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密蜂的养殖技术_养蜂蜜蜂养殖技术视频_蜜蜂养殖技术中蜂

养蜂蜜蜂养殖技术视频_中华密蜂的养殖技术_蜜蜂养殖技术中蜂

陕北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对于中华蜜蜂的养殖有着绝对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蜜蜂会根据自己的生存环境需要采取一定的应急措施来保证正常工作,就需要研究如何依靠人为的方式,提高蜜蜂的生产效率,这就要求人类在干涉蜜蜂活动的时候要准确把握蜜蜂的需求,并为此做出一定的调整。本文主要阐明在饲养蜜蜂时如何通过调整蜜蜂的饲喂等管理方式来应对外界多变的气候环境,以及蜜蜂自身习性的作用下,如何利用人为的方式确保或提高蜜蜂的存活率以及生产效率。

地理特征使得榆林市四季分明,最明显的气候特征是春温高于秋温。通常来说,春季升温快而不稳定,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受北方冷气团控制。总体而言属于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大陆季风性气候。

中华蜜蜂是我国拥有悠久历史的东方蜜蜂品种。其中北方中蜂是中华蜜蜂的一个类型,同时也是陕北地区优质养殖区域的良好品种,主要分布于黄土高原腹地。这里是东方蜜蜂在亚洲大陆分布的西北部边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推广活框饲养技术,现已基本普及,且饲养管理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单王群维持大群有10~14框蜂,群产蜜量胜过西方蜜蜂。

要想实现高产,饲养观念革新显得尤为重要,故提出以下日常养殖的要点分析。

1 蜜蜂春季应急管理措施

首先要在寒潮来临前查看蜂群饲料,如果不足必须在来临前喂足,并保证期间饲料充足,不在冷空气侵袭期间饲喂,否则会导致子脾受损。寒潮期间减少蜜蜂飞行,因为遇到雨雪天气时蜜蜂出去就无法再次起飞,而且巢内蜜蜂哺育幼虫还要有足够水源,这时候要每天给蜜蜂饲喂水就可以,如果再喂糖就会造成蜜蜂兴奋出行从而导致大量出勤蜂死亡,这是造成群势下降的主要因素。

其次是不能过度保温,否则会使蜜蜂加速扇风而劳累,同时也会造成蜜蜂外出,出勤越多死亡数量越多。另外,在寒潮时最好是加蜜(糖)脾。

再就是有连续阴雨恶劣气候,且时间长、温差大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蜜蜂对气候的错误认识从而刺激蜜蜂的出勤率,尤其当春季蜜蜂繁殖到加继箱时,要看看近期气候变化,如果外界蜜源匮乏就要加紧饲喂或加封盖糖脾。切记不要喂稀糖水,饲喂糖水要以1∶0.35的比例加强饲喂,同时要控制饲喂频率,过高频率的饲喂会导致蜜蜂延长劳作时间从而不利于蜜蜂的存活,导致出勤蜂体质和采集力下降。

2 深刻认识蜜蜂的分蜂习性

2.1 陕北蜂群分蜂时间

在陕北,分蜂时间一般与上年度秋繁有密切关系。健康强壮的蜜蜂为越冬蜂,确保达到5~7脾,春繁时加强饲喂管理,子脾面积迅速加大且有4张子脾,也就是群势发展到7~8脾时,到“清明”前后外界温度升高就有分蜂的迹象,延安一带发生较为明显。为了追求效益,小群也可以提出1张子脾和糖脾并介绍一个王台,在蜜源丰富的条件下,同样会在洋槐花期发展成中强群。但要不断调换蜂数,且只提原群蜂不提老王,因为老王在不停地产子,可以补充新群,并且可以加强新建群的壮大。

2.2 解除“分蜂热”

在陕北,早春强群到了分蜂时,主要考虑换王提群,这可一举两得。首先把群内的雄蜂脾全部割掉,要割到漏出工蜂子,这时工蜂会造王台,或者是把蜂群直接一分为二,基本等分。然后把无王群的雄蜂割至子脾线,老王群也要割。为了使无王群的外勤蜂较多点,适当搬移老王群,原位置放无王群,既解决了老王群的“分蜂热”,也补足了育王群的哺育蜂。约过2 d观察无王群是否建造王台,以及建造数量。在外界蜜粉源缺乏时,要补喂无王群,饲料必须充足。根据王台数量进行分蜂换王。

2.3 新分群蜂王的更替

一般在新王带动蜂群时北方这个季节出现二次分蜂的情况较少,也就是中蜂老王分出的蜂收回后暂时不会再分,所以一般造王台也不会发生分蜂,且造的王台一般是1个,即便再造1个,一般也会间隔5~7 d。这种情况一般不会造成分蜂。这时王台出来虽然母女同巢,但最终新王会杀死老王。其实这就是蜂王更替,蜂一般不会飞逃,因为发生“分蜂热”时王台之间间隔2 d左右。

3 为春繁换王做好准备

3.1 提高新王产量

交尾群一定要有子脾,但群势要弱,一般有2脾蜂就可以了。交尾成功后再组建强群参与采集,有利于高产。组建方法:把原来老王群的子脾不间断地加在新王群,增强新王群的群势,也可以用合并法解决。一般把采集群组建成8~10框蜂,在陕北枣花蜜源期时可以有较多适龄采集蜂。如果老王产卵正常,子脾面积也大,工蜂采集力也强,可以保留。如果新王出房,可考虑老王的子脾和新王群互换,因为新王群小且子脾多的情况下,工蜂积极性高,整个蜂群较稳定,同时新王交尾成功率也很高。

3.2 实施育王蜂群分配

到王台分出去时,若蜂群蜂数较多,就要考虑分蜂,也可以考虑再次分群,待育王成功后,也解除了“分蜂热”,就可以再次组建并群。还可以用双王群插台的办法,只要有一个成功,就可以合并。相应“分蜂热”已经减弱。

3.3 人工育王和急造台

一般人工育王是在饲料和外界情况不理想时采用,利用好急造台,将来蜂王的质量也很好。人工育王优点就是时间掌控把握性高,但由于外界等不确定因素会使育王成功率很低。采用急造台培育蜂王,蜜蜂会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台基和饲喂情况。同时注意,不要人为干扰。所谓人为干扰,就是把脾下面的雄蜂割掉漏出工蜂子的边缘,工蜂会利用自然习性和根据群势所需会在下面急造王台,如果出现很多时,就需要加强饲喂,保证优质王台介绍于其他蜂群。

4 提高交尾蜂群的成功率

4.1 蜂群密集时,要用固定蜂群培育蜂王

中蜂认巢能力较差,在换王时摆放位置过度紧密,会出现蜂王错飞等情况,导致育王成功率降低。所以蜂群密集时最好分成几个蜂场换王,但要处理好弱群的王台和雄蜂,选用强群和生产性能较好的做种群。这样不断选育,最后可以得到生产性能良好和生物学特性较优的群体,而且分散交尾在管理上较容易处理。最重要的就是,放得较分散蜂王交尾容易成功。

4.2 老王剪翅同巢新王出房会交尾

一般剪翅的主要目的是使蜂王无法飞逃,但蜂群还有“分蜂热”,而且新王成功率不高,老王还有被工蜂围堵死的可能,也不会产子,新王也可能失去。解决方法是分成2群,新王交尾成功率较高,如果交尾失败也可以并入原群。如果老王被围堵死,最好把里面现有的封盖子脾调入其他新成功的蜂群,致使这群逐渐弱小。

如果遇到阴雨天时,老王新王暂时不会打斗,但天气转变好了,就会出现相互残杀,并会飞逃,老王虽然飞不了,但爬出去也会死在周边,这时候蜂群经过大飞后,里面的新王就有交尾的机会,因为“分蜂热”已经减退,新王不但生存有保障而且交尾快,成功率高。

把这个群搬离,让老蜂返回,里面剩下的幼蜂就不再有分蜂性,利用调换出房子脾等方法,完全可以保证蜂群顺利发展的预期目标。

4.3 蜂王交尾期间不能缺子脾

提交尾群时一定要带有小子脾,以提高工蜂的生产积极性,否则不仅不会接受王台的哺育而且还会破台,甚至时间久后会出现工蜂产子等。有子脾时还要在此期间更换1次小子脾,因为老熟封盖脾会使蜜蜂怠工,出现消极情绪,导致新蜂王交尾不成功。调换成小子脾,工蜂的积极性及时提高,蜂群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蜂王交尾成功率很高。

5 稳住蜜蜂情绪加强蜂王产子

5.1 调整蜜蜂的工作状态促进蜜蜂出勤率

突然有蜂群停飞或不进巢等闹情绪的情况,原因大致有箱子有异味、环境不安静、农村有烟味等。最好在箱内放一子脾,蜂群一般就不会再逃跑或闹情绪。有条件的再加一糖脾或饲喂一下都可以缓解。一旦蜜蜂状态调整好就会增强蜜蜂的积极性,同时提高蜜蜂的出勤率,为保证蜂王正常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5.2 洋槐期新产王快速强大的管理

洋槐期换的新王如果在里面产卵正常,并且到枣花期已经达到强群,封盖子脾面积加大,蜜粉源充足时蜂王产卵会受限,速度减慢,封盖子脾面积扩增,小子逐渐减少。完全有可能在枣花期工蜂出现怠工,不能积极出勤采集,还产生“分蜂热”。最佳解决措施是调整小子脾调动工蜂工作的积极性,或者加大空间,把老熟子脾提到套上,下面放进空脾让蜂王产卵的同时为储藏蜜留有空房。上继箱时最好不要用隔王板分层,可以让蜜蜂爬行不受阻挡,提高蜜蜂工作效率,达到产子采蜜两不误。

5.3 认识蜜蜂突然怠工停产的事件

在饲养期间蜜蜂会出现很多奇怪事情,比如看似蜂群顺利生产,但突然出现蜜蜂不再积极出勤。发生这现象的原因大致有蜂弱后或者发生病变;外界缺蜜源或高温,蜂王交尾不够等;还有就是发生“分蜂热”,产生怠工情况。解除办法是立即检查蜂群,随后对症处理,调整好蜜蜂的正常生产秩序,确保蜜蜂顺利繁殖。

6 雄蜂的有效利用

在陕北,到了分蜂季节不割雄蜂,造成伤蜂又费饲料。但雄蜂封盖子脾面积扩大,一方面蜜蜂要进行哺育,另一方面巢内温度不断升高,促进巢内湿度不断增加,能起到很好的保温效果。

在北方,强群会有提早分蜂的现象,所以要注重本场的雄蜂培育。如果雄蜂蛹在本场不割除,数量急剧增加,则会导致蜂群分蜂性加强,在饲喂蜜蜂时雄蜂要根据本场的蜂群群势的发展进行保留,是为处女王准备好所需的优质雄蜂。要培育高质量的雄蜂群,就要加强饲喂雄蜂群,使雄蜂体质增强,利于交尾刺激工蜂的积极性,提供蜜蜂分蜂的重要条件。

在陕北,5月之前天气不稳定,时而有高温时而有结冰等恶劣气候,所以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整体衡量是否消除雄蜂?在此建议常规养殖一般情况留有较好蜂群的雄蜂,铲除产子不好或采集力差的蜂群的雄蜂。

7 高产蜂群的组建思路

7.1 抓住蜜源创高产

陕北洋槐蜜期间,流蜜期较短且容易受到不良天气的影响,定地养蜂发展成强壮蜂群时(巢脾下有7张上有8张),可以超出常规取蜜。比方在2023年洋槐花期取蜜40~42 kg/箱,蜂群群势均达到35 000只蜜蜂左右,且管理蜜蜂前期饲料充足,在近流蜜期将工蜂不足的群进行合并,组建强群,避免蜜蜂起“分蜂热”,人为缓解巢内温度,做好通风和搭建遮阴网。在取蜜时采取摇1次蜜上继箱同时退出1张脾,目的是确保蜂多于脾。

如果是转地蜂群达到强壮时(6~7张脾),下面也要留1张脾的空间,但要在进蜜期的隔天拉开蜂或脾的距离。一般标准箱放9张脾就无法拉开,要保证蜂路畅通,如果上下没有空间,蜜蜂上蜜后蜂路狭小,无法进出,从而发生“分蜂热”,导致蜂群处于怠工状态。如果双王群再加1个浅继箱,则可以促进采集蜂蜜的速度,同时加大空间可使蜜蜂巢房温度降低和通风加快。

7.2 流蜜期关王产量是否高?

表面上看关王时停止产子,储藏蜜房增多,产量相对提高,且流蜜期关王,控制了蜂群分蜂。但是,扣王时间不妥还是会影响增产,因为正在蜜源期刚扣王会导致蜂群有消极的因素,蜜蜂的工作情绪不能正常化,当工作秩序调整正常时蜜源期被耽误,致使产量缩减。尤其是洋槐蜜期,时间较短,抓不住良机就会损失惨重。

流蜜期关王要在流蜜前10~15 d进行,但在取蜜开始就要放王,因为此时放王,还不会及时产子且较慢,不会耽误下个蜜源(枣花)的采集蜂繁殖。

大流蜜期一般不关王,采集力较强的工蜂,会把大多数巢房储藏蜂蜜,甚至把小幼虫拖出也要储蜜。这时蜂王也就自然没有巢房产卵。蜜蜂的采集力积极性会高,产量相对增加。

如果是植入王台的蜂群,在流蜜期蜂蜜产量肯定高于有王产子的蜂群,因为这样的蜂群蜜蜂的出勤积极性很高,同时里面也有子脾存放。

产量与蜂王的质量有很大关系,如果蜂王生产性能、生物学特性优良,在同群势和不同种群的蜂王相对比,相对高性能、高质量的蜂王工蜂采集力强,甚至蜂群基数略差于不良种群势的蜂群,同样采集力也有远远超出的相对蜂群产量。

7.3 根据蜂群发展提早分群获得高产

提前分蜂是高产的重要因素,这样可以解除“分蜂热”。蜂群发展到3~4张子脾时开始分群,同时也出现很多雄蜂幼虫。老王提出,把原群用双王群箱分为2群,只要有1只新王成功就可以并群,新王产子较快还能维持大群,快速形成强群,确保产量提高。所以提前育王是解除“分蜂热”的最好办法,而且还有助于增值增产增效。

7.4 春季繁蜂饲料充足是快速发展蜂群的根本

一般我国北方的中华蜜蜂繁殖很早,由于现在气候变暖,春季开繁虽然面积小但蜜蜂工作量较大,会促使蜜蜂寿命缩短,所以在春季开繁时必须加强饲喂,花粉和糖坚决不能缺少,而且糖水比例均要在1∶0.4左右配置,不饲喂稀糖水。否则蜜蜂营养不良造成体质虚弱,使哺育蜂下降较快,致使蜜蜂群势恢复缓慢,就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且影响全年计划。

8 识别优良蜂王、箱外观察蜜蜂的行为和巢脾排列方法

8.1 新老蜂王的识别

一般新王1~2年之间翅膀是2片粘在一起的,而且新产蜂王表面看绒毛较旺、灵动性强。蜂王如果到3~4年时,翅膀就分开了,而且羽毛都脱了,身体看上去因缺乏羽毛而光秃秃的。在产子方面,新王产子速度快,老王产子较费时。

8.2 频繁开箱检查不利于蜜蜂的生产

一般很忌讳长时间检查蜂群或者频繁打开蜂箱,初学养蜂者会有各种好奇的心理,容易如此操作。这样的操作影响蜜蜂的正常工作秩序,一般一开蜂箱,蜜蜂就开始大量吃蜜,待看完后,蜜蜂又开始整理箱内,这样会导致蜜蜂的寿命缩短,而且箱内的饲料减少较快。要学会尽量在箱外观察、识别蜜蜂的行为,判定蜜蜂的箱内生存情况。

8.3 适时加脾促进蜜蜂的发展

在陕北,外界蜜粉源好转时可以加巢础造脾,但要注意加巢础的方式。开始加脾不可加在中间,一般加在隔板进去第一张或最后边脾,等蜜蜂做好或半成品时可以再加1张,否则绝对不能随便推进。因为人为干扰蜜蜂的生存活动,导致蜜蜂衰老较快。还有,在外界蜜粉源不充足靠饲喂时蜜蜂是无法造脾的。脾加在中间,会给蜜蜂造成隔离区,导致蜂群造台,“分蜂热”加强,所以一定要以蜜蜂的生产情况结合外界及自身等情况下加巢础造脾,在缺乏蜜粉源时最好加糖(蜜)脾。

8.4 不同阶段的蜂路调整

一般在繁殖期间较窄距离约为1.2 cm,在生产期间一般根据蜜源流蜜速度确定,生产高浓度蜜时由窄到宽逐天拉开,如果生产低浓度蜜或者流蜜本身湿度大,就不考虑拉开蜂脾距离。再就是越夏和越冬蜂脾距离较宽,适合蜜蜂通风或保温。

8.5 双王群越冬蜂脾的排放

越冬蜂既要保证蜜蜂的抱团取暖,还要使蜜蜂相互滚动便于食取饲料。以标准朗式蜂箱为例,双王群一般1面放3张才可以放大蜂路,是容纳最多蜂量的排列,放4脾就不会有最大数量的蜜蜂容纳,也形不成蜜蜂越冬球形团保温,造成越冬失败概率较大。

9 工产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工产一般是巢内缺王或蜂王停产,也就是没有幼虫脾,恢复不了工蜂的正常工作秩序,导致工蜂积极性下降。所以蜜蜂为了生存而自身繁衍后代,出现工蜂开始产卵,但视为不成熟的蜂王,当工蜂开始产卵时就有敌视行为。一般工产在开始后5~10 d最为鼎盛,介绍蜂王或安台都会失败。一旦超过这个时期就不要调入小子,会出现巢房有1个或2个卵,这个时候介绍产卵王或安王台接受率较高。

如果想及时处理工产保护蜂群实力,就要想办法解决工产蜂群。一般强群工产是很难安台或者介绍产卵王的,必须在介绍王时清理掉里面的工蜂子脾,可以放在冰箱冷冻,然后加到箱内蜜蜂会自然清理。以后再加上1~2张正常的幼虫脾,因为工蜂产卵不会给巢房里面有幼虫的群再产卵,它只会给空巢房里面产数粒卵。这样调换过2~3 d后蜂群正常恢复工作秩序,再介绍王或安台。清理产子工蜂一般把蜂箱里面用喷壶给蜜蜂洒湿然后抖到离巢门口较远处,一般产卵工蜂不会再进巢箱,会损失一大批产卵工蜂。在介绍之前可以这样连续处理2~3次,会使介绍或安台成功率提高。

1 0 预防蜜蜂病虫害及箱内通风

1 0.1 蜜蜂养殖场的虫害、蚂蚁需要处理

我们的蜜蜂养殖场一般都在乡下,由于蜂箱大部分在地面摆放,有些还用土把蜂箱四周围实,这些摆列方式都是蜜蜂受虫害侵略的最好平台,所以蜜蜂养殖场一定要处理好蚂蚁和虫害等,因为它们也吃蜜,导致蜜蜂容易起盗,或者给蜜蜂的子脾造成损害。简易办法就是把箱子放在支架上,在支架的腿壁用光滑的黄油等涂擦,使蚂蚁等虫害不易爬行。也可用蜂药厂生产的巢虫除害药治理。

1 0.2 蜂箱湿气怎么处理?

在陕北一些雨水较多的年份,蜂箱内湿度较高,采集进箱的蜜蜂排水时箱内空气流通不好,容易形成箱底水珠或霉变等,导致蜜蜂湿气过大,生病率提高,而且有些蜂箱是用蜂蜡浸泡过的,更容易形成积水。处理办法是及时上下通风、覆布折角或者蜂箱向前倾斜自流排水。加强蜜蜂的繁殖,确保蜂数充足,蜂多于脾。

(来源:蜜蜂杂志. 2023,43(10) ,陕北中华蜜蜂养殖技术要点,田慧宇,陕西省榆林市畜牧兽医服务中心)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