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县,因背靠著名的雷公山而得名,这里是中国最古老民族之一的苗族聚集地,素有世界“苗族文化中心”的美誉。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雷公山下的千户苗寨,1400多户苗族人家相聚成世界上最大的苗族村寨,它是在漫长历史中慢慢演变而成的一座露天博物馆,向人们展示着一部苗族发展的史诗,也是了解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最佳去处。
千户苗寨可是说是雷山毫无争议的旅游名片,但雷山的旅游却不仅限于千户苗寨,比如朗德苗寨、新桥苗寨、白岩苗寨等景区也值得一游,以新桥苗寨为例,虽然其规模远不如千户苗寨,却有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建筑群——水上粮仓。
水上粮仓位于雷山县大塘镇境内的新桥苗寨,距离雷山县城约12公里,从雷山县城开车前往只要十多分种,属于大塘景区范围,这个大塘景区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它虽然没有千户苗寨的名气,却也有不少值得一游的地方,比如新桥的“超级短裙苗”和“水上粮仓”、掌坳村的“铜鼓舞”、排里村的“芒筒芦笙”、掌批村“扁担舞”(被誉为“田坎上的芭蕾”)等。
关于水上粮仓,景区展板上的介绍比较简单,据当地村民介绍,水上粮仓历史极为悠久,甚至可以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明朝,而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这些粮仓建筑,甚至都建于清末或民国期间,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算是国内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水上粮仓(雷山周边苗族聚集区也有一些水上粮仓,但基本都是以家族为单位,规模很小、很散)。
在我们前来采风的时候,一位苗家大娘正在她的粮仓中取粮,由此可见,尽管一百多年过去了,但这些建在水上的粮仓依旧可以正常使用,而且依然以户为单位,每户人家一个粮仓,虽然建在一起,但每一个粮仓都是独立的。
渝帆注意到,这些粮仓位于新桥苗寨中央低洼处的水塘之中,四周被民居建筑环绕,粮仓建筑群整齐地排列着,数条小道穿行其间,过道以鹅卵石铺成。这些粮仓呈长方形,大小相近,多为面阔二间,进深一间,目测面积约20-25平方米,高3.5米―4米,属于典型的穿斗式吊脚楼,下面以青石块垫脚,6根木柱置于石墩上,在距离水面1.5米处凿榫穿木枋,再装楼板及板壁,小青瓦或杉木皮顶,远远看去,极具特色。
这些建在水上的粮仓对于我们外来的游客而言,既是难得一见的风景,又觉得非常有趣,心中不免疑问:这些苗族人家为何不把粮仓建筑在家里,而要建在这水塘之中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渝帆走访了边上的苗族人家,一个刚刚收割了稻谷回家的阿哥向我解释了建这水上粮仓的原因,他说简单的说,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防鼠防虫,他们苗家人住在山上,蛇鼠较多,如果建在自已家中,老鼠难以防患,以前粮食短缺,人们看粮食被老鼠糟蹋了非常心痛,而水上粮仓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仅有水,而且下面挑空,最重要的是粮仓每棵支撑圆柱的顶端,搁放着一块薄薄的光滑的石块,方形的椭圆的都有,有的甚至是整块河滩石,这石块便是对付老鼠的利器,没办法翻越。
第二个原因就是防火,因为苗族村寨的吊脚楼皆是山上就地取材的实木所搭建(现在新建的有不少是砖混结构,外面再包木板,但以前的建筑全都是实木所建),防火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粮仓建在住房中,一旦出现火患,就有可能把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所烧掉。而水上粮仓下面是水,正好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便真的发生火患,下面是水塘也很容易灭火。历史上新桥苗寨曾发生过两次大火,粮仓皆安然无恙。
此外,每一个粮仓都挑高1.5米,下面通风,所以可以很好的解决防潮问题;而且“水上粮仓”布局集中,位于村寨的中间,粮仓可以说在村民的眼皮底下,每家每户随时都可以看到,稍有动静,便能很快发现,所以至今从未有失窃之事。
苗家阿哥建议我到他家楼顶,在这里可以看到水上粮仓的全景,凭栏俯瞰,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的粮仓映入眼帘,古老木板有些沧桑,远远望去,仿佛在品读一部古老的历史;用心去感受,似乎还能闻到岁月的古香。蛛网勾连着仓头瓦角,青瓦木檐记着风雨故事。寂静的粮仓,是苗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座鲜活的建筑博物馆,让每一位到此游览的旅客都深有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