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时节,农作物秸秆的回收利用再次成为热点、难点。我国每年约产生6亿多吨秸秆,如何将其变废为宝,更好地发挥效益,我们特别组织国内外记者采写了一组秸秆利用的稿件,敬请关注。
——编者
麦收刚过,记者驱车在山东农村,发现以往麦收时这里点火、那里冒烟的景象大为减少,小麦秸秆被粉碎撒播在田间,成为有机肥。现代科技的创新和利用,使农作物秸秆有了多种开发利用途径,秸秆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秸秆制乙醇等,利用率大为提高。
秸秆能量真大
废弃物变身乙醇、沼气、电能、功能糖
废弃的玉米秸秆经过一系列转化,竟神奇地变成燃料乙醇。前不久,国内首条利用玉米秸秆发酵生产燃料乙醇的生产线在山东省东平县老湖镇正式投产。秸秆变乙醇,其原理是将农作物秸秆中的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后,通过酶解糖化来获得葡萄糖,再通过发酵生成乙醇。
秸秆转化乙醇,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可观。据实施该项目的山东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涛介绍:“用粮食生产乙醇,每3到4吨粮食可以生产1吨乙醇;用玉米秸秆,每7吨可生产1吨乙醇,平均每吨成本4500元,比用粮食生产乙醇低1000元。”
在鲁西南的单县,利用棉花秸秆发电的国能单县生物发电项目已经投产半年多。发电厂里,只见堆成小山一样的碎秸秆被机器“大口大口”地吃掉,燃烧转化为电能。据项目部副经理周志刚介绍,运营这样一台2.5万千瓦的生物质发电机组,与同类型火电机组相比,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万吨。
科技创新,连秸秆身上的玉米芯都变废为宝。以前,玉米芯只是庄稼人引燃煤炉的好柴火。现在,在山东禹城,玉米芯却成了生产功能糖的原料。禹城市福田公司用玉米和玉米芯生产的木糖醇产品,年出口近千万美元。
据山东省农机办主任林建华介绍,目前秸秆用途广泛:一是直接还田,包括秸秆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和覆盖还田;二是秸秆养畜,制作青贮饲料;三是秸秆气化,经过气化炉燃烧,形成可燃气体,或者制成沼气供民用;四是秸秆发电或者制成乙醇;五是培育食用菌,利用稻麦秸秆培育平菇、木耳、香菇、金针菇等,之后培养基还可作优质有机肥;六是当作工业原料,造纸或制作板材、纸质地膜等。现在,山东的秸秆利用率已达六成左右。
秸秆效益真多
农民每亩增收百元以上
秸秆利用,农民是直接受益者。
山东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该企业一期生产线年产3000吨燃料乙醇,可消化周边2.1万吨的玉米秸秆。农民一斤秸秆可卖5—8分钱,一亩地产1000多斤秸秆,可增收100元左右。该项目建成后,年产6万吨乙醇,实现年利润8400多万元,农民增收8000万元,户均增收将达230元以上,此外,项目还提供1000多个就业岗位,将有500多人参与原料收购、运输、服务等行业。
“不用农民动手运输,我们组织了上百名经纪人上门收购。农民八九分钱一斤卖出,经纪人一毛一、最高一毛二卖给电厂。”国能单县生物发电厂负责人介绍说。在单县徐寨收购点上,记者看到棉花秸秆堆积如山,还有一堆堆的树皮、树枝、木材废料等。据了解,这个电厂每天要“吃”掉秸秆500吨,一年“吃”掉15万到20万吨,仅生物秸秆一项每年就可为当地农民增收4000万元。
在广饶县,已经有5万多农民用上了沼气。丁庄镇农民尚观辉去年建了沼气池,高兴地说:“自打有了沼气,改建了厕所,房子亮堂了,厨房干净了。一年下来,光省下的燃料、照明费就不少于800块钱。”
秸秆还田是秸秆利用最直接的方式。据山东省农机办有关负责人介绍,到今年,山东省秸秆还田机械已达12万台,夏季完成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4000多万亩,占小麦种植面积的80%。秋季完成玉米秸秆还田和青贮等综合利用2300万亩,占玉米种植面积的58%。秸秆还田覆盖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促进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有效保护了生态环境。
利用之路刚起步
“没有国家的扶持,秸秆发电肯定搞不起来”
山东省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达7000多万吨,按目前六成的利用率计算,意味着每年还有近3000万吨秸秆没有被利用大多被农民一烧了之。全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的6亿多吨秸秆,大部分也没有被有效利用。
业内人士分析说,秸秆发电、秸秆制乙醇等技术在我国刚刚起步,秸秆发电项目也仅限于个别地区,回收辐射范围最多不过周围几个县,秸秆回收利用量都还有限。
据了解,山东省农机部门目前大力推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通过联合收获、秸秆还田覆盖、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减少作业工序,提高作业效率。但农民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山东省农机办综合处王丰勇副处长说,“保护性耕作鼓励少耕或免耕,可农民总觉得土地要年年耕才放心。再说,实施保护性耕作,第一年产量并不增加,第二年略有增产,第三年、第四年土地有机质增加,才明显增产增收。大多农民只看眼前,哪等得了几年时间?有的农民还担心秸秆还田播种时堵耧眼儿。所以,很多农民还是喜欢烧秸秆。”
针对这种状况,山东省农机部门大力宣传并推广实施保护性耕作,并组织潍坊天宇、菏泽奥龙等企业研制生产出新型免耕施肥播种机,较好地解决了播种机易堵塞和起垄灌溉等问题。农机办同志说,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将有助于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和秸秆利用。
技术的不完善,确实制约了秸秆利用的进程。业内人士说,目前,在一些地方,由于维修跟不上,技术不过关,导致已经建好的沼气出现问题,有的“不出气儿”,有的“不通气儿”,急需维修和更新。
秸秆利用还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国能单县发电项目部副经理周志刚说:“每2吨秸秆的热值才相当于1吨煤。1吨标准煤的价格在四五百元,2吨秸秆成本达到600多元。再加上技术成本,秸秆发电成本高出不少。为扶持生物质发电,国家高价全额收购,与现有电网并网运行。没有国家的扶持,秸秆发电肯定搞不起来。”
图为河南省嵩县阎庄乡的农民麦收后将秸秆压缩打包后出售,增加了收入。
新华社记者王 颂摄
[我来说两句]