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日清晨,湛蓝的天空如洗,干净平坦的乡间道路两旁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空气中弥漫着清新香气。微风轻轻吹来,不胜惬意。“哞!哞!”几声叫唤声传来,几十头在野外四散吃草的牛逐渐叫唤声围拢,任他指挥,他就是阳新县陶港镇江荣村养牛专业户江兴全,他说:“知道我叫江兴全的人并不多,只要说起江矮子,不光是陶港,恐怕一半的阳新人都知道。”
吃苦耐劳的“江矮子”
1962年出生的江兴全,不到一米五的个头,体重不足80斤,熟悉他的人习惯称其为“江矮子”,生性随和的江兴全也并不介意这个别称。
江兴全兄弟姐妹众多,家大口阔,生活就更加困苦。自上小学起,江兴全就一边上学,一边帮生产队放牛,以每放一头牛每天计3分工分,尽其所能地帮助家庭减轻生活压力。
“我启蒙读书的年龄本就比别人大,而且我上学的时候,早上和下午都要请假放牛,学习一直跟不上,于是没等初中读完,我就干脆回家放牛了。”江兴全说。
此门既关,彼窗必开。“别看他年龄大,身材矮小,可他头脑灵活、悟性极高,对贩牛养牛有常人学不到的天赋。”江荣村党支部副书记江兴德说。
谈起养牛往事,江兴全滔滔不绝。初中肄业的江兴全因为个子矮小,在生产队里干体力活不如同龄人,在男劳力中一直是下等工分。
但是不久以后,头脑灵活的他,大胆承担喂养生产队的200多只鸭的责任,以每只鸭每年上交生产队2.8元,换取头等劳力工分,一直喂养到农村田地到户为止。
70块钱改变了一生
1986年的一天,能说会道的江兴全买了本湾一农户家中的一头牛,把牛肉和牛皮拿到县城卖,转手赚了70来元。
这次偶然的机会,使试水成功的江兴全有了当牛贩子的想法。这个“大胆”的决定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古言道:庄稼无牛客无本。想做生意没有本钱行不通。江兴全四处筹谋,终于打听到自家一朱姓远房亲戚,家中有一头牛想出手。
江兴全高兴得直拍脑壳,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和亲戚磋商,以480元的价格帮亲戚家将牛卖出去,分文不赚,只是要占用亲戚家的牛钱三个月,权当本钱。就这样,了解江兴全为人处事与性格的亲戚,很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江兴全兴冲冲地用其中的450元买了一头牛,连夜步行将牛赶到黄石市场去卖,一天净赚80元。
“那时的80多元,能买齐一大家人的年货。”说起这段回忆,江兴全不无感慨。
命运,不会亏待任何一个努力奋斗的人。江兴全用这480元起家,每天起早贪黑,让奋斗成为人生底色,由小小的“放牛娃”成长为村里有名的“牛贩子”。半年下来,不仅还清了借款,还净赚了一万多元。
走在希望的致富路上
致富路上尝到甜头的江兴全,用贩牛赚取的“第一桶金”,从贩牛发展到养牛。江兴全凭勤劳朴实的性格,乐于好学、不甘平庸的品性,经过不断总结实践,逐步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养殖模式,饲料要天然、选牛崽要细致,同时要分散养殖,给牛崽提供清新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养殖规模也从最初的一头牛变成现在的几十头,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牛专业户。
江兴全采用全部野外放养的养牛模式,牛肉质地好、口味鲜美。随着名气的越来越大,销路也越来越好,养牛致富的劲头就越来越足。他说,养牛收入最高年份可达四十万元以上。
早些年,江兴全用贩牛养牛赚取的钱,建起了一栋楼房,近年,又建起了两栋小洋楼。村里同行看见养牛效益好,本湾的村民江建武、上徐村的美谷生态养殖产业合作社纷纷找他取经,江兴全都会倾囊相授,带动更多有养殖意愿的群众参与到发展养殖产业中来,共同走养牛致富的路子。
村民江兴金说:“我养牛技术都是向江兴全学的,通过养牛为家里增加了一些收入。村里人都知道,江兴全只要有人来请教,都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并且每到春耕备耕时节,他都会将自家的耕牛,无偿帮助许多家庭过渡没有牛耕田的难关。十几年来,江荣村二组特困户江建飞、村民江兴金,五马村村民冯美力,陶港村村民樊仁来等,都是免费使用他家的耕牛......”
“都是乡里乡亲,帮助一下是应该的。”江兴全笑着说。
如今,年过60的江兴全,除了养50多头牛、种20多亩牛草外,还承包荒山种植了60余亩油茶,承包了18亩水面养鱼,每天笑对生活,致富路上“牛”劲十足。
通讯员:倪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