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省积石山县刘集乡高李村食用菌种植基地的花菇大棚内,一排排菌棒上,花菇探出圆润饱满的“小脑袋”,犹如绽放的花朵,甚是好看,这些小花菇已成为村民致富的“金饽饽”。
香菇作为一种家常食用菌,大家对它并不陌生,虽与香菇一字之差,但它的生长环境、培育方式及市场销路会和香菇一样吗?记者采访了基地技术人员任志红。“花菇的菌盖上有明显的不规则裂纹,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香菇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多生长在潮湿温暖的地方,而花菇只有在温差骤变的时候才会生长,且售价高于香菇。”任志红介绍道。
任志红是康乐县景古镇王家沟村的退休老支书,也是香菇种植“土专家”,退休后,他开始学习钻研食用菌种植技术。2019 年,他自己制作菌棒,成功种植了第一棚香菇,由此开始带领乡亲们发展香菇种植。如今,他被聘请为高李村食用菌种植基地技术员。
基地还有一位来自河南西峡的技术员吴四均,西峡县是我国有名的香菇产地,吴四均有着30多年的食用菌种植经验。考虑到花菇口感好、价格高、易储存等优点,任志红和吴四均决定通过干湿、冷热刺激等技术干预,培育出更有市场的花菇。
品相好、口感佳的花菇不愁销路,一到采摘季节,州内外客商及附近群众纷纷上门购买。“我们的花菇个大、肉厚、菇形好,吃起来口感劲道 、鲜美,销路很好。”吴四均采了一朵花菇在手上掂了掂说。
“基地共建成食用菌标准大棚51座,去年装入菌棒14棚,今年装入35棚 。我们采取‘ 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集体流转土地、基地统一经营管理,壮大食用菌产业发展,带动村产业结构调整。按照去年市场价,新鲜香菇每斤3元左右,花菇每斤能卖到9元,一年一个棚可以纯盈利2.5万元。大棚全部运营后,将带动30多人稳定就业。”村党支部书记马自平介绍道。
装菌棒、采摘、分拣花菇……群众只要进棚打工,一年到头都有活干。“以前也有挣钱补贴家用的想法,但要照顾家和孩子没办法出门。去年村上有了种植基地,我就到这里打工,一天最高能挣170元,最低也有100元,不仅能顾家还学到了种植技术。”村民马发土麦的话语中充满了幸福感。
小花菇撑起“致富伞”。下一步,高李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持续深挖潜力,优化种植种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努力为乡村振兴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