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宜昌5月18日消息(记者张迪 通讯员田路)5月18日清晨,在山风的吹拂下,秭归县梅家河乡三掌坪村“忆乡情”土特产产销专业合作社的场坝中弥漫着一股清香,20余吨香椿鲜叶正在这里进行烘干、晾晒。不久后,这批干香椿将“走”出大山,“走”上全国各地百姓的餐桌。
小小香椿树 长出村民脱贫致富“金叶子”
“可别小看了这些小小的香椿叶,它们可是帮助三掌坪村乡亲们致富的‘金叶子’。”合作社负责人宋玉琳介绍,香椿种植产业是三掌坪村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新产业,通过合作社提供树苗及种植指导,村民们向合作社提供鲜叶的模式,三掌坪村不少村民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三掌坪村村民正在采摘香椿叶 (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行走在三掌坪村,映入眼帘的是漫山遍野的香椿树,一丛一丛,蓬勃向上。然而几年前,香椿种植在这个小山村却无人问津,村民多以种植核桃、板栗等树木谋生,但随着外出务工人员连年增多,村中的老年人及儿童对种植、采摘都需要大量青壮劳动力的核桃、板栗产业也越来越力不从心。如何找到管理便捷、收入稳定、长期可靠的产业,是三掌坪村实现乡村振兴的首要难题。
“我们当时在宜昌从事餐饮行业,对香椿菜品的销售及制作有一定了解,了解村子的难题后,我们便商量回村成立土特产专业合作社,帮助乡亲们把土特产卖出去,同时发展香椿种植。”宋玉琳表示,“忆乡情”土特产专业合作社成立后,通过建立“专业合作社+创业致富带头人+一般脱贫户”的经营模式,共组织全村70多户脱贫户规范化种植香椿,面积达500余亩,全年产量20余吨,预计销售额达到180000元,每位种植户平均年增收6000元。下一步,合作社还将深化香椿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知名度。
鸟瞰三掌坪村香椿种植田 (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种香椿不累,采摘简单,不用像采摘核桃、板栗那样爬高,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也能应付。”今年71岁的三掌坪村村民宋秀桃介绍,今年她家一共种了4亩香椿,平时都是她一个人打理,而今年收成比去年稍好,平均每亩香椿能有1700多元的收入。此外,宋秀桃还学着其他的种植户们养殖了20多只土鸡,这些土鸡平时在香椿林中自由活动,捕食昆虫,出栏时也能为她带来上千元收入。
除了香椿种植业及土鸡养殖,三掌坪村传统的柑橘、板栗及核桃种植产业也在蓬勃发展,目前共有300亩柑橘种植园、800亩板栗种植园及200亩核桃种植园,该村“四树一禽”的主导产业格局逐渐形成。在产品销售方面,三掌坪村的柑橘、板栗、核桃、香椿、土鸡等土特产不仅可以通过合作社的销售渠道销往全国,还能通过社交媒体进行线上宣传、销售,为村民拓展了致富路径。
农旅融合 激活三掌坪村乡村振兴密码
傍晚时分,三掌坪村的主干道上散步纳凉的人逐渐多了起来,人们唱着山歌、跳着舞蹈,山水人完美融合,完善的配套设施、明亮的路灯,加之“三山微水七分田”的独特风光,让这里显得格外秀美。
“以前村子里一到晚上就黑灯瞎火的,村子环境也没有现在这么好,现在村子里不仅装上了路灯,家家户户也都养花种草,村子里的风光从来没有现在这么好过,现在不少外地人都来我们村子旅游。”宋秀桃告诉记者,以前的三掌坪村由于交通不便,村子里水电等基础设施也不完备,村子基本处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不进来”的状态,自从前几年通了公路后,村里开始整治村庄环境,不仅做了绿化,也在村中安装了路灯,推进了厕所改造,外地游客也渐渐多了起来。
三掌坪村村民家门口花草茂盛 (央广网发 受访者供图)
三掌坪村党支部书记郑志刚介绍,近年来该村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现在村子不仅持续推进美化绿化亮化,每季度还制定了庭前院后考核方案,定期组织“最美庭院”等评比活动,激发村民积极性。
“目前村子里一共种植了各类鲜花7000多株、安装节能路灯86盏,改厕入户94户,庭院绿化率达到了40%,结合村子现有的‘四树一禽’产业,我们正推进农旅融合,大力发展休闲采摘康养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产业。”郑志刚表示,目前三掌坪村基于生态优势及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展了观光、采摘、休闲、康养等多种生态旅游项目,使农旅融合成为开启三掌坪村乡村振兴密码的“金钥匙”。
“乡村振兴是什么?就是让每一位群众,都感受得到、触碰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在后面的工作中,我们将更加努力去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而奋斗”郑志刚表示,下一步三掌坪村将持续发展高效经济林、森林食品、花卉、苗木等生态高效产业,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带动村产业发展,形成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