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鱼的养殖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篇一
论观赏鱼养殖的发展及对策
[摘 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目前,一些国家,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开展贸易,使观赏鱼养殖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纵观近年国内和国外观赏鱼市场状况,我们看到观赏鱼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休闲鱼业,具有广阔的发结论展前景。
[ 关键词 ] 观赏鱼 观赏鱼养殖 发展前景 休闲渔业
我国养殖观赏鱼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金鱼的故乡。金鱼的养殖自1174年的南宋开始,至今已有800多年,400年前的1500年传入日本,17世纪传入欧洲,19世纪初传入美国,现已遍及世界各地,约有200多个品种,是观赏鱼中主要家族。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观赏鱼的饲养已经悄悄融入许多人的生活中,人们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同时修养身心,陶冶情操。目前,一些国家,观赏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利用各自的优势发展养殖,开展贸易,使观赏鱼养殖成为渔业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纵观近年国内和国外观赏鱼市场状况,我们看到观赏鱼发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和社会环境,观赏鱼养殖将成为富有活力的一个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观赏鱼―般可分为五大类:金鱼,锦鲤、热带鱼,淡水其他观赏鱼及海水其他观赏鱼。观赏鱼贸易品种大约有1600多种。淡水观赏鱼主要来自东南亚国家、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海水观赏鱼主要来自菲律宾、印尼、新加坡、斯里兰卡、加勒比海地区,肯尼亚、毛里求斯和红海沿岸国家。中国金鱼驰名中外,中国对国际观赏鱼市场的参与度逐渐增长。
一、 我国观赏鱼养殖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观赏鱼的生产几乎全部都是农民或个体民营企业依靠传统的经验、落后技术养殖培育的,国内一百多家水产研究所从未在这个领域投入过任何的科研攻关,我国也未曾有任何政策方针来鼓励扶持观赏渔业的发展。所以我国使得我国与国外拥有较先进的科技技术培育的观赏鱼相比较,就显得在质量上偏差,规格偏小,色彩不纯,几乎没有任何的新品种出现,不仅如此,还有些生产业主为图眼前利益,将品质良好的种鱼也出售,在繁殖季节就从普通的商品鱼中挑选亲本,这样不仅先前的忧势荡然无存,更导致种质的严重退化,使得我国现在金鱼等的出口合格率不足5%,这将严重阻碍我国观赏鱼的健康长远发展。
我国观赏鱼养殖技术仍主要沿用传统的养殖方法,技术含量低,产业不稳定,养殖金鱼出口合格率(99年统计数)仅为5%。多年来,观赏鱼养殖技术,市场开拓、产业化发展都源于渔民的探索和积累,缺少引导和扶持,更缺少自己的特色。养殖品种、品质档次低,体形和色泽没有特点。观赏鱼出口不畅,观赏鱼市场虽活跃,但总形成不了规模。观赏鱼养殖科技水平低、开发潜力大,如果把问题和差距视为潜力,尽快提高观赏鱼养殖科技水平,我国的观赏鱼养殖会出现一个新的局面。
缺乏行业组织,盲目生产,行业内信息不灵,国外观赏鱼市场情况的掌握不足,各自为政的现象已适应不了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内部竞相杀价,让外商坐收渔利。观赏鱼市场需求量将越来越大,如何组织好观赏鱼生产,占领观赏鱼国际市场是急需探究的课题。
我国观赏鱼出口包装技术差,产业规模小。我国观赏鱼年出口量超1亿尾,占世界观赏鱼出口量的十分之一,但出口金额仅占世界出口金额的1%多一点。观赏鱼养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品流通市场不畅。近几年兴起的观赏鱼饲养热,急待建立以苗种、饲料、病害防治和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观赏鱼养殖的服务体系。
二、发展观赏鱼的对策
不断推出优良品种,提高档次。要以我国特色观赏鱼――金鱼为主,提高出口合格率,开拓国际观赏鱼市场。科学系统地整理、总结、研究传统的养殖技术,建立金鱼原种繁殖基地,将科研与普及相结合,研究开发、推广利用科研成果,大力倡导科学养殖观赏鱼,为生产者提供信息和指导,使休闲观赏鱼饲养久盛不衰。
1.理顺产销体系,避免不合理国内价格竞争。建立健全中国金鱼、观赏鱼进出口机构(或者是行业组织、中介组织),协调好产销各环节的出口价目,使养殖生产者和出口营销者都能获得合理的利益,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同时也要协调好对外供给价格,提供国内外市场信息、服务,做好生产、收购的组织工作。
2.进一步改进包装技术,提高运输成活率。加强科学管理及进行检验检疫,确保观赏鱼进出口顺畅和安全。避免品种引进时病毒和细菌的侵入,保护好观赏鱼产业。扩大观赏水族出口品种,发展有长远竞争力的观赏鱼品种及其它珍稀水生动物、植物等,以扩大出口创汇。
3.推进观赏鱼产业化。观赏鱼产业化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在股份合作和家庭式经营的基础上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链,以达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推进观赏鱼业现代化。要培养观赏鱼产业“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强大推介、示范带头作用,提供国际市场对路、品质优良的观赏鱼苗种,实行“公司十农户”的集团模式,加快观赏鱼产业发展步伐。
4.休闲渔业的前景。观赏鱼的休闲养殖有着其他休闲活动所不具有的优势,它不污染环境,又可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观赏鱼养殖还具有投资少、占地小、收益大、附加价值高等特点。休闲渔业通过对渔业资源、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利用,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观光及海洋知识的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休闲渔业可为被淘汰的一大批小型机动渔船(逐渐改造成海上休闲游乐渔船)及渔民转产提供出路,有利于保护近海渔业资源。
参考文献:
[1]刘其南,科学养鱼,观赏鱼的发展前景,2005
[2]赵齐,渔业致富指南,观赏鱼养殖技术,2002
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
副标题#
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篇二
皖北地区水族箱养殖观赏鱼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 分析了皖北地区水族箱养殖观赏鱼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为皖北地区水族箱养殖观赏鱼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族箱养殖;观赏鱼;问题;对策;皖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96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271-01
为了了解和掌握皖北地区水族箱养殖观赏鱼存在问题和应对措施,从2013年2月起,选择萧县龙湖志成水族馆作为养殖观赏鱼试验点,通过逾2年的试验,逐渐掌握了水族箱养殖观赏鱼基本技术和问题解决方法。现将养殖的经验和问题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1 存在的问题
1.1 水霉病频发
水霉病是水族箱养殖观赏鱼最常见也较容易发生的病害,此病多发于春秋两季,季节转换和水族箱大换水时尤为严重,鱼发病后传染率高,传播速度快,很容易造成大批死亡[1-2]。发病症状:初期水族箱内水发白发浑,有腥臭味;鱼精神不振,摄食明显减弱,有典型的沉缸、抱鳍、扎堆现象,头尾、体表或鳍部有零星盐粒状白点。中晚期水浑度更甚,腥臭味更浓;鱼全身布满白点或白毛,呈棉絮状或全身像裹一层白霜,同时箱底也会掉落一层白粉,此时鱼只开始陆续死亡,健康鱼也开始感染发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100%。
1.2 饲养管理不科学
首先是放养密度不合理,一些缺乏经验的养殖户在水族箱中一次放养密度过大,造成观赏鱼缺氧发病,或因吃食不均匀,鱼体规格参差不齐,体型瘦小,品相下降。其次投喂饲料不科学,对所养观赏鱼的适宜温度、食性、习性缺乏了解,缺乏养殖知识经验,盲目投喂饲料,造成水族箱中鱼类因过量摄食撑死或因营养不足而“掉相”。最后,不注意水质管理,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殖观赏鱼也是一样道理,平时不注意定期换水及清除水族箱内污物,造成箱内水质污染,鱼类发病。
1.3 日常管理不细致
有些养殖户用塑料袋装运观赏鱼后,立即把鱼直接放进水族箱,由于塑料袋内水温和水族箱水温温差过大(超过4 ℃),造成鱼类感冒发病。有的只知道定期换水,而忽略了过滤槽和过滤海绵的清洁工作,造成过滤槽或过滤海绵污物增多,水过滤效果差,致病菌和寄生虫增多。有的养殖户用扫地的扫帚刷洗水族箱,由于不注意清洁卫生和消毒,造成饲养的观赏鱼感染发病。
1.4 盲目混养造成相残
不同种类的观赏鱼其生态习性、食性、适宜温度均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反,部分养殖户缺乏对观赏鱼生物学特性的了解,盲目地把多种观赏鱼甚至食性相克、规格悬殊的鱼类放养在一起,结果造成同种或异种之间相互残杀。
2 对策
2.1 积极防治水霉病
防治水霉病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首先是在季节转换时,特别是春秋两季水霉病高发季节,要切实做好预防工作。在换季前清洗水族箱并更换新水,用现配的1∶(2 000~5 000)的KMnO4溶液浸泡消毒箱体5~10 min。其次,用3%~4%的杀菌药物盐浸洗鱼体5 min以上,对水霉病和寄生虫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最后,降低饲养密度。在水霉病多发季节,适当降低水族箱内饲养密度,也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病,就要及时对病鱼隔离治疗,可用5%的浓盐水药浴10 min,若将水温加热至28 ℃以上,治疗效果更佳。
2.2 坚持科学饲养管理
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与品种、规格、水质条件等关系密切[3]。如果密度太大,则会显得拥挤,缺氧发病的风险也高。1 m水族箱最多放养15~20 cm的个体9尾,若底滤缸过滤系统比较强大可放15尾;科学投喂饵料。坚持定时、定量的投饵原则,一般以3~5 min内吃完为宜,投饵1~2次/d,虽然几天喂1次不致饿死,但是鱼体会变得瘦弱,体色暗淡无光泽,免疫力低下易染病死亡。各种观赏鱼食性习性不同,这就要求养殖户对鱼的生物学特性十分了解,以便根据食性习性要求科学投喂。投喂量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24~28 ℃之间观赏鱼摄食旺盛、生长较快,20 ℃以下摄食明显减弱。同一时期同样多的鱼每次投饵量要相对稳定,阴雨天要少喂或停喂,发现鱼发病要及时停喂。及时换水,为鱼类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发现水族箱内水质老化或污物增多就要及时换水。每次换水量最多为1/3,夏季每隔15~20 d换水1次,冬季水温低,可1~2个月换水1次。需要大换水时,最好用原缸水把鱼捞出来放入大盆中暂养,换好水加入消毒药,半天后当缸内水温与大盆暂养鱼水温基本一致时,就可把鱼放回水族箱,注意换水后过1~2 d再喂食[4]。
2.3 加强日常管理
首先要做到勤观察,观察鱼的吃食活动、水质变化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其次,注意及时清洗过滤槽和过滤海绵。清洗时要用清水,一般15 d左右清洗过滤棉1次,洗2~3次后换新棉,过滤槽2个月左右清洗1次。清洗水族箱及器具不可使用洗衣粉、肥皂、84消毒液等。与此同时,残饵要及时捞除,避免污染水质。发现水族箱内鱼类生病,要及时隔离治疗,并用杀菌盐给水体消毒杀菌,病鱼治愈后需观察一段时间,等确定无任何问题再放入水族箱饲养。最后,饲养热带鱼温度要保持24 ℃以上,22 ℃以下鱼类就会生病,水温低于20 ℃就要给水加温。
2.4 放养操作要细心
利用塑料袋装运观赏鱼到达目的地后,最好轻轻把塑料袋连鱼带水一起放进水族箱中浸泡10~20 min,缓冲温差,让鱼尽快适应新的水温环境,然后把鱼慢慢放进水族箱。鱼种放养后不能喂食,过1~2 d后再喂。
2.5 合理混养
为避免盲目混养鱼类相残,淡水鱼和海水鱼、热带鱼和冷水鱼、阳刚性鱼类和阴柔性鱼类、食性差异和规格悬殊过大的观赏鱼最好避免混养一起。
3 参考文献
[1] 张爱良.观赏鱼及其养殖中应注意的问题[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3(7):18.
[2] 李贺密,徐晓丽,姚学良,等.天津市观赏鱼养殖产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建议[J].科学养鱼,2014(6):21-23.
[3] 霍凤敏,章之蓉,邹记兴.中国观赏鱼产业发展概况[J].河北渔业,2010(1):57-59.
[4] 金柏,张权,洪军.鞍山观赏鱼产业化发展研究与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11):230-231.
看了“观赏鱼养殖技术论文”的人还看:
1.养殖技术与推广论文范文
2.新手养观赏鱼养殖知识和注意事项
3.观赏鱼养殖市场前景如何
4.家庭观赏鱼养殖方法
5.在观赏鱼养殖过程中盐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