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柑原产温州,是一个很古老的柑桔品种,经历了一千多年,仍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售价一直居高不下,每公斤达8~10元。瓯柑的贮藏性能是当今世界所有柑桔中最好的,采用传统的民间室温贮藏,贮藏半年以上,风味仍很好。瓯柑的食疗价值很高,民间素有“端午瓯柑似羚羊”之说。因此,瓯柑是温州特有的传统名果,是一个很有开发前景的地域性柑桔品种。
一、栽培技术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经过不断的积累和提高,形成了一套非常实用的传统瓯柑栽培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瓯柑的栽培技术也与时俱进,特别是山地瓯柑的大面积发展,给瓯柑的栽培技术注入了新的内容。
1.土、肥、水管理
(1)土壤管理平原瓯柑园的主要土壤管理工作有:中耕除草、套种、树盘覆盖、客土。山地瓯柑园的主要土壤管理工作有:中耕除草、套种绿肥、果园覆盖、深翻改土。中耕除草一般都结合施肥进行,平原瓯柑园中耕除草应做到“冬深、春浅、夏刮皮”的原则,也就是说,春夏季节中耕宜浅(5~10厘米)、以防止伤根过多,冬季中耕可以深一些(10~15厘米);平原瓯柑园中耕除草时,应进行理沟、培土。山地瓯柑园中耕除草后,应进行果园覆盖、减少土壤水份蒸发,覆盖材料可就地取材,杂草、绿肥均可,覆盖物厚10~15厘米,并离主干约5厘米;往后每次结合施肥中耕时,先移开覆盖物,待操作完毕,再重新进行覆盖;冬季结合深翻将覆盖物埋入土中。幼龄瓯柑园套种矮杆作物,既可增加收入,又可提高土壤肥力。山地瓯柑园套种印度豇豆、苜蓿、箭舌豌豆等绿肥较好,平原瓯柑园可套种蔬菜和绿肥。平原瓯柑园在春季、初夏多雨水季节,一般不进行树盘覆盖,以防土壤水分过多而烂根;但在伏旱、秋旱时,应进行树盘覆盖,覆盖材料可就地取材,杂草、作物秸杆、水荷花、绿萍、栏肥等都可以,厚约1O~15厘米,离树干距离约5厘米。平原瓯柑园有冬季挖塘河泥(河底淤泥)进行客土培肥果园的良好习惯,应年年坚持下去。
(2)施肥瓯柑施肥一般结合中耕进行,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生长季节采用浅沟施,冬季采用深沟施。幼龄树宜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入磷、钾肥;在每次枝梢抽发前10~15天施1次,叶片转绿期间再施1次,冬季施1次腐熟栏肥,全年土壤施肥7次;同时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幼龄树每次每株施肥量:30%的腐熟稀人粪尿2~3公斤、尿素25~75克或三元复合肥50~100克。结果树全年施肥4~5次,并结合病虫害防治进行根外追肥;春肥(萌芽肥)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开浅沟施入,每株施30%的腐熟稀人粪尿25公斤加尿素0.25~0.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0.25~0.5公斤;夏肥(壮果肥)于5月下旬至6月下旬开浅沟施入,每株施20%~30%的腐熟稀人粪尿25公斤加尿素0.25~0.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0.25~0.5公斤;秋肥结合抗旱浇水施入,于8月上旬至10月上旬每月1次,每次每株施30%~40%的腐熟稀人粪尿10公斤加尿素0.25公斤或三元复合肥0.25公斤;采后肥在果实采收后15天内开深沟施入,每株施50%腐熟人粪尿15~20公斤、优质腐熟栏肥10公斤、腐熟饼肥3公斤、三元复合肥0.25~0.5公斤。
瓯柑的根外追肥可单独喷施,也可结合病虫防治时加入农药中喷施。以总的浓度不要超过0.3%为宜。肥料种类有:硼砂、硼酸、硫酸锌、尿素、磷酸二氢钾等。
(3)水分管理山地瓯柑园在干旱季节、现蕾期要及时灌水。平原瓯柑园多雨季节要及时排除积水,伏旱、秋旱时要及时灌水。
2.修剪
瓯柑一年能抽春、夏、秋3次梢,都能发育成结果母枝。在自然生长状态下,夏梢结果母枝占54%,大多是徒长性结果母枝,平均长度41.3厘米,一般在40~50厘米之间,长的可达90厘米以上;春梢结果母和秋梢结果母枝占46%,平均长度15厘米。无论春梢结果母枝、秋梢结果母枝还是夏梢结果母枝,都能着果,果实主要着生在结果母的上部;据调查,枝梢上部着果的比例为77.8%、中部为18.5%、下部为3.7%。徒长性结果母枝平均着果1.9个,其上抽生的新梢短而细弱,平均长度5.3厘米,叶片变小,衰弱枝比例占总新梢的22.8%;衰弱枝主要集中在中、下部,其中上部衰弱枝占3.6%、中部占71.4%、下部占25%,出现了顶部结果母枝果集中、中下部空虚、结果部位外移的现象。如果只采用疏除衰弱枝、枯枝、病虫枝等修剪方法,刚开始结果时,产量、果实质量都很好,但结果3~4年就出现了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虚和大小年结果现象,大小年幅度为27%。
针对瓯柑徒长性夏梢结果母枝多,早结丰产性好,结果后内膛易空虚、结果部位外移快、大小年结果明显等特点,瓯柑的修剪原则是:幼龄瓯柑树利用夏梢生长量大的特点,选留3~4条生长健壮、分枝角度及位置合理的夏梢,先缓放、后轻短截修剪,培养其成为主枝;对直立着生的幼嫩枝梢要及早抹除,以免日后长成徒长枝扰乱树形;对着生过密的春梢、夏梢、秋梢,也应在萌芽不久及早抹除;对其它着生位合理的春梢、夏梢和秋梢,应进行摘心,一般在枝梢10~15厘米时进行,培养其成为结果枝组;待主枝1.5米长时,在主枝上选择1条斜生夏梢,培养其成为第一副主枝;以后视栽植密度,可在第一副主枝的相对面培养第二副主枝;待全树有150条健壮末级梢时,即可让其初次结果。瓯柑结果后,修剪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扩大树冠、尽快达到最高生产能力和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内膛空虚、小年结果现象的发生;主要的修剪方法有抹芽、摘心、短截修剪、疏删修剪。
3.疏花、保果
瓯柑成花容易,花量多,徒长枝也能进行花芽分化成为结果母枝。幼龄树花量也很多,如果不打算让其结果,应在花蕾期全部疏除,以减少营养的消耗。花量太多的瓯柑结果树,在蕾期进行适度短截修剪,剪去过多的花蕾,对减少营养消耗、促发新梢、保持树势有一定的效果。
对生长势太强的结果树,可采用控新梢保果、大中型结果枝组环割保果、开花前喷硼砂(或硼酸)保果、花谢2/3时喷百万分之五十赤霉素保果等措施。对生长势偏弱的结果树,开花前喷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0.1%硼砂混合液,花谢2/3时喷百万分之五十赤霉素,可有效地提高着果率。对红蜘蛛、蚜虫危害严重的瓯柑园,开花前进行1~2次彻底的防治,谢花后再进行1~2次的防治,可有效地预防瓯柑因虫害异常落花落果。
4.病虫害防治
瓯柑的病虫害较多,主要病害有疮痂病、炭疽病、树脂病、黄龙病等,主要害虫有红蜘蛛、锈壁虱、潜叶蛾、卷叶蛾、凤蝶、天牛、黑刺粉虱、金龟子、蚜虫类、蚧壳虫类等。具体防治方法参考第六讲。
5.采收
瓯柑采收后,一般不马上食用,需贮藏一段时间后,待风味达到最佳时,才上市销售。因此,采收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贮藏保鲜的效果。一般在11月下旬(小雪节气前后2天)选晴天或阴天进行采收,雨天、早晨露水未干时不采果,大风、大雨后2天内不采果,采前15天停止施肥、浇水。采收时,用专用采果剪分2次剪果;即用左手的食指、中指夹住果枝,其余3指托住果实,先用采果剪剪断食指、中指下部的果枝,然后,再齐果肩剪平。要一次性全树采摘完毕,做到轻拿、轻放、轻装运,一次不能装得太满;落地果要另收、另放、另处理,因为落地果已受内伤,与好果一起贮藏,容易腐烂、并传染其它果实。采后应及时入库,作贮茂藏前处理。
6.贮藏保鲜
瓯柑果实的保鲜贮藏都采用传统的民房室温贮藏。具体方法为:在瓯柑果实入库前一周,要进行清扫,堵塞鼠洞,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杀菌。然后在地面垫干燥的稻草等软物,将瓯柑果实轻轻地摆放其上,一般摆放高度50厘米左右。中间留出通道以便检查果实。
贮藏初期瓯柑果实呼吸较旺盛,呼吸产生的热量、湿汽,以及随果实带入的田间热,容易使室内出现高温高湿,应敞开所有通风口或开启排风扇,降低室内温度和湿度。此时,室内气温保持4~12℃,湿度保持85%~90%。
贮藏中期,室外气温逐渐降低,当室外气温低于4℃时,应注意防寒保暖,要利用中午气温较高时通风换气。当贮藏库内湿度低于80%时,应减少通风换气次数,并在贮藏库内放几盆水,以增加湿度。
贮藏后期,室外气温逐渐升高,当室外气温升至16℃以上时,白天要紧闭通风口,并利用晚上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通风换气,以稳定贮藏库的温度。
贮藏40天后,瓯柑果实的皮色已由绿转黄,果实风味也渐入佳境,可分批出库销售。一般先出售有可能腐烂的果实和容易枯水的松皮大果。并定期检查果实,发现烂果及时捡出,若烂果不多,应尽量少翻捡。
近年来,有许多果农采用箱藏法贮藏瓯柑果实,贮藏1个月左右,就开始销售。箱藏法具有贮藏量大、检查方便、运输销售便捷等优点,被许多果农所接受。箱藏法装箱前要根据瓯柑果实大小进行分级,装箱时要分级装箱,并做好明显的标记。纸箱1箱装果10公斤,塑料箱1箱装果20~25公斤,不宜装满,上部要留5厘米空间。堆放前,地面先铺垫平整的木板,使箱与地面留有5~10厘米的间隙。堆放时,箱与箱之间留有5~10厘米间隙,可10×10箱1堆、5×10箱1堆、5×20箱1堆,应根据贮藏库的具体情况而定,每堆高度:纸箱5箱、塑料箱10箱。堆与堆之间留有80~100厘米的通道,以便管理。贮藏库的管理与传统的民房室温贮藏相同。出库销售时,应先出售容易枯水的大果。纸箱不可贮藏过久,农历年内要全部售出。(温州市农科院花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