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基玻璃设施养殖斑点叉尾鮰+稻蟹共作模式试验

_白富瑾等

陆基玻璃钢设施养鱼+稻渔共作是将“玻璃钢设施养鱼”和“稻渔综合种养”二者有机结合,形成水产品养殖+水稻种植的综合种养模式。其中,“玻璃钢设施养鱼”是指在稻田边建设玻璃钢材质养鱼设施,将名优鱼高密度集中圈养,实现高产高效养殖;养殖尾水进入稻田进行净化,再通过稻田排水口进入排水沟,消毒、杀菌后用水泵抽入玻璃钢养殖设施,完成循环水生态养殖过程。“稻渔共作”是指稻田中种植水稻,同时开挖上口宽5米、深1.5米的“宽沟深槽”养殖环形沟,并安装防逃设施,进行稻田养鱼、蟹、虾等不同养殖模式的稻渔综合种养。

2021年,宁夏为探索陆基玻璃钢设施养鱼+稻渔共作生态循环综合种养技术,根据全区渔业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主推品种2+3”工作要求,选择斑点叉尾鮰和中华绒螯蟹(河蟹)为研究对象,在贺兰县旭日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了陆基玻璃钢设施养殖斑点叉尾鮰+稻蟹共作模式试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相关试验研究要点介绍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玻璃钢养殖设施建设

贺兰县旭日养殖专业合作社利用稻田120亩,在稻田边陆地处用玻璃钢建设直径5.1米、高2米的养殖缸 6 口,每口体积 41 米3 ,有效养殖水体35 米3 。系统配备 3 千瓦双叶轮气泵 1 台用于增氧,采用纳米微孔增氧管曝气,沿养殖缸体内边绕圈固定;配备大流量潜水泵,每4~6小时养殖缸水循环1次。在缸体中间插一根和缸体一样高的管子,管子上遍布小孔,方便排污。养殖尾水通过管道与稻田进水渠连通,流经稻田净化后进入排水沟,消毒、杀菌后由水泵抽入养殖缸,完成养殖水体生态净化循环利用。

2.稻蟹综合种养工程建设

稻田120亩,每块稻田四周用0.6米高的塑料薄膜制作防逃围栏,进排水口用密眼网片遮挡,防止河蟹逃跑。每个单元埂边开挖上口宽5米、底宽1米、深1.5米的环形沟,环形沟面积少于稻田总面积的10%。水稻种植区四周建设小型辅埂。

3.生产管理

(1)水稻。稻田亩均施有机肥40千克。水稻品种为“宁粳48号”,采用插秧机于5月10日进行水稻插秧,10月10日采用收割机收割水稻。

(2)河蟹。5月20日,向稻田中投放扣蟹。扣蟹来源于辽宁盘锦,每亩稻田放养扣蟹约4.2千克,规格16.7克/只。投喂配合饲料,每天傍晚投喂1次。9月上旬将河蟹陆续捕捞上市销售。

(3)斑点叉尾鮰。6月5日,向5口养殖缸中投放斑点叉尾鮰鱼种,1口因破损维修未放养,平均每缸放养600千克,平均规格为400克/尾,放养密度1 500尾/缸。全程投喂浮性膨化饲料,每天投喂3次,日投饲率为鱼体重的2%~5%。8月25日以后分批上市销售,于9月中旬全部售罄。扣蟹和斑点叉尾鮰放养情况见表1。

表1 扣蟹和斑点叉尾鮰放养情况

二、试验结果

1.水稻种植

试验种植有机水稻120亩,年生产稻谷7.2万千克,平均600千克/亩,售价2.6元/千克,总产值18.72万元。种植成本包括稻种、有机肥、水费、收割费、人工费等共计 4.33 万元。总利润14.39万元,平均亩利润1 199元。

中华绒螯蟹的养殖技术_中华绒螯蟹海水养殖_中华绒螯蟹吃法

2.稻田养蟹

稻田养商品蟹120亩,总产量2 460千克。30%大规格商品蟹平均售价120元/千克,产值8.86万元;40%较大规格商品蟹平均售价90元/千克,产值8.86万元;剩余30%小规格蟹平均售价20元/千克,产值1.48万元,总产值19.2万元。扣蟹、饲料、围栏设施等成本总计 3.45 万元,总利润15.75万元,平均亩利润1 313元。

3.玻璃钢设施养殖

玻璃钢设施养鱼缸5口,共产出斑点叉尾鮰6 500 千克,平均规格 870 克/尾,售价 22 元/千克,总产值14.3万元。饲料、人工、水电费、折旧等成本总计7.57万元。总利润6.73万元,平均每口养殖缸利润 1.35 万元。按 120 亩稻田计算,平均利润561元/亩。三项合计,亩均综合利润3 073元。

三、分析与讨论

1.生态效益

2009 年,宁夏掀开了稻渔综合种养的序幕,陆基玻璃钢设施养殖+稻渔共作技术是在该基础上,经过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提升和优化、推广和实践发展起来的可持续农业新模式,是水稻种植技术和水产养殖技术的有效对接和集成。陆基玻璃钢设施养殖斑点叉尾鮰+稻蟹共作模式,即在稻田中进行水稻和蟹的综合种养,稻田中放养蟹消除田间杂草、消灭稻田中的害虫、疏松土壤;稻田边建设玻璃钢养鱼设施进行集约化养殖斑点叉尾鮰,玻璃钢养鱼设施中的肥水直接进入稻田促进水稻生长;水稻吸收氮、磷等营养元素净化水体,净化后的水体再次进入玻璃钢养鱼设施进行循环利用,形成了闭合的“稻—蟹—鱼”互利共生良性生态循环系统,实现了水体生态循环利用,从根本上解决了水产养殖尾水不达标、外排污染问题,为治理水产养殖尾水和水稻种植面源污染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2.经济效益

该试验条件下,陆基玻璃钢设施养殖斑点叉尾鮰+稻蟹共作模式亩均综合利润 3 073 元,较“宽沟深槽”稻渔综合种养提高了41.7%,较单作水稻提高了989%,经济效益提升显著。但该基地养殖缸和稻田配比偏低,导致该模式没有发挥出最佳效益。根据测算,养殖一缸鱼所排放的总固态污染物(粪肥)能够基本满足5~10亩水稻生产需要,按照玻璃钢和稻田1∶8配比(1口养殖缸配套8亩稻田),120亩稻田应配备15口养殖缸。该试验条件下斑点叉尾鮰养殖利润分配到120亩,每亩净利润只有561元,如果按照15口计算,每亩净利润应为1 683元,陆基玻璃钢设施养殖斑点叉尾鮰+稻蟹共作综合利润即为4 195元。该基地养殖缸偏少导致单口养殖缸能耗大,养殖成本高。所以,合理的养殖缸和稻田配比,才能实现种养效益的最大化。

该基地在 2022 年新建 6 口“镀锌板+帆布”养殖设施,成本低且冬季便于维护,直径增大到6米,为养殖鱼增加更大生存空间,减少应激反应。同时配备3千瓦罗茨鼓风机和液氧系统,以防停电造成损失。

3.社会效益

陆基玻璃钢设施养殖+稻渔共作技术是实现粮渔双赢的循环农业,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和平台。目前,宁夏已推广玻璃钢养殖设施70口,配套稻田1 000余亩。该技术带来的经济效益激发了农民种粮积极性,缓解了农村地区耕地“非粮化”现象,农村土地得到有效开发利用。

4.存在的问题

试验发现,随着缸内鱼的养殖密度、规格的增大和养殖时间的增加,与缸内纳米微孔曝气管连接的PVC管易老化、强度减弱,鱼体撞击后容易破裂,影响正常增氧;降低水位维修PVC管,鱼体产生应激反应,之后3天不摄食;宁夏地区养殖周期较短,反复维修既不能解决根本性问题,还影响鱼的生长速度,建议用PPR管代替PVC管,以加强曝气管强度。

5.推广价值

陆基玻璃钢设施养殖+稻渔共作技术,解决了稻渔综合种养效益再提升与渔业绿色养殖新要求的技术瓶颈问题。陆基设施养殖和稻渔共作两者具有互利发展优势,紧紧围绕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调结构、转方式、治尾水、促转型,达到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稻田土壤质地得到改良、水稻产量稳定、水稻品质提升、集约高效养殖和尾水零排放的目的;一水多用、一地双收,打开了农民的致富之门,是宁夏渔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推动水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主推模式之一。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