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振兴,带领农民致富,村集体这个因素不可忽视。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级组织就有了有效发挥职能作用的平台和资源,农民增收致富就有了稳定可靠的来源,基层党组织也就有了增强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
为了让村集体这个“大家庭”充满活力,以集体强促进个体强、用集体富带动个体富,汇聚起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六盘水以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为抓手,让搬出穷窝窝的百姓,有了新的致富门道。
借力项目支撑 建立特色村寨经营型发展模式
记者眼前的山岔路口,位于瑞高速水城区俄脚收费站附近,距离野玉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大约5公里,是去往度假区的重要通道。
此时,20个外观统一、布局合理的门面整齐分列在道路两旁,不少过往车辆和游人驻足停留,享用当地特色小吃。小老板张永达一边麻利地翻拣着烤炉上的洋芋、鸡蛋,一边高声招呼过往游客进屋品尝。
时间拨回到2021年6月以前,这里还是另一幅景象——周边群众私搭乱建,垃圾随处可见,脏乱差的卫生环境极大影响了景区整体形象和游客体验感。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海坪街道党工委多次组织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讨论,决定由俄脚村出土地,阿娄社区出资金,统一建设门面,建成后优先租借给俄脚村民使用。
在高速路口附近店铺做生意的百姓(黄瑶 摄)
2021年7月,耗资38万元,占地面积608平方米的20个门面建设完成。“我们根据门面大小和位置按照每年5000元—8000元不等的价格出租给俄脚村当地群众,有效解决群众务工问题带动百姓增收的同时,仅2023年,就为我们阿娄社区村级集体经济增加了8万多元的收入。”海坪街道阿娄社区党支部书记周训锋介绍道。
2022年3月,阿娄社区注册成立了贵州森海商贸责任有限公司。公司挂牌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与附近的两个村共同出资38万元,购买了七台车辆用于出租。不仅如此,阿娄社区还通过出租民宿,出租村寨中的闲置房屋、门面,项目分红等,不断积累村级集体经济收益。
“2023年,民宿租金收了30多万,闲置房屋、门面租金收了11万元,生态鱼养殖项目分红10.69万元。这笔收益,我们主要用于偿还之前的建设款、开发公益性岗位、维修辖区公共区域、慰问困难群众等。”
正在民宿中打扫的工作人员(黄瑶 摄)
2023年,六盘水市依托城区、郊区、景区等区位,打造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火把文化、乡村农耕文化、饮食文化等特色文化,坚持以文化赋能,不断加深景村共建、文旅融合、农旅融合,利用社区管理剩余房间或群众闲置住房打造民宿,利用社区闲置资源打造房车基地、农耕研学教育基地,带动就业,促进群众增收。目前,全市安置区打造民宿提供床位530余个,年收入30余万元,带动群众增收8000余元。
借力政策优势 建立资金盘活型发展模式
3月19日一大早,搬迁户谢顺财就坐着垃圾清运车,从自家楼下出发,前往今天的第一站---化乐煤矿。
2016年,六盘水市水城区化乐镇红旗社区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8年所有搬迁户完成入住。
“现在社区有241户1060人,全部是搬迁户。2018年12月,为了更好的服务这批‘新居民’,我们红旗社区成立了。”社区党支部书记穆贵梅介绍道。
红旗社区一角(黄瑶 摄)
因为没有了土地,不少搬迁户的生计成了问题,经过多方的考察、调研,2020年8月,红旗社区成立了贵州水城玮宏商贸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商铺开发、汽车租赁。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联合镇里的另外两个村,一起购买了5台车辆,出租给镇政府。同一年,我们社区又单独出资,购买了3台车,也租给政府使用。光是汽车租赁,我们2023年就获得了28.8万元的收益。”
2021年3月,在镇政府的协调下,红旗社区承包了镇上6家煤矿的生活垃圾清运工作。
穆贵梅说:“目前安排了5名搬迁户来负责。清运费用是按季度收入,每年能有30万元。从2021年开始,我们聘请了6名贫困户,负责辖区内农贸市场和周边零散商铺的清洁卫生;还通过出租农贸市场的门面,获取资金收益,这两笔加起来,有将近17万元的收入。”
有了村级集体经济积累,红旗社区也有了牵头给百姓建桥的底气(黄瑶 摄)
2023年,六盘水市依托政策红利,将富余资产资源采取独立、联合、股份合作等方式,通过代管资产、建设门面、购买汽车对外出租等经营方式获取稳定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对村级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采取承包、出租的方式,提高经营效益,使资产增值增收。2023年,全市安置区通过汽车租赁收入50余万元,租赁商业用房14.21万平方米,收取租金910余万元。
借力资源优势 建立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
2023年,六盘水立足“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的目标任务,依托社区天然的森林、少数民族文化、田园等资源,大力实施环境提升和基础设施改造工程,以吸引更多老年、青少年、儿童群体消费为目标,积极融入现代元素,谋划拓展开发康养度假区、休闲旅游区、儿童游乐区,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露营基地、青少年实践基地、儿童游乐场等,增加集体收入。2023年,实现收入34万余元,带动20余户搬迁群众就业创业。
“现在有3个门面用于出租,每年租金26万元,从2018年社区成立,就有这笔收益了。除此之外,我们还通过代管的两个停车场收取停车费用,每年加起来有70万元,这些收益,都纳入村级集体经济中去。”在水城区双水街道沙龙社区,党支部书记陆沁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沙龙社区出租的门面(黄瑶 摄)
沙龙社区的致富经还不止这些。考虑到辖区内有一闲置公园,2023年,社区将其出租给一家本土企业,将其打造成为了“星光集市”,配套了儿童游乐设施。2023年10月,集市正式开门迎客,也让沙龙社区获得了14万元的租金收益。
“白天可以带着孩子来玩,晚上约上三两好友,在这里吃吃玩玩,放松一下。周末天气好的时候,能接待五六千人。现在社区有十几家搬迁户都在这里租了摊位,为了鼓励他们就业,我们采取了减免租金的方式。”陆沁说到。
星光集市(黄瑶 摄)
借力区位优势 建立融合创新型发展模式
“我们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比较简单,就是仓储物流园的租金收入。”双龙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玉元坦言。
2020年,六盘水市高新区石龙街道双龙社区成立。2019年,来自水城区、钟山区10个乡镇45个行政村的249户1245名搬迁百姓,陆续在这里开始了新生活。
双龙社区一角(黄瑶 摄)
“我们是一个复合型社区,除了搬迁户,还有原住居民。之前我们是村,后面改为居委,2020年又改为社区。”
2017年,通过盘活辖区内的13亩闲置土地,社区修建了一个仓储物流园。“村级集体经济入股了288万元,102户脱贫户入股了482万元,共同出资用于物流园建设。”
同年,占地8600平方米的物流园逐步建设完工,其中5000多平方米出租给了一家民营医院,剩下3000多平方米租给了个体户。
双龙社区的仓储物流园(黄瑶 摄)
“2023年,收到了95.7万元的租金。所以下一步,我们还在考虑继续盘活闲置地块,用于出租。”
2023年,六盘水市依托靠近城区、高速收费站、汽车站等交通便捷,区位良好的优势,采取“县级平台公司+街道+安置社区”或“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成立安置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发展仓储物流项目,街道或群众以资金入股,以出租或委托县级平台公司经营的方式,利益联结安置社区和搬迁群众,采取“保底分红+收益分红”或股比分红的方式进行分红,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2023年,收入112.6万元,实现分红95.72万元。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瑶
编辑 尚宇杰
二审 刘定珲
三审 孙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