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社工通过前期的需求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了W社区部分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兴趣爱好,在统计分析之后社工发现,大部分女性居民对于手工制作活动非常感兴趣,在W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社工通过电话和微信联系的形式将有时间、有意愿、有条件的社区居民纳入到“妙手生花”丝网花小组制作群聊中。

对此,社工通过召开议事协商会的形式与居民共同协商了小组活动开展的时间、地点、节数等内容安排,在协商的过程中大部分居民能够本着集体利益的原则制定小组契约,并通过投票选举的形式选出具有领导力、影响力的社区居民作为小组的负责人。

在社工和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丝网花小组活动的开展已成为常态化的运营方式,为了进一步将小组内的居民发展成具有公益精神的社区志愿者,在社工鼓励引导下,小组内的成员能够积极参与其他活动。

比如各类主题活动、节庆活动、志愿服务活动,随着各项服务的逐渐深入,社工和居民之间的情感联系也更加深厚,专业关系更为紧密,在志愿服务开展的过程中也吸引了其他具有志愿精神的居民的加入,从而为队伍的发展壮大吸纳了新鲜的生命力。

如今,志愿服务队伍中的居民已经能够独立策划、组织、开展社区中的志愿服务,能够在社工的指导下积极申报公益创投项目,从最初的小组成员转变为志愿者再到最后的自组织成员身份,有效实现了社区自组织的自我服务、自我服务自我管理。

二、社区问题分析W社区为老旧小区,小区内居住的居民大多数为退休老人,社工通过前期的外展宣传活动、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了社区居民平常的生活日常状况发现,退休老人除了在家看孩子、照顾生病的老伴儿之外,大部分老人在家都处于因子女工作忙碌在家独自一人的情况,社区居民彼此间的互动交流仅限于和邻里之间的聊天,缺乏精神上的关怀和照顾。

为满足辖区中退休中高龄老人的精神慰藉需求,社工与社区自组织骨干商讨了如何发挥出自组织队伍的集体力量,让退休的老年人感受到他们没有被社区、社会所遗忘,减少老年人的失落感、孤独感,最终帮助这类老年群体走出“孤独的世界”。

三、自组织服务过程(一)入户探访听心声,真情流露风尚在每逢重大节日,比如说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节日,社区自组织利用社工链接的资源和社区中提供的物质帮助,为社区中的孤寡、失独以及特殊家庭的老人送去节日的问候和祝福,让那些子女没有在身边的老人获得更多的关心和支持。

同时,通过入户探访的形式,社工、社区自组织成员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升温,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日常互动交流,在入户慰问的过程中,社工与社区自组织成员共同倾听老人的心声,了解老人的需求和困难,精准服务辖区有需求的老年人。

(二)慰问演出送温暖,精神慰藉常相在在W社区党委的支持下,社区自组织骨干成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人际网络关系,主动联系xx辖区养老院与其负责人对接活动的具体内容和细节,在社区自组织成员的互相配合下,其成员各自发挥自身文艺特长优势,拟定不同形式和内容的文艺演出,开展送文化、送文艺,送健康知识服务和多种形式的保健类手语歌(操)等普及推广活动;

定期组织舞蹈队、合唱团,排练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到养老院慰问演出,让他们参与到歌唱党、歌唱祖国、歌唱新时代的主旋律中来,让他们感受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关心和照护,他们永远是这个社区中的一份子,在子女和家人对其照顾有限的条件下,充分发挥社区自组织每位成员的力量,从而为其送去更多的阳光和温暖。

(三)搭建平台互交流,快乐相伴幸福随为缓解社区中孤寡老人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的问题,社区自组织成员号召全队成员讨论就如何为老年人打造交流平台事宜,每位组织成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能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

有的成员提出可以为特殊群体的老年人定期举办茶话会,有的成员提出可以组织退休的老年人开展往事回顾故事会,倾听他们过去的生活经历,或者是组织辖区的青少年参与他们的故事分享会,这样不仅能够满足老年人在过往经历上的精神向往,而且也能够丰富青少年的生活世界......

经过组织成员的激励讨论后,大家最终拟定出一套合适的行动方案,以每周定期聊吧的形式,为社区退休的老年人打造一个拉家常诉往事的平台,以此满足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的精神需求。

(四)发挥优势展风采,培力增能多提升作为一名专业的社工,应该积极关注自组织队伍中每位成员的内在力量,站在优势视角的立场发现成员自身的优点,通过专业的增能培训提升社区自组织骨干成员的管理、服务技能,在自组织的概念、管理、发展等方面社工要鼓励自组织成员各抒己见,给予自组织成员更多的表达机会,引导组织成员之间学会尊重、学会分享。

在自组织成长发展的路径上,形成以社区自组织骨干成员为主导,让其认识到自身的身份和价值,掌握角色能力,同时也要看到自组织队伍中每个人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而有效地组织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

四、服务总结和反思(一)针对成员流失问题,如何补充新的成员组织成员难免会因为身体、家庭事务等其他原因退出组织,针对这种情况,组织“空白”应该如何来填补,社工应该充分利用社区平台,拓宽信息渠道,加大组织宣传力度,招募吸纳新的成员。

同时,社工应该营造“人人自愿,志愿人人”的志愿服务氛围,积极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并建立有效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使其在志愿服务中得到自我提升、自我满足,进一步推动志愿者做到志愿服务制度化和常态化。

(二)如何避免活动的间断性,提高可持续性发展为更好地提升组织成员的能动性和自觉性,激励成员持续到开展各项活动,社工应该在退出自组织的同时与其成员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及时了解组织成员内部的发展动态,掌握每位成员在队伍中的活跃度。

与此同时,社工也要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的赋能培训,提升小组成员的专业服务技巧,激发其内部的生命力和活力,增强其组内部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如何规范组织内部的良性发展在社区自组织形成前期,社工与组织成员通过议事协商的形式订立了小组契约,在骨干成员的带领下,组织内部能够正常的运转。

但是,当骨干成员因生病或临时有事请假不在的情况下,组织成员就会存在无故缺席,迟到早退的现象。

如何有效处理这种现状,规范组织内部的良性发展,社工不仅需要提升成员遵守制度的意识,规范其行为,而且也要正确处理成员之间的矛盾,营造良好的关系氛围,保障组织内部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


本文由转载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