为什么电蚯蚓机在这么长时间里都只是在部分地区流行而没普及到全国各地?
因为对于存量市场来说,产量和价格之间是个悖论关系。
地龙作为一味中药材,在还没有被开发出划时代的新功能之前,需求量即便有上涨也肯定是平缓的,2010年,全国的地龙需求是400吨左右,到了2020年,这一数字也只涨到了675吨,短期内看它还是个存量市场。去年的广地龙价格上涨是因为21-22年主产区受到旱灾/水灾影响产量显著降低。而如果使用电蚯蚓机的人快速增加,蚯蚓产量快速增加,那地龙的收购价肯定下滑。这是个基本的商业逻辑问题。
不过,一种新契机的出现,让电蚯蚓直接跳脱这个商业悖论,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成为泛滥大江南北的现象级明星,那就是——
移动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在农村的普及
推动电蚯蚓机的人遵循的并不是“地龙市场容量决定收购价格”这套商业逻辑,他们营造的是一个致富的故事,又借助快速下沉到农村的短视频平台把这个故事高效传播。这些致富故事很快向农民朋友传达了一个最朴素、农民也最敏感的观点——电蚯蚓=能赚钱。
悲哀的是,被这些故事吸引的农民朋友可能能都不知道广地龙、沪地龙和土地龙有什么区别,也不知道不是所有蚯蚓都能当做中药材卖钱,他们当地可能都没有收购蚯蚓的商人站点,但这也不妨碍他们花几百块买一台机器,给自己一个致富的机会。
于是,贩卖故事和机器的商人肯定赚的盆满钵满,大江南北被机器嚯嚯一圈的土壤生态环境也肯定受到受到了破坏。
蚯蚓对土壤的正向作用,其实是属于土壤生物与可持续农业的大问题。最早意识到蚯蚓重要性的人是达尔文,他把蚯蚓赞誉为“地球上最有价值的动物”。但实际上,蚯蚓只是土壤生物群落中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它和其他昆虫、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一起维持了土壤生态的稳定平衡。
对于农业来说,这些土壤生物的作用极为重要,但……不恰当的农业生产本身正是蚯蚓等土壤生物面临的最主要威胁。
今天的研究发现,对于生活在靠近地表的表层种蚯蚓而言,耕作对其影响最明显。有学者在1950-2016年在40多个国家进行了连续观测,发现如果对耕地施行免耕或者保护性耕作(休耕),蚯蚓数量和生物量很快就会恢复到比传统耕作农田的1-2倍。此外,种植不同作物也会直接影响蚯蚓数量,尤其是棉花种植可能会导致大量棉籽酚释放到土壤中,蚯蚓种群会比采用轮作的耕地减少了50%以上。再者,长期只依赖化肥的耕地比使用生物肥料堆肥回填的耕地更容易出现土壤有机质减少问题,在我国华北弘毅农村进行的实验表明,施用牛粪堆肥回填的耕地蚯蚓密度达到了317条/㎡,而只使用化肥的耕地蚯蚓数量只有16条/㎡。同样的,长期使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土壤板结、重金属问题,也会对蚯蚓等土壤生物带来直接影响。
和这些影响一比,电蚯蚓反倒成了一个不重要的小插曲了。
如果我们把一号文件的精神简单理解为【打击电蚯蚓】,那么问题就简单多了,禁售设备,切断网络平台传播、日常加大监管即可。可如果按照一号文件的原意,打击的就应当是【打击…………等破坏土壤的行为】,问题就变得复杂严峻起来。
实际上,今天的中国农村,土壤污染、空气污染、水污染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生态问题都很严峻,直接的原因,当然是像这个问题里描述的,是由于农民买了电蚯蚓机破坏生态啦,是农民过度使用化肥污染土壤啦,是农药被雨水淋沥污染水源啦等等等等。我是农民的儿子,学龄前都是在炕头和地头度过的,我也曾在那个小村子里见证过无数这样的故事。这些故事当然都恶化了环境,这种恶化又首当其冲的由它的始作俑者们自己承受着。
可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哪怕到了今天,在讨论电蚯蚓这样的问题时,购买电蚯蚓机的农民还是会被戴上“愚昧无知”“利欲熏心”的标签,可在我看来,他们的出发点其实只是一个朴素美好的愿望——致富。
今天的农村当然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也已经宣布消灭了绝对贫困,但,城乡之间的差距并没有显著的缓和,在有些地方还被进一步的拉大了。农民也是人,以前,他们希望摆脱生活上的困顿,现在,更便捷的信息途径更真切的呈现了外边的世界,他们追求更好生活的希望也就更迫切。
中国的农民老实本分又听话,下一道文件,严令农民不要再这么干了,解决电蚯蚓的问题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可如果我们不从根本上解决城乡差距的问题,那下一次又出了一台别的什么机器,同样把自己包装成“致富秘诀”,“软黄金”的模样进行宣传,电蚯蚓这样的狂潮就一定会再次上演。
因为对于农民来说,致富,还是一个太诱惑的字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