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潮州6月16日消息(记者黄少焕 傅晓勤 潮州记者舒小梅报道)转变观念,有时会换来更为广阔的天空。日前记者在潮州市东凤镇采访时发现,该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核心,着力抓好传统特色农业生产,引导农户致力发展高效农业,大面积种植芡实,让村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使这里的村民少“失业”。
近日,记者在东凤镇见到,一望无际的农田几乎变成了“绿色的荷塘”。走近一看,原来不是荷塘,只是形状与荷叶接近的芡实。这里的农户几乎都种上芡实了。
据了解,东凤镇早在100多年前就开始从事芡实种植,不过原来的规模不大,只有昆三村、昆五村的村民利用溪涧、池塘等自然水源进行小规模种植。到了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下张村部分村民开始利用低洼田试验种植芡实,经过不断的摸索与实践,终于获得成功。这一成功经验迅速在全村得到推广,不久下张村发展成为全村村民大规模种植芡实了。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成本高、效益低,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差,对农业投入不足,因而在全镇出现了部分耕地丢弃现象。而由于芡实栽培管理技术不复杂、成本低,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再加上芡实对土壤要求不严,只要水源充足就能正常生产。于是,种植芡实很快受到村民的普遍欢迎。
东凤镇党委政府及时转变思路,充分发挥地区种植优势,将种植芡实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精心筹划,严格管理,并修缮了机耕路和排灌渠系,以确保水源的供应,为农民种植芡实提高种植条件。另一方面加强政策扶持,大力鼓励、引导农户积极利用低洼田,因地制宜大面积种植芡实,使全镇芡实种植面积从2005年的3000亩增至目前的4200亩,规模不断扩大。
为了让科学种植进万家,增加农业生产效益,提高农户经济效益,该镇经常举办芡实规模化种植技术培训活动,聘请有关专家、技术员给农户上课,指导农户预防种植过程中出现的病变,传授喷药配方知识,从而减轻了农户的投入,提高了芡实结实率和成长期。
由于东凤镇实现芡实规模化生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采用了新的生产技术,使芡实产量不断提高。目前,平均每亩芡实产量达到150斤左右。为避免出现农户增产不增收的现象,镇政府引导农户采取“公司+农户”的合作经营模式,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千方百计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价值。针对消费者的需求实际,根据目前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居多,广大农户对芡实包装进行了改良,从过去每包一市斤改为0.4市斤,以适合更多的消费人群,从而大大地增加了销售量,使芡实增收的同时农民也真正地增益。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如今人们日益注重保健,由于芡实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已备受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这更给芡实种植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其经济效益也不断提高。时下,每斤芡实能卖到40元左右,这无疑给种植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益。与此同时,由于芡实市场价格不断攀升,这样一来,除了农户增加收入外,还解决了农村的部分劳力出路。芡实剥壳加工是一项比较繁琐的手工劳动,附近的村民、当地妇女和老人都能在芡实收获季节将芡实带回家加工,通常每斤芡实剥壳可以赚到15元左右,每天能挣到60多元。这样,既能照顾家庭又不耽误农忙,还能挣到可观的现钱。
自大面积种植芡实以来,东凤镇既解决了耕地丢荒弃耕的问题,又发展了高效特色农业。芡实种植期不是很长,每年芡实采收后可立即冬种蔬菜,这就大大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因其属于水旱轮作,使蔬菜生长态势较好,又能再增加农民收入。正是观念的转变,让当地农民真正地尝到了甜头,实现了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