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与包村党员一起重温入党誓词

变化,是郯城县归昌乡朱前村、陈庄村、道东村今年提得最多的词。

眼下,走进三个村,一条条水泥村道交错延伸,一幢幢农家小院干净整洁……面对此情此景,让人很难想象,在一年前,这还是周围村里所提及的“贫困村”。现如今,朱前村、陈庄村、道东村已成为脱贫致富发挥示范作用的新农村,可谓是今非昔比。

“这一变化的背后,多亏了王书记、吴书记、鲍书记”,村民们逢人就说。村民口中的“王书记、吴书记、鲍书记”,就是当地村民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我校驻村 “第一书记”王靖磊、吴昊、鲍万杰,短短一年的帮扶,村民们对他们的工作纷纷点赞。或许邻村王老汉的那句话点了题:“瞧瞧人家这第一书记!”

从“顾小家”到“为大家”

事情的起源要追溯到2017年2月,组织一纸任命让王靖磊、吴昊、鲍万杰换了一个身份。本在高校工作的他们,积极响应号召,毫不犹豫地选择走向这片热土。30多岁的年纪,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时候,他们丢下家庭和孩子,只为献出自己的一腔热血。

满怀对新工作的好奇、紧张和期待,三人分别来到朱前村、陈庄村、道东村,虽然早就做了思想准备,但身临其境,还是被眼前的场景震惊了:孤寡老人无依无靠,疾病缠身者毫无生活来源,基层党建无章可循……三人的内心产生了巨大波澜,精准扶贫怎么办?如何开展工作才能让这个地肥水秀、却迟迟没有走上富裕之路的村子真正好起来,他们陷入深思。驻村后的第一夜就在辗转反侧中迎来了黎明。

从驻村工作的第一天起,王靖磊、吴昊、鲍万杰就一头扎进村民家中,倾心交流、收集民意,并据此精准识别、精准施策。他们带领三个村近1000户村民努力奔走在脱贫路上。

从“一盘散沙”到“一个拳头”

根据省委要求,“第一书记”担负着“抓党建、促脱贫”等任务,对王靖磊三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尝试,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脱贫之路肯定困难重重,但也要硬着头皮往前走。”果不其然,迈出的第一步,就让王靖磊始料未及。在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时,眼看到了开会的时间,空落落的会议室仅有零星几名党员。在陈庄村、道东村,情况也大抵如此。

朱前村党支部书记朱奉其告诉他,由于青年党员大多外出打工,在村人员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平日都聚不到一起。闻言,王靖磊就暗下决心,工作要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入手,从党建抓起,凝聚人心。

“以前,朱前村很多年都没有发展过新党员,上党课没人来,大家对‘党员’身份很淡漠,党支部也成了‘空壳子’。”借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铺开之势,接下来的日子里,王靖磊把强化基层组织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第一道“菜”提上议事日程,经与村“两委”班子协商、与乡主要领导沟通,王靖磊与村干部一起建立各项党建制度,将党员管理、党员培训学习、流动党员管理以及“三会一课”等多项规定制度化,并上墙公示。用制度激励大家、约束大家,并将每月的25日作为固定党员活动日,将党员教育常态化、规范化。

一年的时间,共开展各类培训学习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达400余人次。用王靖磊的话说:“只有让基层组织活起来,让广大党员动起来,才能发挥基层组织的强大力量,在学习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在学习中解决实际问题,为脱贫致富出谋划策并积极参与其中。”老党员王学华告诉记者:“以前,我们也开展一些学习活动,但次数少,人也少,主要以念文件为主。王书记来了以后,对学习抓得紧,学习次数多了,结合村里实际,也有了更多讨论,很多事情在大伙儿的讨论中就有了答案。”

“陈庄村迟迟发展不起来,与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不强也有关,碰到困难有畏惧,遇到矛盾不敢面对。”吴昊深入调研后,认为自己担任“第一书记”毕竟是暂时的,帮助培育好村班子才是长久之计。为了解决这些难题,吴昊通过党员星级评定、党员星级挂牌、“郯城大发展、我该怎么干”大讨论、“我为村民做表率”党员义务劳动、“我为村集体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促进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凝心聚力,让两委班子重新焕发活力。(下转第3版)

在道东村,鲍万杰结合农村党员实际情况,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开展以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等为主要内容的“七个一”系列党日活动,将党建工作根植于日常活动中,让党员学习形式活起来,学习效果强起来。同时,关爱困难党员生活,开展“七一”送温暖活动,先后走访慰问贫困党员11人,发放慰问金6000元。

短短一年时间,党员们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前开会没人来到现在的几乎全员到会,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到“主动参与乡村建设”,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凸显,党建愈发彰显活力……这些变化犹如一股清风吹进了三个村。“感觉风气正了,干啥事都有规章制度了”,党员惠亦乾说。

从“满是怀疑”到“深得民意”

为了尽快摸清村里的情况,王靖磊、吴昊、鲍万杰开始走访每一户低收入村民。“这大学里来的书生,能在咱村待住不?”“一个当老师的来我们村能做啥?”看着眼前的年轻小伙,村民们心存疑虑。

王靖磊三人明白,开展工作,首先要取得当地百姓的信任,想取得信任,就要使自己成为他们中的一分子。这就要俯下身子、实事求是,和群众拉手说话、贴心交流,同甘苦、共劳动,把小时候在农村学到的“看家本领”向村民们展示出来。

一年来,家住青岛、济南、泰安的“第一书记”,真正把村庄当成了家,每月驻村都达25天以上,有好几个月都是整月待在村里。他们先后走访了贫困户60户,普通群众702户,党员122人,全面掌握了广大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基本情况,并整理出调研报告和脱贫攻坚发展规划。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自真心地做到“弯下腰沉下身,勤走访唠家常;掌握一手数据,谋划精准扶贫”。

一段时间后,主动找他们聊天的老百姓多了起来,虽然村民对他们的接纳和认可度提高了,但他们心里明白,老百姓渴望脱贫的期望值没有降低。每当听到村民乐呵呵地说:“我们愿意相信政府,相信‘第一书记’,我们等着你带领我们致富呢!”王靖磊三人感到既兴奋又有一股无形的压力,深感这些话的分量。他们深知作为“第一书记”,这个“第一”既带着组织的信任,又带着群众的期盼,担子不轻,责任不小。

从“靠天吃饭”到“靠智丰收”

如今,平整连片的稻田一望无际,四通八达的道路纵横交错,星罗棋布的涵闸、泵站点缀着密布的水网……记者看着眼前的景象,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可在原来,朱前村、陈庄村、道东村的经济结构都比较单一,多数以小麦、水稻种植为主,小部分农户开展苗木、蔬菜大棚等产业,大部分年轻人外出打工。要为一个经济薄弱村找到好的致富项目,难度并不小。

要鼓起腰包,必须先转变观念,扶贫先扶志。王靖磊与吴昊、鲍万杰商议后决定,先从干部入手,先后选派22人先后到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班,学习现代农业、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借鉴其他村子的成功经验;组织村民到江苏东海、郯城红花镇、花园乡、临沂河东区等地考察学习大棚蔬菜种植、菌类种植、洋葱种植、光伏发电等,开阔眼界,提高技能;邀请县农业局专家到村现场开展农业技能培训和宣传,对农业生产技能现场指导。

在村里,在田间地头,或是饭后村头聚集的地方,“第一书记”都会加入进去,逢人便说富农、强农、惠农政策和现代农业知识,有意引导话题展开讨论,润物细无声。慢慢地,“现代农业”等这些词语在村民的言谈中多了起来。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如何做到在任这两年形成可持续致富渠道,避免两年之后重新返贫,这是王靖磊、吴昊、鲍万杰一直思考的问题。

吴昊介绍,经多方考察论证,集思广益,最终定下脱贫致富“大盘子”———建高效农业,绿色发展。调子已定,说干就干,田间打井、硬化生产路,积极争取社会资源,为村民发放爱心化肥……他们走街串户,鼓励村民进行蔬菜大棚、菌类种植等规模化、差异化种植。

另一方面,他们积极整合扶贫资金160万元,成立农机合作社。“利用投资秸秆回收打捆项目,既有利于秸秆禁烧工作,改善大气环境,又能够变废为宝,促进农民增收,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1200余元,2017年绝大多数贫困户都得以顺利脱贫。”王靖磊介绍道。

优惠的政策扶持、几近为零的投资风险,让这个固守旧貌、多年不变的穷乡僻壤沸腾起来。村里的贫困户、在外打工的人们开始回村,信心十足地念起了“致富经”。

“物资的帮扶只能解决眼前困难,要想让更多群众脱贫致富,没有项目带动、产业发展是不可能实现的。为此,三位‘第一书记’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产业扶贫方面下功夫、做文章。”归昌乡副乡长马健说。

“‘第一书记’打头阵,山东科技大学党委是后盾,全体师生齐上阵”的扶贫之路印在他们心中。“我们要发挥高校教育、人才、科技优势,促进校地合作共建”。经过商议后,三人达成共识:对接自己的“娘家”———山东科技大学的资源。高校有丰富的人才智力资源,可以通过自己牵线搭桥让高校的智力支持源源不断地输入到这个贫困的村庄。从学校领导前来慰问,青年教师、学生组织深入实践,校地合作共建、建立大学生就业创业实践基地、建立优秀生源基地,以及培训网络技术等等,大家纷纷利用自己专业知识,为村里带新知、传新思,帮助他们开眼界、拓思路,进而为脱贫致富建立起长效“造血”机制。

“大学的老师和读书的娃娃们为俺们村出了很大力气,真的很感谢他们。”村民范振功说。

“第一书记”在蔬菜大棚现场工作

郯城大棚种植致富_山东大棚种植_郯城蔬菜大棚种植区域

我校志愿者在帮扶村开展墙绘活动

从“贫困村”到“幸福村”

扶贫,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同时还要让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经过走访,一件件令人心酸和揪心的事让 “第一书记”寝食难安:几近失明的年迈老人,适龄入学的重病儿童,残疾卧床的男子……健康扶贫刻不容缓。

王靖磊、吴昊、鲍万杰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些因病因残致贫的乡亲减轻负担。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争取,迎来了郯城县的医生到村送医送药,开展医疗扶贫,先后为60岁以上老人体检,为62名患有眼疾的村民免费检查、手术,帮助农村老百姓解决医疗难题,减轻医疗负担;关爱残疾老人生活,为身体残疾的老人免费发放轮椅14台。

同时,利用重要节日节点,组织留守妇女欢度“三八”妇女节,开展农技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村妇女就业创业能力;在六一儿童节,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347名小学生发放爱心书包、文具,为村图书室捐赠图书2200余册,为17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7000元;开展送电影下乡活动,免费放映15场,送戏下乡2场,丰富了农村娱乐文化生活……“我们不仅要建设富裕乡村,还要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王靖磊说。硬化村内道路、铺设路沿石、旱厕改造、栽种绿化苗木、安装摄像头、安装体育健身设施、申报危房改造、安装路灯……再加上学校的 “墙绘”乡村美化、“精准扶贫”调研、“筑梦归昌”留守儿童教育扶贫调研、“暖春公益”大学生支教、“暖心”社会实践服务等。一步又一步,稳健又扎实。

经过“第一书记”和村两委班子一年来的努力,新建的健身广场、篮球场、乡村文化广场等,极大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获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王书记他们真是好人啊!又是送面送油,又是打井修路,让我们村一下子变了个模样。”村民朱孝发竖起大拇指连声夸奖。

记者注视着村庄的容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墙绘活灵活现,广玉兰、西府海棠、碧桃等行道树正在绽放,农家乐园等文化设施别有韵味,果真令人眼前一亮。

在帮扶村开展医疗扶贫

从“眼中的变化”到“背后的故事”

在脱贫攻坚的大路上,三个贫困村一步步走入正轨,乡亲们干劲更足了。据朱前村支部书记朱奉其介绍,“‘第一书记’来了以后,我心里像吃了颗定心丸,相信在他的带领下我们村一定会尽快致富。”

而望着这倾注着心血与汗水的村庄,记者感受到了“第一书记”的日日夜夜。村庄的变化,是背后无数个辛酸故事的凝结。

“这里的人没什么大学问,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他们都能感受到冷暖。”

王靖磊所在的朱前村,被选为新型农村社区的安置区,而在安置区内,有村里127座祖坟,为了不影响规划和开工,只能是全部迁出。在农村,迁坟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没有特别原因,不能对祖坟动土拆迁。王靖磊顶着压力,逆流而上,磨破嘴皮子地挨家挨户劝说,走路多了,导致脚腕受损,他却坚持着一瘸一拐地走向另一户。

“尽管有很多遗憾和不舍,但也收获了感动和快乐。”

去年六一儿童节那天,有个9岁女儿的吴昊的“传统”过节方式是:一家人陪着孩子。而他正在帮扶村参加村里有史以来举办的第一次儿童节活动。当他满怀歉意地告诉女儿后,9岁的孩子懂事地答道:爸爸,我知道了,有爸爸的祝福就够了。

“能够解决困难群众的困难,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2018年1月5日,一场大雪在众人的朋友圈里刷屏,当很多人欢天喜地的赏雪之时,鲍万杰、王靖磊、吴昊却忧心忡忡。“贫困户家中硬板床上单薄的被子如何御寒过夜”“漏风的屋子里,贫困户如何入眠”

“零下十几度的气温,贫困户如何取暖”

……天刚蒙蒙亮,他们便投入赶制棉被的工作,联系当地被业加工厂,并且要求一定要用新棉花。

仅一天时间,1月6日,他们顾不上吃晚饭,挨家挨户把刚刚做好的被子,送到困难群众手中。困难群众朱凤银接到被子时动情地说:“一靠闺女二靠党,谢谢你们还挂念着我呀!”另一名困难群众张仲英说:“天这么冷,雪大路滑,辛苦您了,家里的这床被子都盖了几十年了,夜里都是蜷着睡,今天晚上终于能睡个舒坦觉了!”

三个并不是激动人心、跌宕起伏的小故事,仅仅是“第一书记”在帮扶工作中的缩影。

王靖磊淡然却坚定地说:“在扶贫队伍中,我们都是普通一员,没有干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们绝不会让一天虚度。我们都是党员,就得干实事,要对得起乡亲们,更要对得起我们山科大的校训。”

吴昊告诉记者,身为“第一书记”,一要筑牢决战贫困的决心和信心,二要有具体可操作的阶段性计划,这样才能保证群众受益。

鲍万杰表示,能够投身于全国脱贫攻坚的一线,是人生的幸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把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完成好,利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实现全村老百姓脱贫致富,争取早日共同迈进小康。

这是“第一书记”们的心声,他们不仅走进了贫困村,而且真正扎根在贫困村,成为这里永远的村民,他们相信,自己的一生都会续写着与这个小村庄的不解情缘。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